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揣摩文中的关键语句,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2.进一步体悟作者鲜明的立场和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了解雨果伟大的人格。教学重难点: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我们中国能与之媲美的,就是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只能看到它的遗址。历史记载了这耻辱的一页伟大的作家雨果也从遥远的国度叩问侵略者的野蛮行径,今天让我们继续跟随他学习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聆听他发自正义的叩问。二、 自主探究1. 自读第 1-3段,找出雨果评
2、价圆明园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1)雨果提及艺术有哪两种来源,并分别产生哪两种艺术?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二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各国艺术都有其代表性建筑,如,希腊有 ,埃及有 , 罗马有 ,巴黎有 ,而东方有 。(巴特农神庙;金字塔;斗兽场;圣时院;圆明园)(2)第 3段整段的内容都是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其中代表性的句子有哪些?示例:“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作者调动充分的想象,用“恍若月宫”形容圆明园,足见圆明园的美丽与神奇。“请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
3、那就是这座园林。”“大理石”“玉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材料,“青铜”“瓷器”是中国的特产,“神像”“异兽”是圆明园里的陈设,它综合了洞府、神庙、宫殿的所有优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圆明园的赞美。“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了圆明园不朽的艺术价值,让读者中窥一斑而见全豹。2.自读第 4-10段,找出雨果讽刺侵略者的句子并对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鉴赏品味。雨果讽刺侵略者一直贯穿第 4-10 段的始终,其中代表性的句子有哪些?示例:“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
4、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作者抨击了英法联军的野蛮行径,揭露了英法联军的无耻和狡猾。“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作者运用反语写出了掠劫者贪婪无耻的丑恶嘴脸。2“法兰西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富丽堂皇”应该是艺术的本来面目、本真状态,而掠夺已使它们支离破碎,整体的美感荡然无存,相比之下就变成了破烂,揭露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3.文中对圆明园的赞颂和对侵略者的嘲讽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性格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单元 英法联军 远征 中国 致巴特勒 上尉 课时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