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张家口市第四中学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3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标题党”是网络上利用各种吸引眼球的标题,来达到增加点击量或知名度等目的的个体或组织。 “标題党”主要通过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严重夸张、转移重点等方式来拟写新闻标题,以吸引受众、提高传播率、增加舆论张力。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媒体竞争的加剧,“标题党”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现象。 “标题党”现象屡禁不止,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媒体的角度看,一方面,媒体市场竞争加剧是“标题党”现象盛行的直接原因。在受众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想要从海
2、量信息中“脱颖而出” 、增加点击量,用标题博人眼球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相较于纸媒,门户站和新媒体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分开的,只有点击标题才能看到具体内容,如果标题不能及时留住读者,文章再好也没有意义。而不能获得足够的点击量,便无法获取更多流量来维持媒体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流量变现是王道”成为主要经营原则,媒体自律精神式微,记者编辑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面临着严峻考验。被关注就意味着利益,“标题党”现象也就很容易在各大媒体上蔓延开来。从网民的角度看,媒介素养匮乏和碎片化阅读习惯加剧了“标题党”现象的泛溢。如今媒介渠道多元化,信息爆炸式增长,这种局面导致网民习惯于粗略地浏览标题
3、、图片或摘要,对新闻细节却甚少关注,这为制造“题不对文”的标題提供了条件。另外,“标题党”现象与网民对新闻事件表现出的“老不信”和“审丑”心理也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巨变、利益格局调整导致社会诚信问题、社会矛盾和各种诉求与日俱增,因此,一些网民便借助自媒体,根据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发布一些耸人听闻、混淆是非的标题新闻,来表达诉求、宣泄情绪。而网络媒体为了点击量,也往往迎合、利用民这样的心态和诉求,通过精心炮制的标题来引发围观,甚至引导舆情。“标题党”新闻在未被证实的情况下,借助于與情的裂变式传播迅速扩散,容易造成信息传播失真,给网络谣言的滋生提供温床,给突发與情的应对处置
4、带来阻碍,甚至有可能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另外,纵容“标题党”新闻,对那些坚守社会责任的媒体和媒体人来说是种不公平,可能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破坏媒体生态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制定2措施整治“标题党”现象,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对网络媒体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标题党”现象泛滥的问题,以保证网络媒体良性发展,净化與论环境。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党”炮制新闻标题手法多种多样,目的也不尽相同,但这些标题都是对新闻事实的歪曲。B在门户站和新媒体上,新闻的标题和内容是分开的,标题能否吸引人非常重要,纸媒则不然。C.用博人眼球的
5、标题来增加点击量,是“标题党”新闻从海量信息中获取关注的最有效的方式。D.网民面对多元化的媒体渠道和爆炸式增长的信息,形成了只浏览标题、图片等却不关注新闻细节的习惯。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媒体和网民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标题党”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B.文章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证明媒体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标題党”现象的盛行。C.文章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題的思路对“标题党”现象进行了论证。D.文章分析“标题党”现象的危害,突出了加强网络新闻监督和制约的必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利益驱动是“标题党”现象产生、蔓延的重要原因,只
6、要媒体改变“流量变现是王道”的经营原则, “标题党”现象就能消除。B.对网络媒体来说,流量意味着经济利益,这导致自律精神不强的媒体过于关注流量变现,失去对职业道德的坚守。C.网民对新闻事件的“老不信”心理应该跟当前社会的诚信危机有关系,强化诚信意识是消除“标题党”现象的一个途径。D.“标题党”新闻容易造成信息传播失真,滋生网络谣言,激发负面情绪,导致大范围舆情失控,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重大威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柳先生的正骨膏 刘玲海3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
7、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断骨愈好如初。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壁间
8、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天,柳先生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右手去药匣抓药,放进左手的戥子里一称,正好。继续一味味抓药,骨碎补十钱、藏红花
9、十钱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群日本兵涌进来,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赏。 ”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 “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 ”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邾镇沦陷后,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
10、再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 ”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翻译官放下大把银4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下许多银元。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丢在
11、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柳先生一脸淡然。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柳先生和日本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 ”柳先生说。“那你干嘛又杀死他
12、?”翻译官追问。“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柳先生脱口而答。(选自小说月刊2018 年第 4期,有改动)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逐渐康复的日本军官“露出一脸笑” ,说“你的,良民大大的” ,这是在肯定柳先生的医术和他对日本人合作的态度。B. 柳先生最初尽自己的努力治好了日本军官的腿伤,最后却在伤好后亲手杀了他,反映了柳先生内心的纠结和挣扎。C. 以前病人挤满药铺,后来药铺里病人变少,表明老百姓不理解柳先生医治日本人的行为,表达了老百姓对日本人的恨。5D. 小说通过诸多细节描写,准确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叙事语言流畅自然,朴实无
13、华,却能打动人心。5小说中柳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5 分)6文中多次提到颜老爷的花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51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24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题。顾和,字君孝,侍中众之族子也。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王导为扬州,辟从事。月旦当朝,未入,停车门外。周顗遇之,和方择虱,夷然不动。和尝诣导,导小极,对之疲睡。和欲叩会之,因谓同坐曰:“昔每闻族叔元公道叶赞中宗,保全江表。体小不安,令人喘息。 ”导觉之,谓和曰: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既而导遣八部从事之
14、部,和为下传还,同时俱见,诸从事各言二千石官长得失,和独无言。导问和:“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察察为政。 ”导咨嗟称善。初,中兴东迁,旧章多阙,而冕旒饰以翡翠珊瑚及杂珠等。和奏:“旧冕十有二旒,皆用玉珠,今用杂珠等,非礼。迁尚书仆射,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顷之,母忧去职,居丧以孝闻。既练,卫将军褚裒上疏荐和,起为尚书令。和谓所亲曰:“古人或有释其忧服以祗王命,盖以才足干时,吾在常日犹不如人,况今中心荒乱,将何以补于万分?”帝又下诏,和表疏十余上,遂不起,服阕,然后视职。时谢尚领宣城内史,收泾令陈干,杀之。有司以尚违法纠黜,诏原之
15、,和重奏曰:“尚先劾奸脏罪,听自首减死,而尚内挟小憾,肆其威虐。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 ”尚,皇太后舅,故寝其奏。时江夏公卫崇并为庶母制服三年,和乃奏曰:“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正明本。江夏公卫崇本由疏属,复行重制,违冒礼度,肆其私情。若弗纠正,无以齐物。皆可下太常夺服。诏从之。永和七年,以疾笃辞位,其年卒,年六十四。 (节选自晋书顾和传 ,有删改)注小极:困倦、小病。叶:同“协” 。练:是练祭的简称,为古代亲丧一周年的祭礼。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B卿珪璋/特达机警
16、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6C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D卿珪璋/特达机警有锋/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俊由/是遂知名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孩子未举行加冠礼时的发型,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就像头顶两只角。B “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因为从中原向南望,其地处在长江之外,所以称其为“江表” 。C “夺服”指的是古代官员丧期未满,应诏除去丧服,出任官职,与“夺情”的意义完全不同。D “卒”指死亡,古代对不同地位人的死说法不同,天子曰“崩” ,诸侯曰“不禄” ,大夫曰“卒” 。9下
17、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顾和机智有方,委婉唤醒王导。他为了弄醒说着话就打瞌睡的王导,故意对着别人一边称颂他的功绩,一边担心他的身体,惊醒了王导,获得了好评。B顾和尊章重典,以礼规范事物。他为人处事恪守相关的礼仪规范和典章制度,小到皇冠上装饰品的使用,大到皇亲国戚犯罪后是否应该得到宽恕。C顾和持守情理,尽孝不惜抗命。他知道自己的能力确实与古人无法相提并论,坚决不同意在守孝期内应荐复职;即便皇帝下诏书,他仍连续上表坚辞。D顾和多次进谏,不愿迎合权贵。他认为江夏公守丧的时间过长,不合礼法的规制,于是就毅然上奏,给皇帝摆事实,讲道理,规劝皇帝予以纠正。10把文中
18、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5 分)以母老固辞,诏书敕喻,特听暮出朝还,其见优遇如此。尚忝外属,宥之有典,至于下吏,宜正刑辟。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万叠银山寒浪起, 一行斜字早鸿来。7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11. 下列对这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结合诗题和诗歌内容可知,诗人与友人在杨公台上宴饮集会,共度重阳节。诗中涉及了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重阳习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张家口市 第四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