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1431-2011 额定电压1.8 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pdf
《DB34 T 1431-2011 额定电压1.8 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4 T 1431-2011 额定电压1.8 3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pdf(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060.20 K 13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4312011 额定电压 1.8/3 kV及以下风力发电用 耐扭曲软电缆 Torsion-resistant flexible cable for wind power use with rated voltages up to and including 1.8/3 kV 2011 - 05 - 10发布 2011 - 06 - 10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4/T 1431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
2、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安徽省无为县电线电缆行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安徽华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华菱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华海特种电 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太平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安徽华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环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亚神电缆集 团有限公司、 安徽华源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华峰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瑞之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华联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贝特电缆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明都 电力线缆有限公司、安徽顺驰电缆有限公司、合肥虹达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和参加起草人:周友芝、胡光
3、政、沈志荣、吕发忠、邓九旺、谷仁俊、刘永宏、何 帮飞、郭绍华、宋立、曹奎红、何忠勇、夏喜明、尚乃福、项志才、黄叶祥。 DB34/T 14312011 1 额定电压 1.8/3 kV 及以下风力发电用 耐扭曲软电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风力发电设备中叶轮机及固定安装塔内或其他类似场合的额定电压 1.8/3 kV 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的产品代号和产品表示方法、电缆型号及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 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 1.8/3 kV 及以下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
4、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 GB/T 2951.12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 方法(GB/T 2951.12-2008,IEC 60811-1-2:1985,IDT) GB/T 2951.14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低温试验 GB/T 2951.2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
5、验(GB/T 2951.21-2008,IEC 60811-2-1:2001,IDT) GB/T 2951.3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31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 法-高温压力试验-抗开裂试验 GB/T 3048.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4部分: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 3048.5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5部分:绝缘电阻试验 GB/T 3048.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GB/T 3048.8-2007,IEC 60060-1:1989,NEQ) GB/T 3048.9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9部分:绝缘线芯火花试验 GB/
6、T 3048.13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13部分:冲击电压试验 GB/T 3956 电缆的导体 GB/T 4909.2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2部分:尺寸测量 GB/T 6995.1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T 6995.4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4部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 GB/T 12706.1 额定电压1kV(Um=1.2 kV)到35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第1部分: 额定电压1kV(Um=1.2 kV)和3kV(Um=3.6 kV)电缆 GB/T 18380.11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11部分:单根
7、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 试验 试验装置 GB/T 18380.31 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31部分: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 直蔓延试验 试验装置 JB/T 10696.7 电线电缆机械和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第7部分:抗撕试验 DB34/T 14312011 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额定电压 rated voltage 额定电压是电缆结构设计和电性能试验用的基准电压。额定电压用 U0/U 表示,单位为 V。 U0 为任一绝缘导体和“地”(电缆的金属护层或周围介质)之间的电压有效值。U 为多芯电缆系统任 何两相导体之间的电压有效值。 当电缆用于
8、交流系统时,电缆的额定电压应至少等于使用电缆系统的标称电压。 当电缆用于直流系统时,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电缆额定电压的 1.5 倍。 系统的工作电压应不大于系统额定电压的 1.1 倍。 3.2 批 batch 批是指一次订货的同型号规格产品数量。 如果一次订货中有不同型号规格的产品,则不同的型号 规格应视为不同的批。 3.3 有关试验的定义 3.3.1 例行试验 routine tests(符号 R) 由制造方在成品电缆的所有制造长度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所有电缆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3.3.2 抽样试验 sample tests(符号S) 抽样试验是在成品电缆试验上或取自成品电缆的元件上进
9、行的试验, 以检验成品电缆产品符合规定 要求。 3.3.3 型式试验 type tests(符号 T) 型式试验是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部分所包含的一种类型电缆在供货之前所进行的试验,以证明电 缆具有良好的性能,能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型式试验的本质是一旦进行这些试验后,不必重复试验。 如果改变电缆材料或设计会影响电缆的性能时,则必须重复进行型式试验。 4 使用特性 4.1 额定电压U0/U为0.6/1 kV、1.8/3 kV。 4.2 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工作温度(电缆额定工作温度):90。 4.3 电缆允许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外径的 6 倍。 4.4 电缆适用的最低环境温度:耐寒型:-40 、耐
10、严寒型:-55。 DB34/T 14312011 3 5 产品代号和表示方法 5.1 代号 5.1.1 系列代号 风力发电用电缆FD 5.1.2 材料特征代号 铜导体省略 硅橡胶绝缘或相当合成弹性体 G 乙丙橡胶绝缘或相当合成弹性体 E 氯丁橡胶或相当合成弹性体护套 F 热塑性弹性体护套 S 氯磺化聚乙烯或相当合成弹性体护套 H 聚氨酯弹性体护套 U 5.1.3 使用特性代号 适应的最低环境温度: -40 -40 -55 -55 5.2 表示方法 5.2.1 型号及标准编号组成和排列顺序见图 1。 标准编号 规格(芯数截面mm 2 ) 电压等级 使用特性代号 护套 绝缘 风力发电用电缆系列代号
11、 图1 型号及标准编号组成和排列顺序 示例1:铜芯乙丙橡胶绝缘氯磺化聚乙烯护套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最低使用环境温度为 -40,额定电压为 1.8/3 kV,单芯标称截面为240 mm 2 ,表示为: FDEH-40 1.8/3 kV 1240 mm 2DB34/T 14312011 示例2:铜芯硅橡胶绝缘聚氨酯弹性体护套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最低使用环境温度为 -55,额定电压为 0.6/1 kV,四芯标称截面为10 mm 2 ,表示为: FDGU-55 0.6/1 kV 410 mm 2DB34/T 14312011 6 型号及规格 6.1 型号名称 型号名称见表 1。 DB34/T
12、14312011 4 表1 型号名称 型 号 额定电压/kV 名 称 FDGH-40 铜芯硅橡胶绝缘氯磺化聚乙烯护套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FDGU-55 铜芯硅橡胶绝缘聚氨酯弹性体护套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FDEF-40 铜芯乙丙橡胶绝缘氯丁橡胶护套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FDES-40 铜芯乙丙橡胶绝缘热塑性弹性体护套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FDEH-40 铜芯乙丙橡胶绝缘氯磺化聚乙烯护套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FDEU-55 0.6/1 1.8/3 铜芯乙丙橡胶绝缘聚氨酯弹性体护套风力发电用耐扭曲软电缆 6.2 规格 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2 规格 型 号 额定电压/kV 芯数 标
13、称截面/mm 21 1.5300 2 125 3 1300 3+1 4185 4 1300 5 125 0.6/1 637 1.54 1 10300 FDGH FDGU FDEF FDES FDEH FDEU 1.8/3 3 10240 7 技术要求 7.1 导体 7.1.1 导体应符合 GB/T 3956 第 5 种软铜导体的规定, 导体材料应为退火软铜线, 可以不镀锡或镀锡。 7.1.2 导体 20时的直流电阻应符合 GB/T 3956 的规定。 7.1.3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7.1.4 导体表面允许用非吸湿性材料带绕包作隔离层。 7.2
14、 绝缘 7.2.1 绝缘材料应为表 3 所列的一种挤包成型的介质。 表3 绝缘混合料 导体最高温度/ 绝缘混合料名称 代号 正常运行时 短路时(最长5 s) 硅橡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 G 90 250 90 乙丙橡胶混合物或其他相当的合成弹性体 EPR 90 250 DB34/T 14312011 5 7.2.2 绝缘厚度的标称值应符合表 4 的规定,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 小于标称值的 900.1 mm。任何隔离层的厚度应不包括在绝缘厚度之中。 表4 绝缘厚度 绝缘厚度标称值/mm 绝缘厚度标称值/mm 绝缘厚度标称值/mm 导体标 称截面 /mm 20.
15、6/1 kV 1.8/3 kV 导体标 称截面 /mm 20.6/1 kV 1.8/3 kV 导体标 称截面 /mm 20.6/1 kV 1.8/3 kV 1.0 0.8 16 1.2 2.1 120 1.8 2.4 1.5 0.8 25 1.4 2.2 150 2.0 2.6 2.5 0.9 35 1.4 2.2 185 2.2 2.6 4 1.0 50 1.6 2.2 240 2.4 2.8 6 1.0 70 1.6 2.2 300 2.6 2.8 10 1.2 2.1 95 1.8 2.4 7.2.3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或隔离层上,且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体、导体或镀层。断面无目力 可
16、见的气泡和杂质。 7.2.4 绝缘的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表 5 规定。 表5 绝缘机械物理性能要求 绝缘混合物型号 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G EPR 试验方法 1 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GB/T 2951.11 1.1 交货状态原始性能 1.1.1 抗张强度原始值最小中间值 N/mm 25.0 5.0 1.1.2 断裂伸长率原始值最小中间值 150 200 1.2 空气烘箱老化后的性能 GB/T 2951.12 1.2.1 老化条件 a,b温度 2002 1352 处理时间 h 1024 724 1.2.2 老化后抗张强度 最小中间值 N/mm 24.0 5.0 最大变化率 c 30 1.2.3
17、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最小中间值 120 最大变化率 c 30 1.3 空气弹老化后的性能 GB/T 2951.12 1.3.1 老化条件 a,b温度 1272 处理时间 h 40 1.3.2 老化后抗张强度 最小中间值 N/mm 2 最大变化率 c 30 1.3.3 老化后断裂伸长率 最小中间值 最大变化率 c 30 2 热延伸 GB/T 2951.21 2.1 试验条件 温度 2003 2503 处理时间 min 15 15 机械应力 N/mm 20.20 0.20 DB34/T 14312011 6 表5 (续) 绝缘混合物型号 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G EPR 试验方法 2.2 试验结果
18、 载荷下的伸长率, 最大值 175 175 冷却后的伸长率, 最大值 25 15 3 耐臭氧试验 GB/T 2951.21 3.1 试验条件 试验温度 252 试验时间 h 24 臭氧浓度 0.0250.030 3.2 试验结果 无裂纹 4 低温试验 GB/T 2951.14 4.1 低温卷绕(12.5 mm绝缘线芯) 4.1.1 试验条件 试验温度 -35 试验时间 h 16 4.1.2 试验结果 无裂纹 4.2 低温拉伸(12.5 mm线芯绝缘) 4.2.1 试验条件 试验温度 -35 试验时间 h 4 4.2.2 试验结果(断裂伸长率) 30 5 抗撕试验 抗撕强度 最小 N/mm 4.
19、0 JB/T 10696.7 注:a IE4绝缘应带导体或取走不超过 30 的铜丝进行老化。 注:b 除非产品规范中另有规定,橡皮混合物的老化不采用强迫鼓风烘箱。仲裁试验时,必须采用自然通风老化箱。 注:c 变化率:老化后中间值与老化前中间值之差与老化前中间值之比,以百分比表示。 7.2.5 绝缘线芯应按 GB/T 3048.9 的规定经受表 6 规定的工频火花试验作为中间检查。 表6 绝缘线芯火花试验电压 绝缘标称厚度/mm 试验电压/kV 绝缘标称厚度/mm 试验电压/kV 0.250.5 0.51.0 1.01.5 4 6 10 1.52.0 2.02.5 2.5 15 20 25 7.
20、2.6 绝缘线芯识别 7.2.6.1 一般要求 五芯及以下电缆的绝缘线芯应优先采用颜色识别标志。根据客户要求允许采用数字识别标志。 五芯以上电缆的绝缘线芯应优先采用数字识别标志,根据客户要求允许采用颜色识别标志。 若用户要求的电缆中应包含接地保护线芯时,接地保护线芯应采用绿/黄双色线芯,绿/黄双色线芯 应始终放在最外层。 除绿/黄组合色外,电缆的每一线芯应只用一种颜色。 任何多芯电缆均不应使用红色、灰色、白色 以及不是组合色用的绿色和黄色。 7.2.6.2 颜色色谱 DB34/T 14312011 7 优先选用的色谱如下: 单芯电缆:无优先选用色谱; 两芯电缆:无优先选用色谱; 三芯电缆:绿/
21、黄色、浅蓝色、棕色,或是浅蓝色、黑色、棕色; 四芯电缆:绿/黄色、浅蓝色、黑色、棕色,或是浅蓝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 五芯电缆:绿/黄色、浅蓝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或是浅蓝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 黑色或棕色; 五芯以上电缆的绝缘线芯采用颜色识别时,每层中两根相邻的线芯应着上易区别的颜色,其余线芯 的颜色应相互一致。 对于含有接地保护线芯的电缆,仅外层中两根易区别的线芯中一根以黄绿线芯代 替。 7.2.6.3 数字标志 当电缆的绝缘线芯采用数字标志时,除了绿/黄接地线芯外,电缆中所有线芯应按 GB/T 6995.4 的 规定印上数字标志进行识别。数字颜色应相同,并与绝缘颜色有明
22、显反差。 7.2.6.4 线芯识别标志的耐擦性能 应符合 GB/T 6995.1 的规定。 7.3 成缆 7.3.1 多芯电缆绝缘线芯应绞合成缆,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右向。其绞合节距比应不大于 12 倍。 7.3.2 绝缘线芯间的间隙允许采用合适的非吸湿性材料填充,用于填充的材料应适合电缆的运 7.3.3 行温度并与电缆的绝缘材料相兼容。 7.3.4 缆芯外允许绕包其他非吸湿性带子,或稀疏绕包其他非吸湿性材料。 7.4 护套 7.4.1 护套材料应为表 7 中所列挤包固体介质的一种,护套应紧密挤包在线芯或缆芯上,且应容易剥 离而不损伤缆芯或绝缘层。护套表面应光洁,色泽均匀。 表7 护套混合料 护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4 1431 2011 额定 电压 1.8 kV 以下 风力 发电 扭曲 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