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六校2019届高三生物12月联考试题.doc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六校2019届高三生物12月联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六校2019届高三生物12月联考试题.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湖南省湘东六校 2018 年下期高三联考生物试题总分:100 分 时量:90 分钟 考试时间:2018 年 12 月 7 号一、单项选择题(1-20 每题 1 分,21-35 每题 2 分,共 50 分)1.下列有关硝化细菌和蓝藻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都有细胞壁,细胞内都含有 DNA 和 RNA B都不含叶绿体但细胞中均含叶绿素,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生产者 C遗传物质都是 DNA,故细胞中嘌呤碱基之和等于嘧啶碱基之和D在电镜下观察蓝藻和硝化细菌,均可看到有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解析: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细胞中不含叶绿素,B 错;细胞中的核酸包括 DNA 和RNA,R
2、NA 为单链,嘌呤之和不一定等于嘧啶之和,C 错;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故 D 错;硝化细菌和蓝藻都含 DNA 和 RNA,并都有细胞壁,A 正确。难度系数:0.7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完成染色体和中心体的复制B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C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结构、功能和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D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解析:洋葱为高等植物,细胞中无中心体,A 错;原核细胞虽没有线粒体,但细胞质中含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B 错;细胞分化、衰老遗传物质的未
3、发生改变,C 错;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中 Na+大量内流,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故选D; C。难度系数:0.73.用高浓度的尿素作为溶剂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称为“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自发地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称为“复性”),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这说明( B )A尿素与蛋白酶的作用效果相似B氨基酸数量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过氧化氢酶经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后活性不变D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上述“变性”的发生解析:根据题中的信息:蛋白质经高浓度的尿素处理后发生了变性,故过氧化氢酶经高浓度的尿素处理后活性发生改变,C 错,除
4、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复性,而蛋白酶处理后,蛋白质不能复性,A 错;变性后的蛋白质中肽键并没有破坏,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D 错;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包括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加上题中的信息: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推知 B 正确。难度系数:0.7- 2 -4下列关于人体内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含 RNA 的细胞器不一定含 DNA,但含 DNA 的细胞器一定含 RNAB遗传信息是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C细胞中的核酸彻底水解,可得 7 种小分子D在成熟红细胞中最多有 61 种 tRNA 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解析:线粒体同时含有 DNA 和 RNA,但核糖体只含
5、RNA,不含 DNA,A 正确;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或 DNA,B 错;细胞中的核酸彻底水解,可得 8 种小分子,C 错;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没有血红蛋白的合成过程,D 错。难度系数:0.75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A.内质网是一种单层膜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和脂质合成的场所B.衣藻和团澡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均与中心体无关 C.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的扁平囊状结构,是细胞分泌物加工、分类和包装的场所D.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解析:衣藻和团澡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B 错。难度系数:0.76海水鱼的鳃需要将体内的盐从
6、体液排到海水中,其方式示意图如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A该方式为海水鱼在海水中生存提供了一定的保障B该方式载体蛋白与盐结合后,其形态结构会发生变化改变C. 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该方式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 海水鱼消化系统中消化酶的分泌就是通过该方式实现的解析:据图分析,该方式为主动运输,A 正确;消化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D 错;根据题中物质进入细胞过程中载体蛋白的变化,推知 B 正确;海水中的海藻细胞通过该方式积累溶质,提高细胞液的浓度,防止质壁分离,C正确。难度系数:0.77在校运会上,部分运动员会因某些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感到腰酸腿疼,关于这一过程的以下说法中,正
7、确的是 CA此时无氧呼吸是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B此时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组织细胞有毒害作用C此时无氧呼吸 所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D此时肌肉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由乳酸直接供给解析: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ATP,D 错;人体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 错;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是有氧呼吸,A 错;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大多数以热能的- 3 -形式散失,只有少部分转移到 ATP 中,C 正确。难度系数:0.78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培养条件适宜。据此做出的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A若测得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则一定存在无氧呼吸B根据放出的气
8、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无法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若测得 1 4/3,则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无氧呼吸D若测得 C02产生量为 15mol,酒精的产生量为 6mol,可推测有 2/3 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解析:酒精与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A 错;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与 无氧呼吸都产生 C02都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无法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 正确;当释放的 CO2与吸收的 O2比值为 4:3 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等于无氧呼吸,推知 C正确;根据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推知:产生 6 mol 酒精,消耗的葡萄糖为 3 mol,产生的 C
9、O26 mol,则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为 9mol,消耗的葡萄糖为 1.5 mol,D 正确。难度系数:0.89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波长(nm) 400 450 500 550 600 670 700叶绿素 a 40 68 5 15 16 40 16吸收光能的百分比(%) 全部色素 75 93 50 35 45 75 35AO 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B光的波长由 550nm 转为 670nm 时,叶绿体中 C3的量会增加C. 土壤中缺乏镁时,植物对 400nm450nm 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D. 环境温度
10、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降低解析:光合色素吸收光能用于光反应过程中水的光解并释放 O2,A 正确;光的波长由 550nm转为 670nm 时,色素吸收的光能增大,光反应增强,产生的H与 ATP 增多,消耗的 C3增多,但 C3的来源不变,故叶绿体中 C3的量会减少,B 错;缺镁,影响了叶绿素的合成,对蓝紫光的吸收量减少,C 正确;环境温度降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降低,D 正确。难度系数:0.710某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的 T 和 U 培养基培养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其有丝分裂,已知蚕豆有丝分裂周期为 20 小时,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制
11、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BAb 点时刻,细胞正大量合成 RNA Bd 点时刻,细胞中 DNA 含量达到最大值Cce 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D在显微镜下,处于 ae 段的细胞数目最多- 4 -解析:在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D 正确;在分裂间期 DNA 数量加倍,但染色体数量不变,C 正确;在 b 点时刻,细胞大量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说明细胞正大量合成 RNA,A 正确;d 点时刻,细胞大量利用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说明 DNA 合成的速率最大,不能说明细胞中 DNA 含量达到最大值,B 错。难度系数:0.711下图曲线表
12、示在不同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1、2、3 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分别是 D-A、C-A、B-AB若条件为是否加催化剂,则 1、2、3 分别是不加催化剂、加无机催化剂、加酶的反应C若条件为酶促反应所处 PH 值不同,1、2、3 反应条件可能是PH1PH 2PH 3D若条件为酶促反应所处温度(T)不同,1、2、3 反应条件一定是 T1T 3T 2解析: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B 正确;任何一种酶都具有一个最适宜的 PH 值与温度,由于题中没有明确开始反应的条件是否为最适的 PH 值与温度,故 C 正确,D 错。难度系数:0.912细胞自噬是指从粗面内质网的无核糖体附着区脱
13、落的双层膜包裹部分胞质和细胞内需降解的细胞器、蛋白质等成分形成自噬体,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以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A. 据题意可知,细胞自噬过程可体现溶酶体的消化功能B. 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对于细胞具有相同的意义C. 因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清除的过程,故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能确保细胞内的稳态D. 细胞自噬可发生在细胞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的全过程中解析: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体内细胞的更新,而细胞自噬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B 错。难度系数:0.613关于孟德尔相对性状的遗
14、传实验及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C)A孟德尔杂交实验中,重组类型即为 F2中与 F1性状不同的类型 B受精时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就是自由组合C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解析:孟德尔杂交实验中,重组类型即为 F2中与亲本性状不同的类型,A 错;受精作用的本质是细胞融合,不属于基因重组,B 错;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 D 错。难度系数:0.75- 5 -14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
15、,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C)A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 色和窄叶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6解析: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中红色白色=21,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C 错。难度系数:0.7515关于 DNA 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B)A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B含有 m 个碱基、n 个腺嘌呤的 DNA 分子片段中,共含有 m-n 个氢键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假说-演绎推理发现了 DNA
16、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D双链都含 15N 的 DNA 分子在 14N 环境中复制 n 次,子代 DNA 分子中含 15N 的链占总链数的比为 1/2n解析:DNA 中含 n 个腺嘌呤,说明有 n 个 A-T 碱基对,有 m/2-n 个 C-G 碱基对,共含氢键3m/2-n 个,B 错;双链都含 15N 的 DNA 分子在 14N 环境中复制 n 次,子代含 15N 的链只有 2 条,DNA 的总链数为 2n+1,故子代 DNA 分子中含 15N 的链占总链数的比为 1/2n,D 正确。难度系数:0.716. 白化病、黑尿症都是酶缺陷引起的分子遗传病。前者不能将酪氨酸合成黑色素;后者不能将尿黑酸转变
17、为乙酰乙酸,排出的尿液因含有尿黑酸,遇空气后氧化变黑。如下图表示人体内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的生化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A如果控制酶 C 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则会导致黑色素无法合成而形成白化病B若控制酶 A 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引起多个性状改变C图中表明一个性状可受多个基因控制D图中表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解析:图中表明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 错。难度系数:0.917在自然条件下,某自花授粉二倍体植物(2n=20)形成四倍体植物的过程如图所示(图- 6 -示其部分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A. 二倍体植物与
18、四倍体植物属于不同物种B. 图示四倍体植物的形成并未经长期的地理隔离过程C. 若要测定图示四倍体植物的基因组 DNA 序列,则需测 10 条染色体上的 DNA 序列D. 减数分裂失败只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解析:减数分裂失败既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也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A 错;二倍体植物与四倍体植物杂交,得到的子代(三倍体植物)不可育,故二倍体植物与四倍体植物属于不同的物种,B 正确;从自花授粉二倍体植物(2n=20)形成四倍体植物的过程可推知图示四倍体植物的形成并未经长期的地理隔离过程,C 正确;自花授粉二倍体植物没有性染色体,故四倍体植物的基因组 DNA 序列,只需测 10
19、条染色体上的 DNA 序列,D 正确。难度系数:0.718.在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中,下列有关信号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B)A 电信号在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上的传导都是双向的B在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上都能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C至少要经历一次不同信号形式的转化D最终的效应可能是产生某种感觉解析:在反射弧中,由于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故电信号在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上的传导都是单向的,A 错;在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中至少要经历一次突触,故至少要经历二次不同信号形式的转化,C 错;感觉不属于反射,D 错,故选 B.难度系数:0.51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C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
20、生物进化的方向和遗传变异的方向 B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较多的物种,这样会避免某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绝对优势地 位,这就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C并不是所有的变异都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只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A 错;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 变,D 错;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较多的种群,这是“收割理论”,B 错;只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 正确。- 7 -难度系数 :0.720.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面有关该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B)此过程
21、属于初生演替,最终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该杂草地动物没有分层现象,所以该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A B C D解析:甘蔗田弃耕后,仍保留了原有的土壤甚至生物体的种子,故甘蔗田弃耕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最终演替至顶级阶段,由气候、土壤等条件决定,正确;群落都有分层现象、都有垂直结构,正确,故选 B。难度系数:0.921. 如图 2 所示,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在一定浓度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S 代表两种结构间的平均距离,记录 s 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A由图 2 可以看出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远大于细胞壁
22、的伸缩性B用黑藻叶片进行该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在 O-t 时间段内,随时间的延长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D若 s 在逐渐减小,说明此时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的浓度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及渗透作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图 2 中原生质体缩小,细胞膜与细胞壁离开的间隙很大,说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A 正确。由于本实验观察的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黑藻的细胞质中叶绿体呈现绿色,不仅不会干扰实验现象,反而利于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相对位置。B 正确。在 O-t 时间段内,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升高,吸水能力增强,C 错误。若 s
23、在减小,说明此时在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的浓度,D 正确。难度系数0.6522.如图甲是将杀死的 S 型细菌与 R 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乙是 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DA甲图中的 S 型细菌全部是由 R 型细菌转化来的B甲图中 bc 时间段内,R 型细菌因转化成 S 型细菌而减少- 8 -C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所以沉淀物中完全没有放射性D乙图中如果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后不经过搅拌,在上清液中放射性要减弱解析:甲图中的 S 型细菌,有的是由 R 型细菌转换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浏阳 一中 株洲 中等 湘东六校 2019 届高三 生物 12 联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