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三峡课后习题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三峡课后习题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三峡课后习题新人教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9 三 峡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不见曦月(x) 夏水襄陵(xin)B.沿溯阻绝(s) 素湍(tun)C.绝 (yn) 飞漱(sh)山献 D.重岩叠嶂(zhn) 属引凄异(sh)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4)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清/荣/峻/茂,良多/趣味4.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下列句子所写景物的特点。(1)两岸连山
2、,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根据课文填写句子。(1)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描写三峡两岸山峰相连、隐天蔽日景象的句子: 。 (2)与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应的句子: 。 (3)正面描摹“猿鸣”的句子: 。 (4)与“听猿实下三声泪”(杜甫)、“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白居易)意思相关的句子: 。 6.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天高地厚华夏情。 2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712题。三 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3、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天蔽日 隐:隐瞒。B.良多趣味 良:甚,很。C.绝 多生怪柏 山献:山峰。山献 D.哀转久绝 绝:消失。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9.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 ”描写水势盛
4、大,又用“ ,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10.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11.从全文看,第四段中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312.作者写三峡四季水况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而是先写“夏水”?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一)阅读下面两个文言选段,完成第 1316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
5、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 ,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 ,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 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太华、衡、庐:西岳华山、衡山、庐山。翳: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三峡 课后 习题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