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2776-2017 褐潮损失评估技术规程.pdf
《DB21 T 2776-2017 褐潮损失评估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 T 2776-2017 褐潮损失评估技术规程.pdf(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020.01 Z 17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27762017 褐潮损失评估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rown tide damage assessment 2017 - 03 - 20发布 2017 - 04 - 20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21/T 2776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起草。 本标准由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环境监测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
2、伦、李楠、宋广军、王昆、胡超魁、吴金浩、邵泽伟、杜静、田金、杨爽。DB21/T 27762017 1 褐潮损失评估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褐潮损失评估的术语和定义、评估内容及依据、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及其他规定等。 本标准适用于管辖海域所进行的海洋褐潮损失评估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678 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HY/T 069 海洋赤潮监测技术规程 DB21/T 2427 海洋褐潮监测技术规程 3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微微型浮游植物 picophytoplankton 本标准褐潮生物特指细胞粒径大小介于0.2 m -3.0 m的浮游植物。 3.2 褐潮 brown tide 即“微微型浮游植物赤潮”,是由海洋中的一些微微型浮游植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高密度聚集后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水域中其他海洋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异常生态现象。 3.3 受损面积 lost area 微微型浮游植物细胞密度达到107个/L以上或海水颜色异常最外围边缘包含的水域面积。一般采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或船舶GPS定位方法界定海水异常范围和面积。 4 评估内容及依据 褐潮
4、损失评估主要包括天然渔业、水产养殖业、旅游业及人身健康损害经济损失等方面,主要依据GB/T 21678,HY/T 069等相关标准评估。 DB21/T 27762017 2 5 评估方法 5.1 天然渔业经济损失 5.1.1 资源量损失 天然渔业(主要包括鱼类、虾蟹类、头足类、水母类、贝类、棘皮类等游泳生物、浮游生物及底栖生物)资源量损失按公式(1)计算: aini_il LRDY 1(1) 式中: lY 渔业资源损失量(kg、条、尾、枚、只、头、个); iD 近5年内同期第i种渔业资源平均密度(kg/km2、个/km2); iR 第i种渔业资源损失率(%),计算方法参见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 2776 2017 损失 评估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