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对称图形—圆章末单元测试题二(新版)苏科版.doc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对称图形—圆章末单元测试题二(新版)苏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对称图形—圆章末单元测试题二(新版)苏科版.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章 对称图形圆1如图,将 RtABC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90得到 RtAB 1C1,阴影部分为线段 BC 扫过的区域,已知 AB=4,BC=3,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A2 B C D62如图,RtABC 中,ACB=90,AC=4,BC=6,以斜边 AB 上的一点 O 为圆心所作的半圆分别与AC、BC 相切于点 D、E,则 AD 为( )A25 B16 C15 D13如图,AB 是O 的弦,半径 OCAB 于点 D,且 AB=6cm,OD=4cm 则 DC 的长为( ).A5cm B 2.5cm . 2cm . 1cm4已知ABC 中,AB=AC,A=50,O 是ABC 的外接圆,D
2、 是优弧 BC 上任一点(不与A、B、C 重合) ,则ADB 的度数是( )A50 B65 C65或 50 D115或 655如图,在菱形 ABCD 中,DAB=60,现把菱形 ABCD 绕点 A 逆时针方向旋转 30得到菱形ABCD,若 AB=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A 412 +12 B 48 +12 C 44 D 4+1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点确定一个圆;B 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C 三角形的外心是它的三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D 等腰三角形的外心在顶角的角平分线上7如图,圆 0 的弦 AB的长为 6cm,弦 AB的弦心距 OC为 4cm,则圆 0
3、的半径为( )A4cm B5cm C8cm D10cm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圆有无数条直径 B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弦C 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D 能够完全重合的圆叫做等圆9如图, AB 为 O 的 直径, C 为 O 外一点,过 C 作 O 的切线,切点为 B,连接 AC 交 O 于D, C=38.点 E 在 AB 右侧的半圆周上运动(不与 A,B 重合),则 AED 的大小是( )A 19 B 38 C 52 D 76310把球放在长方体纸盒内,球的一部分露出盒外,其主视图如图O 与矩形 ABCD 的边 BC,AD分别相切和相交(E,F 是交点) ,已知 EF=CD=8,则O
4、 的半径为 11如图,在 平 面 直 角 坐 标 系 中 , 点 P 的坐标为(4,2) ,点 A 的坐标为(1,0) ,以点 P 为圆心,AP 长为半径作弧,与 x 轴交于点 B,则点 B 的坐标为 12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 120,扇形的面积为 12,则扇形的半径为_13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可以判断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三个点 A(3,0) 、B(0,4) 、C(2,3) 确定一个圆(填“能”或“不能” ) 14用一个圆心角为 90半径为 8 的扇形做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底面半径为_15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 30,面积为 3 2,则扇形的弧长是 16如图,AB 是O 的弦
5、,OAB=30OCOA,交 AB 于点 C,若 OC=6,则 AB 的长等于_17如图,RtABC 中,ACBC,AC8,BC12,P 是ABC 内部的一个动点,且满足PCA=PBC,则线段 AP 长的最小值为_18在圆 O 中,圆 O 的半径为 6 厘米,弦 AB 的长为 6 厘米,则弦 AB 所对的圆周角是_。419如图,在ABC 中,AB=4cm,BC=2cm,ABC=30,把ABC 以点 B 为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点 C 旋转到 AB 边的延长线上的点 C处,那么 AC 边扫过的图形(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m220如图,在ABC 中,AC=BC,AB 是C 的切线,切点为 D,
6、直线 AC 交C 于点 E、F,且CF= 12AC(1)求ACB 的度数;(2)若 AC=8,求ABF 的面积21请证明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22如图,AB 是O 的直径,AE 交O 于点 F,且与O 的切线 CD 互相垂直,垂足为 D(1)求证:EAC=CAB;(2)若 CD=4,AD=8,求O 的半径.523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M 是 x 轴正半轴上一点,M 与 x 轴的正半轴交于 A,B 两点,A 在 B 的左侧,且 OA,OB 的长是方程 x2-12x+27=0 的两根,ON 是M 的切线,N 为切点,N 在第四象限(1)求M 的直径
7、的长(2)如图 2,将ONM 沿 ON 翻转 180至ONG,求证OMG 是等边三角形(3)求直线 ON 的解析式24如图,在 RtABC 中,C=90,BAC 的角平分线 AD 交 BC 边于点 D6(1)以 AB 边上一点 O 为圆心,过 A,D 两点作O(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 (2)判断直线 BC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1)中的O 与边 AB 的另一个交点 3 为,E 求弧,AB=6DE 的弧,BD=2 长(结果保留根号和 )25如图,在ABC 中,AB=AC,以 AB 为直径的O 与边 BC、AC 分别交于 D、E 两点,DFAC 于F(1)求证:DF 为O
8、 的切线;(2)若 cosC=35,CF=9,求 AE 的长726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 P 是弦 AC 上一动点(不与 A,C 重合) ,过点 P 作 PEAB,垂足为E,射线 EP 交弧 AC 于点 F,交过点 C 的切线于点 D(1)求证:DCDP;(2)若CAB30,当 F 是弧 AC 的中点时,判断以 A,O,C,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说明理由27如图,在 RtABC 中,点 O 在斜边 AB 上,以 O 为圆心,OB 为半径作圆,分别与 BC,AB 相交于点 D,E,连结 AD已知CAD=B(1)求证:AD 是O 的切线(2)若 BC=8,tanB= ,求O 的
9、半径8答案1B试题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AC,根据旋转推出ABC 的面积等于AB 1C1的面积,CAB=C 1AB1,AC 1=AC,AB 1=AB,求出C 1AC=B 1AB=90,根据图形得 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S=+SABC ,根据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代入求出即可解:AB=4,BC=3,由勾股定理得:AC=5,将 RtABC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90得到 RtAB 1C1,ABC 的面积等于AB 1C1的面积,CAB=C 1AB1,AC 1=AC=5,AB 1=AB=4,C 1AC=B 1AB=90,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S= +SABC = + 43 43= 故选 B点拨:本题考查了
10、三角形、扇形的面积,旋转的旋转,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SABC ,题目较好,难度适中,解题思路是把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转化成求 规则图形(如三角形、扇形)的面积2B试题分析:连接 OD、OE,设 AD=x,半圆分别与 AC、BC 相切,CDO=CEO=90,C=90,四边形 ODCE 是矩形,OD=CE,OE=CD,9又OD=OE,CD=CE=4-x,BE=6-(4-x)=x+2,AOD+A=90,AOD+BOE=90,A=BOE,AODOBE, ADOEB, 42x,解得 x=16,故选 B3D.试题分析:连接 OA,半径 OCAB,AD=BD
11、= 12AB= 6=3(cm) ,OD=4cm,OA= 25ADO(cm) ,OC=OA=5cm,DC=OC-OD=5-4=1(cm) 故选 D4D试题分析:根据已知画出图形,得出ABC=ACB=65,再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得出即可试题解析:10ABC 中,AB=AC,A=50,ABC=ACB=65,C=D,C+ADB=180,ADB=180-65=115,ADB=65,故选 D5A分析:根据 S 阴 =S 扇形 ACC S ADC S DFC ,求出相关数据,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解:由题意:AB=AD=DC=AB=CB=4,DAC=DCA=DC F=30,CDC=60,DFC=90,AC=
12、AC=4 ,CD=4 4,DF= DC=2 2,CF=62 ,S 阴 =S 扇形 ACC S ADC S DFC= 42 (2 2) (62 )=412 +12,故选 A6D解析:利用定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以及三角形的外心的定义即性质即可判断.解:A、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故选项错误;B、三角形的外心可能是三角形的中心,如等边三角形,但不能说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的中心,故选项错误; 11C、三角形的外心是它的边的中垂线的交点,故选项错误;D、等腰三角形的外心一定在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上,根据三线合一定理可得:在顶角的角平分线上,故选项正确.故选 D.7B试题分析:连接
13、 OA,根据勾股定理结合垂径定理即可求得结果.连接 OA根据勾股定理得 cmACO53422故选 B.点拨:辅助线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难点,能否根据题意准确作出适当的辅助线很能反映一个学生的对图形的理解能力,因而是中考的热点,尤其在压轴题中比较常见,需特别注意.8C解析:过圆心的弦才是直径,不是所有过圆心的线段都是直径,所以选项 C 错误,故选 C.9B解析:如图,连接 BE,则直径 AB 所对的圆周角 AEB=90,由切线 BC 可得直角 ABC 中, BAC=90- C=90-38=52,因为 BAC= BED=52,所以 AED= AEB- BED=90-52=38,故选 B.105试题解析
14、:由题意,O 与 BC 相切,记切点为 G,作直线 OG,分别交 AD、劣弧 EF于点 H、I,再连接 OF,12在矩形 ABCD 中,ADBC,而 IGBC,IGAD,在O 中,FH= 12EF=4,设求半径为 r,则 OH=8-r,在 RtOFH 中,r 2-(8-r) 2=42,解得 r=5.11 (7,0)试题分析:过点 p 作 PCx 轴,PDy 轴,P 点坐标为(4,2)PD=4,PC=2又点 A 的坐标为(1,0)CA=3,CB=3,OB=7,点 B 的坐标为(7,0)考点:垂径定理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的坐标.126解析:设该扇形的半径为 r,由题意可得: 21036r,解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常州市 武进 九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二 对称 图形 圆章末 单元测试 新版 苏科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