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1.2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1.2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1.2测量长度和时间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 测量长度和时间教学目标(见本章教学建议第 2 节)教学思想上一节课向学生“介绍”了物理学的特点和基本研究方法等,本节课则让学生动手测量长度和时间,在操作实践中让学生真实体验如何学习物理,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另外,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虽然在生活中很常见,但学生常常操作不够规范,学生通过感受、体验、认识,学会正确的测量方法,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见本章教学建议第 2 节)教学器材学生自带的各种刻度尺、计时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让学生通过活动走进物理课。投影:活动:测教室长度猜一猜:从教室的前端走到后端,要走几步?做一做:具体走一走,测一测,看能走几步?想一想:比较不同同学
2、所走的步数,你有什么发现?多找几个身高不同的同学先预测,再实测,让大家尽量多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预测与实测不同表明什么?师生共同总结:凭我们的感觉进行判断,虽然简单、方便,但并不准确,要做出准确的判断,必须进行测量。这样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引入课题。二、进行新课(板书课题)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一) 测量长度1、长度的单位教师结合上面的活动提出问题:同样的长度,为什么不同的同学测出的步数不同?学生:测量者一步的长度不同。教师:同样的教室,不同的同学测出的步数不同,按谁的步数计算呢?同学们讨论争辩,相持不下。教师:为了减少纠纷和标准不同给我们带来的不便,应找一个公认的标准作为比较的依据。这
3、个被选中的公认的标准叫做单位,将公认的标准(即单位)与被测物体进行定量的比较,就是测量。长度的单位有哪些?这些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阅读 P14 的相关内容,解答屏幕上的问题。投影显示:SI 是 的简称,在 SI 中,长度的基本这样设计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要实际去做,要经历过程。先预测再实测,比较两者的不同,让学生体验估测的不准确和实际测量的重要性。通过比较,让学生体验测量标准不统一带来的混乱,让学生理解单位是人们为了方便测量统一规定的标准。理解测量是一种以一定的标准量(单位)为依据的定量比较。单位是 ,符号为 。 一名中学生的高度大约是 1.68 m,1.68 m= cm= m一张纸
4、的厚度约为 75m,75 m= m= nm2、认识刻度尺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刻度尺,教师出示几种刻度尺,如:工程上用的卷尺、公路测量中用的钢线尺等,(先不拿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这些刻度尺,回答问题: 投影:活动:认识刻度尺看一看:观察你所能收集到(或桌面上)的各种刻度尺。比一比:你所见过的刻度尺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学生观察、讨论,然后汇报:相同点: 1、都有刻度; 2、都有一定的量程; 3、都有分度值; 4、都标有单位; 5、都标有数值; 6、都有零刻度线,等等。不同点: 1、量程不同; 2、分度值不同; 3、单位不同,等等。实物投影:两把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教师:请同学
5、们指出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用这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书的长度,哪把测的较准确?为什么?,学生: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测量的准确程度。投影出示问题:现在,我们全班的同学都准备参加一个测量比赛,看谁测的又快又准确。先每人发给一把刻度尺,在给你被测量物体之前,为了获胜,你准备先做哪些工作,说出你这样做的理由?学生讨论后回答:观察它的零刻度线,为了让它做起点; 观察它的分度值,为了便于读数;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能一次测量。教师:为了测量的更准确,我们往往选择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是两种比常见的刻度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工具,(将两种工具展示给同学们看)关于它们的使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上册 12 测量 长度 时间 教案 新版 粤教沪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