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1814-2010 梨树花粉检验技术规程.doc
《DB21 T 1814-2010 梨树花粉检验技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1 T 1814-2010 梨树花粉检验技术规程.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DB21 辽宁省地方标 准 DB21/T 1814-2010 梨树花粉检验技术规程 2010-05-31 发布 2010-05-31 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 局 发 布 65.020 B61 DB21/T 1814 2010 I 目 次 前 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种批 .1 3.2 抽样 .1 3.3 初次样品 .1 3.4 混合样品 .1 3.5 送检样品 .1 3.6 测定样品 .1 3.7 夹杂物 .1 3.8 废用花粉 .1 3.9 纯净花粉 .2 3.10 净度 .2 3.11 发芽率 .2 3.12 含水量 .2 4
2、 抽样 .2 4.1 种批的抽样程 序 .2 4.2 测定样品的取得 .3 5 净度测定 .3 5.1 目的 .3 5.2 原则 .3 5.3 测定程序 .3 5.4 结果计算 .4 5.5 净度结果报告 .4 6 发芽率测定 .4 6.1 目的 .4 6.2 发芽设备 .5 6.3 测定程序 .5 6.4 测定方法 .5 6.5 测定结果计算 .5 6.6 发芽率结果报告 .5 7 含水量测定 .5 7.1 目的 .5 7.2 原则 .5 7.3 仪器 .5 DB21/T 1814 2010 II 7.4 程序 .6 7.5 测定方法 .6 7.6 结果计算 .6 7.7 含水量结果报告 .
3、6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生产企业花粉出入库账 .7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销售单位花粉出入库账 .8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检验申请表 .9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发芽测定记录表 . 11 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含水量测定记录表 . 12 附 录 G (规范性附录) 梨花粉销售单位产品质量自查 . 13 附 录 H (规范性附录) 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对花粉抽检结果报告 . 14 附 录 I (规范性附录) CMA 资格部门对送检花粉的质量检验证书 . 15 附 录 J (规范性附录) CMA 资格部门对抽检花粉的质量检验证 . 16 DB21/T 1814 201
4、0 III 前 言 本标准附录 A、 B、 C、 D、 E、 F、 I、 J是 资料性 附录。 本标准由 辽宁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辽阳市园林局、海城市林业局种苗站 、沈阳农业大学、普兰店市林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斌、 张玉龙、付振科、 曾辉、李成杰、李振国、迟安荣、王衍正、姚飞、刘薇、 于宏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 种苗管理总站 归口并负责解释。DB21/T 1814 2010 1 梨树花粉检验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梨树授粉用的花粉检验的抽样、净度 测定 、发芽 率 测定、含水量测定的原则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内梨树授粉用的花
5、粉质量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72 1999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T 8170 1987 数值修约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种批 从相同区域范围内的梨树授粉树上采集,且采摘期相同,加工调制和贮藏方法也相同,并经过充分混合,各成分均匀分布的花粉。 3.2 抽样 抽取有代表性的、能满足检验需要的样品。 3.3 初次样品 从种批的一个抽样点上取出的少量样品。 3.4 混合样品 从一个种批中抽取的全部大体等量的初次样品合
6、并混合而成的样品。 3.5 送检样品 送交检验机构的样品,可以是整个混合样品,也可以是从中随机分取的一部分。 3.6 测定样品 从送检样品中分取,供作某项品质测定用的样品。 3.7 夹杂物 花粉中的非花粉颗粒或 其它 杂物 。 3.8 废用花粉 DB21/T 1814 2010 2 已萌芽或丧失发芽能力的 梨树 花粉 。 3.9 纯净花粉 不含夹杂物和废用花粉的梨树花粉,通常呈灰黄色或青黄色。 3.10 净度 纯净花粉质量占供检花粉各成分质量总和的百分数。 3.11 发芽率 花粉萌发的粒数占供检花粉总 粒数 的百分数。 3.12 含水量 供测花粉 烘干所失去的 质量 占供 测 花粉 烘干前质量
7、 的百分数。 4 抽样 4.1 种批的抽样程序 4.1.1 原则 4.1.1.1 抽样要由受过抽样训练具有经验的人 员担任,按本章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抽样。 4.1.1.2 抽样人员在抽样前应查看生产企业花粉出入库账 (附录 A)或者销售单位花粉出入库账(附录 B)以及有关堆装和混合的情况。所有容器都必须具备标签并标记种批号。种批各容器或各部分的排列应便于抽样。 4.1.1.3 抽样时,应当确有证据证明该种批已经充分混拌均匀。如果种批很不均匀,抽样人员能看出袋间或初次样品间差异时,应拒绝抽样,直至重新混合均匀后再行抽样。 4.1.1.4 初次样品混合前,须检查每个初次样品的花粉真实性,检验在混
8、杂程序、含水量、颜色、光泽、气味以及其他品质表现方面是否一致。如初次样品间 没有很大差别,可以认为该批花粉是均匀一致的,可混合成混合样品。 4.1.1.5 混合样品的大小取决于批量大小。批量愈大,混合样品也愈大。 4.1.1.6 送检样品可将混合样品缩减到适当的大小而得;如混合样品的大小已适当,则不必缩减,直接作为送检样品。 4.1.1.7 一个种批抽取一个送检样品,并按照附录 C 式样填写检验申请表。 4.1.2 送检样品的质量 送检样品的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净度测定样品一般至少应含有纯净花粉 90%以上,最低质量 不少于 20g。 b) 含 水量测定的送检样品,最低质量不少于 20
9、g。 c) 检验机构收到的送检样品少于规定数量时,应通知送检单位补送,或者在 质量检验证书上注明“送检样品质量仅克,不符合规程要求”。 4.1.3 送检样品的标志 送检样品要按批做好标志,防止混杂。 送检样品必须填写检验申请表 一式 两份,一份放入袋内,另一份挂在袋外。 DB21/T 1814 2010 3 4.1.4 初次样品的抽取 遵从随机原则 , 从每个取样的容器中或从容器的各个部位,或从散装大堆的各个部位 ,随机抽取质量 大体上相等的初次样品。 4.1.5 混合样品的取得 如果初次样品外观一致,可将其合并 ,并充分 混合 ,制 成混合样品。 4.1.6 送检样品的取得 用 4.2.2中
10、的方法, 将混合样品缩减至适当样品大小而取得。 4.1.7 送检样品的发送 送检样品如需长途运输 ,宜先用蜡纸包 裹 ,贴上品种标签 ,用厚聚乙烯膜袋包装 ,然后用冰块作制冷剂一起存于保温容器中 , 连同检验申请表 一起,再行运输。运输时间超过 3天时 ,中间需换冰降温。 4.2 测定样品 的 取得 花粉质量 检验机构 ,从 送检样品 中 抽 取测定样品,用于各个指标的测定 。 4.2.1 抽取的 最低 质量 各个检 测 项目最低 质量参照 本规程 4.1.2 a)和 4.1.2 b)。 4.2.2 取得方法 将花粉均匀地倒在光滑洁净的 正方形 蜡纸上 , 两手各拿 方纸的两个对角 略微提高地
11、把花粉 集中到中间, 放下; 再 两手各拿方纸的另外两个对角略微提高地把花粉集中到 中央,这样反复 3 4次,使花粉混拌均匀。将 混拌均匀的花粉铺成正方形,用分样板沿对角线把花粉分成 4个三角形,将对顶的两个三角形的花粉装入另外备用的蜡纸上,包装好后备用。取余下的两个对顶三角形的花粉再次混合,按前法继续分取,直至取得略多于测定样品所需要的数量为止。 4.2.3 样品保存 种子检验机构收到送检样品后, 用蜡纸包裹后在阴晾干燥处保存, 登记 编号 并 立即 进行检验 。检验期超过 5天时 ,宜用蜡纸每 10g 25g包成一包 ,每 5小包 10小包用厚聚乙烯膜袋装袋 ,贴上品种标签 ,置 5左右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21 1814 2010 梨树 花粉 检验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