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319-2005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技术要求.pdf
《DB11 T 319-2005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技术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T 319-2005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技术要求.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ICS 97.100.10 Y 63 备案号:17769-2006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DB11/T 319-2005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技术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ow-temperature radiation electroheat membrane heating 2005-12-27发布 2006-03-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3192005 I 前 言 本技术要求由北京电机工程学会电采暖技术专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单位:北京电机工程学会电采暖技术专业委员会。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李彦
2、彬、吴莉萍、龚曜、胡健。 DB11/T 3192005 II 引 言 进入21世纪,环境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审视,宣传推广电采暖技术,增加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仅可节省能源的消费量,更重要的是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的一项举措。 电采暖以它清洁无污染、安全、易控的特点,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并得到广泛应用。低温辐射电热膜是电采暖其中的一种形式,作为一项技术,有着其专业的独立性和长远发展前景,为使其技术进一步完善,保证电热膜的安全经济运行、保护人身安全、简化应用设计、规范低温辐射电热膜使用及发展,特制定本技术要求。 DB11/T 3192005 1 低温
3、辐射电热膜供暖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温辐射电热膜的名词术语、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及安装、验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由可导电发热材料与金属载流条,经特殊工艺封装复合在绝缘材料之中的电热膜、电热板、地热电缆等发热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4706.1199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一部份:通用要求 GB/T 2423.1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B:低温试验方法 GB 4706.232003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室内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GB 7251.1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型式试验和部份型式试验 成套设备
4、GB/T 10233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电控设备基本试验方法 3 术语 3.1 电热膜 electroheat membrane 以导电发热材料与金属载流条,经特殊工艺封装复合在两层绝缘材料之间的发热体。导电发热材 料一般为石墨、金属或碳素纤维等。 3.2 低温辐射电热膜供暖装置 the heating apparatus on low temperature radiation electroheat membrane 以电为能源、以电热膜片、电热板为发热体与温度控制、保护、连接等功能元件组合为一体的供暖 装置。 3.3 载流条 cumentcarrying strip 复合连通在电
5、热膜正负极两侧的用以供给各发热体作传输电流的载流导体。 3.4 专用接线卡 specific connection card 电热膜与传输导线之间连接的专用电接触联结件。 3.5 绝缘防护罩 the isolated protecting collar 用于保护专用接线卡与电热膜接触部位作可靠绝缘防护并可达到防护等级要求的元件。 3.6 温控器 thermostat 具有室温设定功能的温度控制装置。 3.7 功率密度 power density DB11/T 3192005 2 单位面积电热膜的标称功率:瓦/米2 3.8 表面温度偏差 surface temperature deviation
6、 电热膜在额定功率稳定运行状态下,膜体表面任一点的温度与该表面平均温度的差值。 4 产品名称型式代号 X1 X2 X3 X4 X5 X1 产品名称代号; X2 生产厂商简称代号; X3 电热膜标称宽度mm; X4 片型:D 单片 L连续片; X5 每标准片标称功率 W。 5 技术要求 5.1 基本参数 5.1.1 额定工作电压(V) 220、110、48、36、24。 5.1.2 最高工作电压 +7% 额定电压。 5.1.3 额定功率偏差 -10%+5% 。 5.1.4 电热膜最大功率密度热输出 一般民用建筑: 200W/m2。 5.1.5 载流条额定工作电流 载流条额定工作电流3A。 5.1
7、.6 电热膜表面温度最大值 环境温度为20C:65C,任何工作条件下不得超出85C。 5.1.7 表面温度偏差 应符合表10规定。 5.2 使用环境温度 最低气温 30C。 5.3 使用环境条件 应无剧烈振动、冲击,无腐蚀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及移动式拼装建筑的场所。 5.4 绝缘防护技术要求 应符合GB 4706.11998、GB 7251.12005和GB/T 102332005有关项规定。 5.4.1 电气绝缘距离和爬电距离 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电气绝缘距离和爬电距离 电压等级V 部位 标准值(mm) 主回路63A电气绝缘距离 8 220 主回路63A爬电距离 10 主回路16A 电气
8、绝缘距离 6 220 主回路16A爬电距离 8 5.4.2 保护接地回路有效性测量 DB11/T 3192005 3 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保护接地回路有效性测量值 测量部位 允许最大电阻值() 金属骨架裸露处与主接地端子之间 0.1 金属骨架可触及处与主接地端子之间 0.2 5.4.3 绝缘电阻 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绝缘电阻 产品项目分类 绝缘电阻值(M) 用于天棚、墙体内 7 用于封闭装置内 7 5.4.4 泄漏电流 应符合表4规定。 表4 泄漏电流 产品项目分类 产品规格标准 泄漏电流值(mA) 低温辐射电热膜 每平方米 0.5 低温辐射电热膜宽度400mm 每延长米 0.2 低温
9、辐射电热膜板 每平方米 0.5 5.4.5 绝缘耐受电压 应符合表5规定。 表5 绝缘耐受电压 产品项目分类 耐受绝缘电压值(V) 耐受电压时间(s) 用于天棚、墙体内 2000 5 用于封闭装置内 2000 5 5.4.6 湿态绝缘电阻 应符合表6规定。 表6 绝缘电阻 产品项目分类 绝缘电阻(M) 用于天棚、墙体内 7 用于封闭装置内 7 5.4.7 湿态泄漏电流 应符合表7规定。 表7 泄漏电流 产品项目分类 产品规格标准 泄漏电流值(mA) 低温辐射电热膜 每平方米 0.75 低温辐射电热膜 宽度400mm 每延长米 0.25 低温辐射电热膜板 每平方米 0.7 5.4.8 湿态绝缘耐
10、受电压 应符合表8规定。 表8 绝缘耐受电压 产品项目分类 耐受绝缘电压值(V) 耐受电压时间(S) 用于天棚、墙体内 2000 5 用于封闭装置内 1500 5 DB11/T 3192005 4 5.4.9 裸露带电体的绝缘防护 检测连接部位及裸露带电体的绝缘防护。 5.5 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偏差 功率偏差应在每平米或标准延长米标定值10%+5%误差限差内。 5.6 工作回路直流电阻 应符合表9规定。 表9 额定电压下的温升限值 产品项目分类 无覆盖时温升限值(K) 有覆盖时温升限值(K) 室温 20C 时覆盖层表面最高温度(C)(参考) 用于天棚、墙体内 35 50 45 用于封闭装置内 5
11、0 70 80 5.7 额定电压下表面温度偏差 应符合表10规定。 表10 额定电压下表面温度偏差 产品项目分类 表面温度偏差范围(C) 用于天棚、墙体内 -15 +10 用于封闭装置内 -15 +10 5.8 老化 检测受试品在长期工作状态下的寿命。 5.9 阻燃 检测电热膜故障时引起抗燃烧性及扩散性。 5.10 过载 5.10.1 温度过载 检测受试品在非正常条件下的使用温度。 5.10.2 电极和载流条过载 检测受试品在非正常条件下的使用安全性。 5.10.3 电极和载流条发热 检测受试品内载流条、连接件及导线,在最高工作电压下的温升和表面最高温度。 5.11 接触电压 检测供电极、载流
12、条与发热导体两点之间电压降。 5.12 联接位置可靠性 检测专用接线卡、连接件和连通导线的电气联通及在机械拉力下的联接可靠性和联接强度。 5.13 机械特性 5.13.1 冷弯 检测电热膜低温环境下卷曲及布设过程中的质量性能。 5.13.2 冷折 应符合表11、表12规定。 表11 破坏性试验后绝缘电阻 产品项目分类 绝缘电阻值(M) 用于天棚、墙体内 7 用于封闭装置内 7 DB11/T 3192005 5 表12 破坏性试验后绝缘耐受电压 产品项目分类 耐受绝缘电压值(V) 耐受电压时间(s) 用于天棚、墙体内 1500 5 用于封闭装置内 1500 5 5.13.3 表面划檫 检测受试品
13、对表面绝缘层产生划擦、损坏的承受能力。 5.13.4 机械冲击 应符合GB 4706.232003有关规定。 5.13.5 穿透 检测受试品局部受冲击和重压时抗破损性。 5.13.6 拉伸 检测受试品由于安装不当或建筑破坏时产生拉伸力的耐拉伸性。 5.14 盐水 应符合GB 4706.232003有关项规定。 5.15 高温贮存、低温贮存 检测受试品在运输及储藏期内对于高温及低温的适应性。 5.16 安装、交付及验收 5.16.1 电热膜载流条与导线之间采用专用接线卡连通,采用专用压接钳的压接工艺压制,不得出现压接不实及由于接线卡材料压接回弹产生虚接现象,也可采用焊接、插接等其他连接方式,无论
14、采用那种形式,都必须保证各连接点有长期可靠的良好接触。 5.16.2 电采暖装置及控制、保护电器元件电气连接回路的通流导线、电接触连接件、专用接线卡等连接部位,必须保证与电热膜、板、载流条及导线间,保持长期良好可靠的电气接触,严格控制配套元件、制作、材料、工艺和装配可靠性。避免电气接触部位由于电位不同产生电化腐蚀和接触部位发热、虚接、起弧、氧化等现象。 5.16.3 电源分线处至电热装置的连接导线和电热体分组之间,连接导线必须采用阻燃、耐高温、耐老 化的绝缘护套线,电源截面积按发热装置最高工作电压下的通流容量和热稳定电流进行负荷计算确定。 5.16.4 各连接部位和载流条的裸露带电部位,必须采
15、用专用绝缘带:加灌热缩胶或绝缘防护处理,并应满足相应防护等级和绝缘等级。 6 试验方法 6.1 一般检查 6.1.1 产品上应具有各自相应产品技术条件规定的标志,如:电压(V)电源种类()、电流(A)、功率(W、kW)、制造厂或代理商名等。标志应进行15s擦拭,不能脱落、卷曲。 6.1.2 选用配套电器元件、导线应符合有关技术要求的各项规定。 6.1.3 检查产品外型尺寸和各部件加工符合设计及工艺要求。 6.1.4 电器回路连接部份正确、可靠,符合技术要求规定。 6.1.5 产品基膜表面及压合处无裂纹、气泡、夹层及绝缘损伤。 6.1.6 专用接线卡、导线连接及绝缘防护罩的装配制造,应符合产品技
16、术条件规定。各连接部位和载流条的裸露带电部位必须采用专用绝缘防护罩和防护处理。金属骨架及接地线应可靠接地并有明显接地符号。接地端口连接部位应牢固可靠并有防锈蚀措施。 6.2 绝缘防护试验 6.2.1 绝缘电阻试验 绝缘电阻的测试,在受试品常态下发热工作温度达到稳定后,选用500V兆欧表测试绝缘电阻,应符合表3规定。 DB11/T 3192005 6 6.2.2 泄漏电流试验 试验方法依据GB 4706.11998有关项要求,受试品对试验金属板平面负极、电线缆对包覆金属负极之间,以1.06倍额定电压工作至稳定状态时测定泄露电流,应符合表4规定。 6.2.3 绝缘耐受电压试验 按表5规定对受试品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319 2005 低温 辐射 电热 供暖 技术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