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 1321.4-2009 固定危险源建设规范 第4部分 传感器与仪器仪表信号安全监测预警子系统.pdf
《DB32 1321.4-2009 固定危险源建设规范 第4部分 传感器与仪器仪表信号安全监测预警子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2 1321.4-2009 固定危险源建设规范 第4部分 传感器与仪器仪表信号安全监测预警子系统.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13 .200 A25 备案号 : 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DB32/ 1321.42009固定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规范 第部分 : 传感器与仪器仪表信号安全监测预警子系统 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fixed hazard safety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Part :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ubsystem of Sensors and instrumentation equipment signal 200 9-00 -00 发布 2009-00- 00 实施江苏
2、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2/ 1321.4 - 2009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范围 .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总则 . . 2 5 系统结构 . . 2 6 监测预警的对象 . . 4 7 系统设计及功能要求 . . 4 8 系统性能指标 . . 7 9 传感器和仪器仪表的设置 . . 8 DB32/T -2009 II 前 言 DB/1321 固定危险源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规范 分为五个部分 : 第 1 部分 :通则; 第 2 部分 : 视频监测预警子系统; 第 3 部分 : 实体防入侵监测预警子系统 ; 第 4 部分: 传感器与仪器仪表信号安全监测预警
3、子系统; 第 5 部分 : 固定危险源安全监测预警系统施工条件与工程验收 。 本部分为 DB/1321 的第 4 部分。 本部分 4、 5 为强制性条款。 本部分 由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 由江苏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上海本安仪表系统有限公司 ; 江苏安产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亚太安讯网络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 主要起草人: 胡义铭、孙亮、 赵枫名 、杜宇、沈磊、 李安江 、董宇、张国建、朱坚平、吴起、 柏萍 。 DB32/ 1321.4 - 2009 1 固定危险源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规范 第 4 部分 : 传感器
4、与仪器仪表信号监测预警子系统 1 范围 DB32/1321 的本部分规定了传感器与仪器仪表信号监测预警子系统的 术语与定义 、总则、 系统结构、监测预警的对象、 系统设计及功能要求 、系统性能指标、传感器和仪器仪表的设置要求。 本部分 适用于固定危险源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传感器与仪器仪表信号安全监测预警子系统规划 、设计、建设、 监测验收和运营管理 的 固定危险源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传感器与仪器仪表信号安全监测 预警子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 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式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 鼓励根
5、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836-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GB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 4 部分本质安全型 “ i” GB/T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 ( 冲击) 抗扰度试验 HG/T20507 - 2000
6、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 HG/T21581 - 95 自控安装图册 IEC61131 3 控制编程语言的国际标准 3 术语与定义 DB32/ 1231 .1 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 3.1 传感器与仪表仪器信号安全监测预警子系统 :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 ystem based on transducer and instrumentation 作为独立于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监管专用系统 , 具有模拟量 、开关量、累计量采集、 存储 、显示、 预警处理和传输等功能, 可监测记录来自于传感器或仪器仪表装置的各种可能直接产生重大事故的生产
7、及环境关键安全预警参数信号 ( 液位、温度、湿度、压力、流量、 阀位、火焰、可燃或有毒气体浓度、 风向和风速、 火灾保警信号等),并实现区域联网预警功能 , 为重大事故区域联防提供实时DB32/T -2009 2 监测数据, 同时为事故追忆分析 , 落实安全责任 提供原始数据 。 3.2 传感器 transducer 将被测非电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元件 。 3.3 仪器仪表 instrumentation 仪器仪表是用以检出 、 测量 、 观察 、 计算各种物理量 、 物质成分 、 物性参数等的器具或设备 , 广义来说, 仪器仪表也可具有自动控制 、报警、 信号传递和数据处理等功能, 包括工业
8、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二次仪表或集散型仪表控制系统, 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等。 3.4 数据预警记录与传输单元 early warning data Recording and Transmission Unit 完 成对危险源现场传感器和各种仪器仪表控制装置( 含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等 ) 输出信号的采集、显示、 报警控制、 数据存储和事故追忆分析等功能 ,并具有与上一级监管中心数据传输的接口的单元 。 4 总则 4.1 传感器与仪表信号安全监测预警子系统应作为独立于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监管专用系统,实现区域联网 , 为重大事故区域联防提供实时监测数据, 同时为事故追忆分析 , 落实安全
9、责任提供原始数据。 其建设应纳入固定危险源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工程总体规划 、进行综合设计、同步施工、 独立验收、并交付使用。 4. 2 通过计算机、通信、 控制与信息处理技 术的有机结合 ,实现不同生产单元或区域 、不同设备之间的信息融合, 能实现危险源普查基础数据共享, 4.3 系统应具有强的电磁适应性和抗干扰性 , 在受到其他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电磁波或者辐射影响时仍能满足各项技术要求正常工作 。同时系统不应释放干扰其它系统或者设备的正常运行电磁波或者辐射。 对相关的信号和网络应采取可靠的安全隔离措施确保各系统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4. 4 系统应保证采集、 记录和传输的数据的精确性 、可靠性和严
10、肃性。 4. 5 系统应考虑与其他安防系统集成要求,具有与火灾报警系统等其他安全报警系统联动的接口, 可满足系统集成和实现统一管理的要求 。 4. 6 系统报警等级的设置应同事故应急预案相协调 , 不同级别的事故报警分别启动相对应的应急预案 。 4. 7 传感器与仪表信号安全监测预警子系统中选用的设备、 部件产品, 应符合国家法规和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并提供国家质检部门授权的检测检验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或认证合格证明文件 , 其中与爆炸危险场所相关的设备 、部件产品 , 必须提供防爆合格证。 5 系统结构 5.1 系统总体构架图 DB32/ 1321.4 - 2009 3 图 1 固定危险源安全
11、监测预警系统功能总体结构框图 5.2 系统 总体构架说明 传感器与仪表信号安全监测预警子系统通过对生产现场可能直接产生重大事故的生产及环境关键参数( 液位、温度、湿度、压力、 流量 、阀位、 火焰 、可燃及有毒气体、 风向和风速等) 进行 数据采集记录 , 并实现区域联网预警和联防等功能 , 它由传感器或各种仪器仪表装置、 数据预警记录与传输单元、数据通讯网络以及中心计算机数据监管系统等仪表和计算机通讯器材所组成 。 区县( 园区 ) 监管指挥企业监控中心 仪器仪表装置 各类传感器标准信号 汇聚平台 地图管理与数据显示 历史数据存储与回放 设备诊断与维护监管 事故追忆分析 统计分析与报表打印
12、预警处理与存储 系统设置与网络管理 危险源数据库接口 省级指挥平台 市级安监局指挥中心 管理平台 事故追忆分析 统计报表 重要事件存储 地图管理与数据显示 危险源数据库接口 数据采集 接入平台 数据存储 数据显示 预警处理 协议转换 信号隔离 DB32/T -2009 4 系统主要由管理平台 、 汇聚平台和接入平台三级平台和传感器或各种仪器仪表装置共同构成 。参见本标准的第一部分。 各级平台应具有图 1 中所示的基本功能模块 , 各级 平台的设备组成如下 : a) 管理平台 : 一般设在市级以上指挥控制中心, 主要设备组成包括顶层管理软件 、 服务器和控制电脑、显示设备、网络设备和电源设备等。
13、 b) 汇聚平台 : 一般设在各县区 ( 化工园区) 控制中心,主要设备组成包括区域管理软件 、服务器和控制电脑 、显示设备、 网络设备和电源设备等。 c) 接入平台: 一般设在企业值班室或监控中心, 主要设备组成包括数据预警记录与传输单元 、网络设备和电源设备, 以及可选配的企业监控管理软件、 控制电脑和显示设备等。 6 监测预警的对象 6.1 对于储罐区( 储罐)、 库区(库)、 生产场所三类固定危险源, 因监控对象不同, 所需要的安全监控预警参数略有不同。 主要可分为 : a )储罐以及生产装置内的温度、压力、 液位 、流量、 阀位等直接安全参数 。 b )当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为气态或气
14、液两相时 ,应监测现场的可燃/ 有毒气体浓度 。 c )气温 、湿度、风速、风向等环境参数 。 d )音视频信号和人员出入情况 ( 参见本标准 DB32/ 1321 .2) 。 e )明火和烟气。 f )避雷针、 防静电装置的接地电阻以及供电状况 。 6. 2 储罐区 (储罐) 罐区监测预警参数主要根据储存介质特性和储罐的结构形式的不同进行选择 。 根 据对罐区危险及有害因素的分析 ,罐区的监测预警参数主要有罐内介质的液位、温度、压力,罐区内可燃/ 有毒气体浓度、明火、 环境参数以及音视频信号等 。主要的预警和报警指标包括高低液位超限、高温 、高压、流量限速、 浓度超高、 明火源和高风速等 。
15、 6. 3 库区 (库) 库区 (库)监测预警参数主要根据储存介质特性以及 包装物和容器 的结构形式的不同进行选择 。 根据库区 (库) 危险及有害因素的分析 ,其监测预警参数 主要 有库区室内的温度、湿度、 烟气以及室内外的可燃 / 有毒气体浓度、明火、音视频信号以及人员出入情况等。 主要的预警和报警指标包括温湿度超限 、浓度超高、明火源和烟气等。 6. 4 生产场所 生产场所监测预警参数主要根据物料特性、 工艺条件以及生产设备的结构形式的不同进行选择 。 根据生产场所危险及有害因素的分析,其 监测预警参数主要有温度、 压力 、液位、阀位、 流量以及可燃 / 有毒气体浓度 、 明火和音视频信
16、号 等。 主要的预警和报警指标包括液位和流量超限 、温度和压力异常、 浓度超高和明火源等 。 7 系统设计及功能要求 7.1 环境条件 批注 yy1: 采用格式同煤矿安监标准 DB32/ 1321.4 - 2009 5 7.1.1 系统中用于设在安全场所的机房、 监控中心和指挥中心的设备 ,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 a) 环境温度:1530 ; b) 相对湿度:40% 70%; c) 温度变化率:小于 10 /h,且不得结露; d) 大气压力:80106kPa ; e)GB/T 2887 规定的尘埃 、 照明 、噪声、 电磁场干扰和接地条件 。 7.1.2 除有关标准另有规定外, 系统中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2 1321.4 2009 固定 危险源 建设 规范 部分 传感器 仪器仪表 信号 安全 监测 预警 子系统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6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