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新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九江一中 2017届高一新生入学考试理科综合能力生物测试卷一、选择题1. “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A.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鳞片表面有黏液,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B. 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C. 小肠绒毛和绒毛内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有利于食物的消化D. 昆虫的外骨骼能够保护内部柔软结构,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答案】C【解析】鲫鱼身体呈流线型,鳞片表面有黏液,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A 项正确;神经细胞有长而分枝少的轴突和短而分支多的树突,有利于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B 项正确;小肠绒毛和绒毛内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有利于
2、食物的吸收,C 项错误;昆虫的外骨骼能够保护内部柔软结构,防止体内水分散失,D 项正确。2. 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中的血流情况模式图,A、C 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 B为小肠,与 A相比,C 中的氧气含量减少B. 若 B为身体下部毛细血管网,则 C最终流回左心房C. 若 A为上腔静脉,C 为肺动脉,则 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D. 若 A、C 都流动脉血,则 B代表的可能是肾小球【答案】B【解析】若 B为小肠,小肠的生命活动消耗氧气,与 A相比,C 中的氧气含量减少,A 项正确;若 B为身体下部毛细血管网,则 C最终流回右心房,B 项错误;若 A为上腔静脉,C
3、 为肺动脉,则 B右心室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 项正确;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D 项正确。3. 从同一植株挑选长势相同、重量相等的三片叶片,编号、。将烘干称重得a,放人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适宜光照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黑暗处。在适宜温度下,向水中通入空气,6 小时后取出和叶片,烘干称重分别得 b和 c。叶片在 6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有机物量是( )2A. ca B. ac C. ba D. bc【答案】D【解析】叶片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ac 代表 6小时内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的有机物量;叶片在光下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a 代表 6小时内积累
4、的的的有机物量,叶片在 6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有机物量是 ac+ba=bc。选 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实际光合作用和表观光合作用的不同:光下有机物的积累量为表观光合作用,实际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与光下积累的有机物量之和。4. 下表是体检后化验单的一些数据。下列有关该表数据的分析中,错误的是检查项目 测量结果 参考区间 单位血红蛋白 95 110150 g/L尿蛋白质 阳性 阴性 g/L游离甲状腺激素 25 12.0022.00 ng/dL空腹血葡萄糖 10.5 3.96.1 mmol/LA. 血红蛋白的化验结果说明此人贫血,平时饮食中应多吃含铁量高的食物B. 尿蛋
5、白质的化验结果说明此人肾脏的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出现障碍C. 游离甲状腺激素的化验结果说明此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能患有甲亢D. 空腹血葡萄糖的化验结果说明此人胰岛素可能分泌不足【答案】D5. 对下列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时看不到血小板3B. 解剖猪心脏时,可以看到防止血液的静脉瓣C. 血流在毛细血管中最慢,且红细胞呈单行通过D. 膝跳反射实验中先叩击受试者膝盖下面的韧带,再观察小腿的反应【答案】B【解析】血小板非常小,而且容易破裂,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A 项正确;解剖猪心脏时,可以看到防止血液的动脉瓣,B 项错误;血流在毛细血管中最慢,且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6、C 项正确;膝跳反射实验中先叩击受试者膝盖下面的韧带,再观察小腿的反应,D 项正确。6. 下图为黄州赤壁公园某一小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B. 图中包含多条食物链,其中一条食物链是:植物虫鸟细菌C. 若图中加入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D. 图中的细菌、真菌都是原核生物,植物、虫、鸟都是真核生物【答案】C【解析】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说明环境影响生物,A 项错误;细菌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组成,B 项错误;图中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成分,若加入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
7、了一个生态系统,C 项正确;真菌为真核生物,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 媒体上有一些所谓的“科学”报道,常用个例或看似存在因果关系的事实作为依据,具有很大迷惑性,科学的态度必须分析其证据是否可靠?因果关系是否符合逻辑?而不是轻易地接受和传播如为了获取新药疗效的证据,早期常采用简单的对照实验,即让实验组服用新药,对照组不服,但是采用这种方法,病人病情好转有可能是由于心理因素起了作用(1)为了排除心理因素的影响,研究者采用“单盲实验”法,即给实验组病人服用新药,对照组病人服用“安慰剂” (与真药外形相似但无任何作用) ,但两组实验对象都不知道自4己服用的是新药还是“安慰剂”.请问安慰剂应该具有什
8、么特征?_(2) “单盲实验”的结果可能还会因研究者对实验结果的预期不同而产生偏差为了使研究者对两组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更加客观,目前采用更严格的“双盲实验”法,即_。(3)由于存在病人自愈以及心理因素等影响,最好的做法是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对该组实验对象应如何处理?_。(4)有统计显示,每年冰淇淋销量上升的同时,溺水死亡的人数也会增加,据此有人推理得出:吃冰淇淋会带来溺水死亡的风险对于这样的因果推论,你觉得是否合理?为什么?_、_。【答案】 (1). 与真药外形相似但无任何作用 (2). 实验对象和研究者都不知道谁服用的是新药,谁服用的是“安慰剂” (3). 什么都不服用 (4). 不合理
9、(5). 冰淇淋销量上升与溺水死亡人数增加都与夏季气温升高有关,但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实验的设计与分析能力,考查对照实验变量的控制,解答此题,可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并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1)为了排除心理因素的影响,安慰剂应与真药外形相似但无任何作用。(2) “单盲实验”法是研究者给实验组病人服用新药,对照组病人服用“安慰剂” ,为了避免因研究者对实验结果的预期不同而产生偏差,使研究者对两组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更加客观,可推知“双盲实验”法应是实验对象和研究者都不知道谁服用的是新药,谁服用的是“安慰剂” 。(3)对照组的实验对象应不作任何处理,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九江 第一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生物 学期 新生 入学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