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7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在世界文化宝库里,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中国有圆明园。但是,享有“万园之园”美誉的中国圆明园,1860 年(清咸丰十年)却被英法联军一把大火烧为灰烬。从此,人类尽失亚洲文明。英法联军的罪行,其根源是什么?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觉悟和进步?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坚定民族自信心?请你带着这些思考,与我一同走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2.体味本文特色鲜明的语言。3.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
2、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一、新课导入1856 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作为侵略者之一的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他以人类的良知,痛斥了英法联军的罪恶,深切同情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写下了这封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自学指导(一) 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珐琅(f lng) 脂粉(zh) 惊骇(hi)箱箧(qi) 野蛮(mn) 瞥见(pi)晨曦(x) 眼花缭乱(lio) 朱鹭(l)2.理解文中重点词语。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说明。荡然无存:指原有的东西完全失
3、去,一点也没有留下。2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富丽堂皇:宏伟美丽,体面,气派大。3.了解作者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4.了解背景1856 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 10 月 6 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还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后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北京条约 ,与法国签订天津条约 ,和俄国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使
4、中国一次又一次丧失大量的领土和主权。三、自学指导(二) 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快速默读课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情感。【交流点拨】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对侵略者的强烈谴责与讽刺。(二)细读文本,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怀1.找出作者赞美圆明园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要注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然后思考、探究下面的问题。(1)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盛赞的词语。【交流点拨】总评:“世界奇迹” ;分述: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具体讲园中之物;耗费了巨大劳动;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盛赞的词语:“巨大的典范” “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单元 英法联军 远征 中国 致巴特勒 上尉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