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专题十初中物理图像题考法及其解答技巧.doc
《中考物理专题十初中物理图像题考法及其解答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专题十初中物理图像题考法及其解答技巧.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十 初中物理图像题考法及其解答技巧利用图像分析处理物理问题是一种科学方法,各个版本物理教材在研究物理规律时,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图像,这个图像能直观形象的给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结合物理公式就能知道其它量的数值。物理学科的力电热光知识体系的问题都离不开图像法。每年全国各地每年中考试题里都含有图像题,重视图像法解决物理问题是毕业班学生提高成绩的不可忽视的创新举措。一、物理图像题考什么与怎样考1中考考什么对于图像类问题,主要考察温度时间图像;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质量体积图像;电流电压图像、电阻温度图象、电阻压力图象;压强深度图像;像距物距图像;力时间图像;浮力深度图像;大气压高度图
2、像等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让学生在深层次上掌握图像和物理规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物理图象比较物理量、根据规律选择图象、利用图象获取信息、利用图象进行计算、绘制图象等。利用图像处理物理问题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一种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是考试说明强调的每年必考的知识点。2中考怎么考图像问题涵盖面广,在选择题、填空题、分析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中都能经常遇到图像问题,要高度重视。解答图象题的总纲领是:先搞清楚图象中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坐标上的分度值;明确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利用图象的交点坐标、斜率和截距及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计算;根据图象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数
3、据计算或做出判断性结论。河北省在中考试卷中,每年都在最后两道大题其中的一道题里出现一个涉及利用图象提供信息的计算题。分值可观,加强训练。二、用图像法解决物理问题基本思路解答图象题的总纲领是:先搞清楚图象中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坐标上的分度值;明确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利用图象的交点坐标、斜率和截距及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计算;根据图象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数据计算或做出判断性结论。我省各地市在中考试卷中,每年都在最后两道大题其中的一道题里出现一个涉及利用图象提供信息的计算题。分值可观,加强训练。三、运用物理图像解决力热电光问题实例解析1.从图象中获取有用信息
4、,巧用图像的面积解决力学问题。【例题 1】小雨通过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将水中物体匀速提升至空中,他所用拉力 F 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2离 s 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物体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5%,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求:(1)物体在空中上升 1 m,小雨做的功是多少?(2)每个滑轮的重力是多少?(3)物体的密度是多少?答案:(1)物体在空中上升 1 m,小雨做的功是 800 J;(2)每个滑轮的重力是 60 N;(3)物体的密度是 1.7103 kg/m3。解析:能根据图像分析出物体在空中运动时的大小和在拉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能根据图像分析出物体没有露出
5、水面之前拉力的大小。(1)由图乙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04 m 时,拉力为 100 N 不变,此时物体没有露出水面,46 m 时,物体开始逐渐露出水面,拉力不断增大,68 m 时拉力为 200 N 不变,此时物体完全离开水面,故物体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拉力 F=200 N,由图可知, n=4,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41 m=4 m,小雨做的功是 W=Fs=200 N4 m=800 J。(2)根据 = W 有用 /W 总 得,物体在空中上升 1 m 做的有用功W 有用 = W 总 =85%800 J=680 J,根据 W=Gh 可得,物体的重力G= W 有用 /h=6
6、80 N,根据 F=( G+G 动 )可得,2 G 动 =4F G=4200 N680 N=120 N,所以每个滑轮的重力为 1200N/2=60 N。(3)物体没有露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拉力为 F=4100 N=400 N,重力 G=680 N,2 个动滑轮的重力为 120 N,所以,物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 浮 =G+2G 动 F=680 N+120 N400 N=400 N,3根据 F 浮 = 水 gV 排 可得物体的体积V=V 排 = F 浮 / 水 g=4102 m3,物体的质量 m=680N/10N/kg=68 kg,则物体的密度 =m/v=1.7103 kg/m3。【例题 2】放在
7、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 t 的关系和物块速度 与时间 t 的关系如下左图和右图所示。已知物块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重力的 0.4 倍,取vg10m/s 2。由此两图线可以知道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物块的质量为 m0.5kg,物块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f=2N;B物块在 4s6s 时间内水平推力做功为 16J;C物块 02s 时间内在 1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D物块 2s4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4m/s。答案: D解析:巧用图像的面积解决力学问题。本题关键点在于用速度时间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等于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定时间内运
8、动的路程。根据图像可以获得以下相关信息:0 至 2s 时间内物块在 1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所以 C 结论正确;4s至 6s 时间内在 2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F=f=0.4mg=2N ,m=0.5kg.所以结论 A 正确;由于 F=2N,s=vt=4m/s2s=8m, 水平推力做功 W=Fs=2N8m=16J,所以 B 结论正确;2s 至 4s 时间内做变速直线运动,初中阶段涉及平均速度,求解办法是利用 V=s/t。这时的路程 s 就是速度时间图像上的图线与横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的数值。s=24/2=4V=s/t=4m/2s=2m/s,所以 D 项结论错误。2. 巧用从图象
9、中获取的有用信息,结合物理规律解决热学问题。【例题 3】如图所示是某小组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海波的熔点是_,熔化过程经历了_分钟。由此图像发现熔化时间过短,不易观察熔化过程,请你为此提4出改进方法:_。答案:48,1。增加海波质量(或将酒精灯的火焰调小) 解析:此题通过考查海波的熔化图象,考查了学生对晶体熔化特点的掌握,并能够从熔化图象中总结出相关信息,考查了学生对熔化图象的综合分析由图象可以看出,熔化过程中出现一段温度恒定的时间段,这是晶体的典型特征,根据常识可判断海波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减慢加热的过程,或增加海波的质量
10、、将酒精灯的火焰调小均可使熔化的时间变长。由图知,海波从第 4 到第 5 分钟,也就是利用 1 分钟时间,温度保持 48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其熔点为 48,实验过程中若想要增长熔化时间,可采取的方法有:多加些海波(或将酒精灯的火焰调小)等。【例题 4】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 10kg 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 6min 内完全燃烧了 2kg 的煤,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煤的热值约为 3107J/kg。求:(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2)经过 6min 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答案:(1)6
11、10 7J(2)2.5210 6J(3)4.2%。解析:经过 6min 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求解办法就是利用吸收热量公式。Q 吸 =cm 水 (tt 0) 。题中质量、比热已知。初温、末温根据图像就可获得。所以从图像获得初温、末温是突破难点的关键。温度/时间/min0 2 4 6205070805(1)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Q 放 =m 煤 q=2kg3107J/kg=6107J(2)从图像分析知道经过 6min 时间加热,水的温度从 20升高到 80. 水的质量 10kg,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根据吸收热量公式得到水所吸收的热量:Q 吸 =cm 水 (tt 0)=4
12、.210 3J/(kg)10kg60=2.5210 6J(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672.511%04.2%J吸放3.从图象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巧用图像截距解决电学问题【例题 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在滑动变阻器 R2的滑片 P 从 B 向 A 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 1的阻值是 20B当电流表的示数是 0.4A 时,R 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 30C电源电压是 16V D该电路的最大电功率为 7.2W答案:A解析:抓住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的物理意义,结合欧姆定律建立方程是解决本题关键。本题考点是属于中考必考点。考点是欧姆定律和电功率。横坐标是电
13、流表示数,纵坐标是对应电流表示数时电压表的读数。图像是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的反映。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 I=0.9A,这时电压表读数为 0.表示甲图中滑动变阻器滑片在 A 端,有:U=0.9R1 .(1)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电流表示数为 0,电压表的读数,也就等于电源电压 U。但图像没有画出在纵轴上的截距,所以要想求出 U 和 R1,只需再列出一个含有 U 和 R1的等式,和(1)联立,即可解出。滑片在 B 端时,电流表示数为 0.2A,电压表示数为 14V。有:U=0.2 R 1 +14V(2)解得 R1 =20,电源电压 U=18V.I/A0.2 0.4 0.6 0.8 1.04
14、812160U/V图乙图甲AR1 PA BSR2V6当电流表的示数是 0.4A 时,电压表读数为 10V,R 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 25.根据 P=UI 知道。U 一定,I 最大时,电路电功率最大。电路电阻最小,也就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为0.这时最大电流 Im=0.9A。 Pmax=U I m=18V0.9A=16.2W综合分析得到正确结果选 A。【例题 6】如图甲所示是某电器中的一个电路, R 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 U 保持不变, 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电路工作时,随着工作环境温度的升高,电压表的示数_(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电路消
15、耗的电功率的表达式 P=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已知当温度为 40时,定值电阻与热敏电阻的阻值相等,则温度由 40上升到 100时,定值电阻 R0先后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_。答案:变大; ;9:1620UR解析:抓住图像的特点,分别找出温度由 40、10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结合已知条件确定定值电阻R0的阻值,欧姆定律公式和电功率公式分别把前后温度不同时定值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然后就很容易求出比值。由乙图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增大,由欧姆定律得,R 0两端的电压增加,即电压表示数增大。电路总电阻为 R 总 =R+R0,根据 P=U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物理 专题 初中 图像 题考法 及其 解答 技巧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