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965-2013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车载法).pdf
《DB11 965-2013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车载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 965-2013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车载法).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040.50 Z64 备案号: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 9652013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 量方法(车载法) Limi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 of Emissions from Heavy Duty Vehicle (PEMS Method) 2013 - 02 - 20发布 2013 - 07 - 01实施北京市环境保护局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 9652013 I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排放限值及要求.2 5 排放测量.3 6 判定方
2、法.3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整车排放测试报告要求.4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重型汽车车载排放测量方法(道路).6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重型汽车车载排放测量方法(底盘测功机).12 DB11/ 965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正文4、5和6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划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12年2月20日批准。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负责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孟良、徐月云、孙龙、葛蕴珊、闫岩、张春龙
3、。 DB11/ 9652013 III 引 言 为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参照EPA CFR 40 part 86中86.13701372和 CFR part 1065 subpartJ部分、(EU) No 582/2011 (修订草案)以及HJ439-2008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在用符合性技术要求的部分技术内容,并根据北京实际情况进行了部分修改。本标准规定了重型汽车整车排放氮氧化物排放限值要求、测量方法和判定方法。 本标准弥补了部分道路行驶工况点在台架试验中不能充分体现的缺陷。为有效监控车辆
4、在使用中的实际排放状况,制订本标准,作为在北京市实施GB17691-2005标准的补充。 DB11/ 9652013 1 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车载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测量车辆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车速大于25km/h的M2、M3、N2和N3类及总质量大于3500kg的M1类机动车装用满足GB17691-2005 第IV阶段及以上标准发动机的车辆排放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5、于本文件。 GB/T 12534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 176912005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 GB/T 19754-2005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GB/T 27840-2011 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 HJ 4372008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车载诊断系统(OBD)技术要求 HJ 4382008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放控制系统耐久性技术要求 HJ 4392008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在用符合性技术要求 QC/T 894-2011 重型混合动力
6、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车载测量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 Portable Emission Measurement System (PEMS) 能安装在车上,同时进行污染物浓度和流量以及温度、压力等相关参数实时采集的整套排放测试系统。 3.2 车载法 PEMS Method 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测量车辆排气污染物排放的测量方法。 3.3 功基窗口法 Work-based Window Method DB11/ 9652013 2 通过比较各功基窗口比排放与发动机型式核准比排放的符合性评价车辆排放的方法。功基窗口大小为发动机ETC循环功。按照采样
7、时间系列累积每个采样点的瞬时功达到功基窗口,计算功基窗口内所有采样点的平均比排放值;移动平均计算功基窗口至所有采样点结束,得到一系列功基窗口平均比排放值,功基窗口移动间隔1秒。 3.4 窗口比排放 Window Brake-Specific Emissions 功基窗口内发动机NOx排放总质量与窗口内功的比值,单位:g/kWh。 3.5 窗口平均功率百分比 Average Window Power Percent 功基窗口内发动机平均功率占该发动机的最大功率的百分比。 3.6 NTE法 NTE(Not-To-Exceed) Method 通过NTE事件通过率来评价车辆排放的方法。在发动机外特性
8、曲线图中,构建由发动机扭矩(Ttq)曲线、发动机n15转速的等转速线、30%最大等功率曲线和30%的最大等扭矩曲线构成的内封闭区域。将发动机工况点连续30秒及以上时间落入该区域内的工况片段,作为一个NTE事件。计算NTE事件比排放及NTE事件加权时间。 3.7 NTE事件比排放 Brake-Specific Emissions of an NTE Event NTE事件内的NOx排放总质量与NTE事件内发动机做功的比值,单位:g/kWh。 3.8 NTE事件加权时间 Weighted Duration of the NTE Event 用于计算每个NTE事件在全部NTE事件所占权重的时间。加权
9、时间取以下三个时间的最小值:该事件实际持续时间;全部NTE事件中最短持续时间的10倍;600s。 3.9 NTE事件通过率 NTE Event Passing Rate 比排放低于限值的NTE事件加权时间与所有NTE事件加权时间的比值。 4 排放限值及要求 4.1 在HJ439要求的耐久性有效期内,车辆排放应满足表1要求。 DB11/ 9652013 3 表1 排放限值 计算方法 功基窗口法 NTE法 阶段 7.0 6.0 NOX限值(g/kWh) 阶段 5.0 4.0 要求 满足限值要求的有效功基窗口比例达到90%以上 满足限值的NTE事件通过率达到90%以上 4.2 根据车辆的具体使用用途
10、,也可申请仅满足功基窗口法或NTE法的限值。 5 排放测量 5.1 排放测试报告应该满足附录A要求,并应在车型申报后的12个月内提交,必要时应在新车申报时同时提交。 5.2 排放测试应按照附录B要求进行实际道路运行排放试验,也可申请按照附录C方法进行测试。 5.3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可以视为同一个车型: 发动机为同一系族的; 底盘型号相同的; 采用的后处理方式和产品型号一致的; 发动机排气口至后处理产品的进气口距离相差不足5%的; 整车最大设计总质量相差不超过5%的。 6 判定方法 6.1 采用NTE法判定时,NTE事件数量不应少于5个。 6.2 采用功基窗口法判定时,窗口平均功率百分比大于
11、20%的窗口个数要大于或者等于所有窗口个数的50%;不能达到50%,将窗口平均功率百分比的要求20%以1%为步长逐渐减小,但最小不能小于15%。 6.3 车型判定:同类车型测试车辆数最少3辆、最多不超过10辆,合格判定数和不合格判定数如表2。 表2 车型测试结果判定 测试车辆数(辆) 合格判定数不少于(辆) 不合格判定数不少于(辆) 3 3 - 6 5 4 10 7 4 6.4 车型判定不合格时,补救措施按照HJ438-2008中5.5条规定执行。 DB11/ 9652013 4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整车排放测试报告要求 整车排放测试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a) 制造企业名称
12、和地址; b) 制造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地址、电话、传真和e-mail地址; c) 制造企业资料中在北京地区使用的各车型型号; d) 车型各发动机型式核准证书号,适用时,还包括所有型式核准扩展号和现场修理号; e) 制造企业资料所涉及车辆底盘信息; f) 制造企业收集资料的时间范围; g) 制造企业资料中发动机的生产时间段(如:2008年生产的发动机); h) 制造企业的整车排放测试规程: 1) 汽车或发动机选择和剔除准则; 2) 采用的试验类型和规程; 3) 制造企业为确定同类车型所采用的接受/剔除准则; 4) 样本大小和抽样计划。 i) 制造企业整车排放测试的检查结果,包括: 1) 试
13、验车辆涉及的发动机的识别信息,包括: 发动机型; 车辆识别代码(VIN); 发动机识别号; 装用受检汽车牌照号; 生产日期; 该汽车用途,如城市运输用、长途运输用等; 采用的后处理方式和产品型号; 发动机排气口至后处理产品的进气口距离; 整车整备质量。 2) 如有汽车或发动机从样本中被剔除,则需报告原因(如:与排放相关的维护保养不正确、污染物排放控制装置与型式核准不一致); 3) 每台样车与排放相关的维护保养历史记录; 4) 每台样车的维修历史记录(如已知); 5) 试验资料,应包括: 试验日期; 试验地点或试验路线; 汽车里程表指示的行驶距离; 试验用燃料规格(市售燃料); 试验条件:温度、
14、湿度、测功机惯量(如适用); 车辆载荷状况; 排放试验的试验结果; 试验设备情况。 DB11/ 9652013 5 6) 车载诊断(OBD)系统中的指示记录; 7) 反应剂的使用情况记录。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 反应剂的加剂量和消耗量,加剂装置的操作方法,临时性能限制器(如:扭矩限制器)的激活频率,其他缺陷情况的事件,故障指示器的激活,以及表征反应剂不足的故障码记录。 DB11/ 9652013 6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重型汽车车载排放测量方法(道路) B.1 试验要求 B.1.1 一般要求 B.1.1.1 推荐选择环境温度在-740之间测试。在测试开始和结束时,应记录环境温度。 B
15、.1.1.2 测试时平均风速应小于3m/s,最大风速小于5m/s,风速应在高出路面0.7m 处测量。 B.1.1.3 试验之前,应当按照附录A的内容详细地记录汽车参数。 B.1.2 车辆准备 B.1.2.1 车辆应在北京市注册。 B.1.2.2 车辆行驶里程要在排放控制装置需在HJ439-2008要求的有效寿命内,且车辆应正常使用和维护保养,未经改动。车辆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装置工作正常,未有影响污染物排放控制装置正常工作的报警或故障,如:车辆发动机有气缸失火、污染物排放控制装置传感器损坏等。 B.1.2.3 试验之前,车辆应该按照制造企业的规定进行维护。 B.1.2.4 车辆排放控制诊断系统应符
16、合HJ437-2008的规定,且应提供标准化或无限制的访问。通过标准的OBD诊断串行接口能获取:进气温度、进气歧管压力、空气流量、发动机转速、计算负荷值等数据。 B.1.2.5 试验车辆载荷 一般情况下,为正常使用条件下车辆的实际负载。 也允许车辆进行加载测试。除特殊规定外,M2、M3类城市客车为装载质量的65%;其它汽车为满载。乘员质量及其装载要求按GB/T 12534的规定。 B.1.2.6 试验使用的燃料采用市售燃料。 B.1.2.7 其他要求如车辆润滑油、轮胎压力等,参照GB/T 12534的要求。 B.1.3 测量内容 B.1.3.1 气态排气污染物的测量。将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安装固
17、定在车辆上,在车辆实际运行过程中,实时收集NOx浓度(ppm)、排气流量(L/min)、排气温度()、车辆行驶速度(km/h)等瞬时数据。数据采集频率为1Hz。 B.1.3.2 发动机转速和扭矩的测量。按照6.2.3要求,利用车辆的车载诊断接口,通过数据采集设备读取发动机转速(r/min)和扭矩(Nm)等瞬时数据。数据采集频率为1Hz。 B.1.4 测试工况 B.1.4.1 测试工况的构成应接近于车辆正常使用时的道路运行路况的分布。车辆运行路况包括:市区路、市郊路和高速路,根据车辆类别,具体分布按照B.1.4.2-B.1.4.5的规定,并允许实际构成比例有5%的偏差。由于一些实际原因,在制造企
18、业和监管机构协商后,测试工况构成比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DB11/ 9652013 7 B.1.4.2 上述三种道路类型的划分原则:根据车辆行驶速度的大小,区分车辆运行道路的属性,市区路:车辆行驶速度在0至60km/h,市郊路:车辆行驶速度为60km/h至90km/h,高速路:车辆行驶速度大于90km/h。 B.1.4.3 对于M2和M3类车辆(公交车等特殊用途的车辆除外),车辆测试时的运行道路组成要求如下:大约45%的市区道路、25%的市郊道路和30%的高速道路。 B.1.4.4 公交车和环卫车辆道路组成如下:大约70%的市区道路和30%的市郊道路。 B.1.4.5 对于N2类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1 965 2013 重型汽车 排气 污染物 排放 测量方法 车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