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忆儿时》课件冀教版.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忆儿时》课件冀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忆儿时》课件冀教版.ppt(5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忆儿时,丰子恺,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难以忘却的儿时往事,细细体味朴素自然的语言。 2.领悟作者蕴含字里行间对儿时往事神往、忏悔等复杂感情。 3.课外延伸训练,懂得珍惜儿时美好的记忆,说说童年往事。,丰子恺(18981975年)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1925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漫画著名艺坛。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
2、物32种。文笔浅显生动,起了普及西洋音乐知识的启蒙作用。50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作者介绍,作者介绍,丰子恺的漫画、书法自然潇洒,风韵别致,称誉艺坛。他的散文,先后结集出版的有缘缘堂随
3、笔、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率真集等。他厌恶人世间的虚伪、卑俗、自私,赞美儿童的真诚、纯洁、聪明,儿童在他“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贪污的猫、口中剿匪记讽喻国民党贪官污吏祸国殃民的丑行,诙谐峭拔,成为他散文中寓意最强的篇章。丰子恺的散文感情真率自然,语言朴素洒掊,形式灵活多样,信笔所至,妙趣横生,于平易琐细中寓深意,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如同他的漫画、书法一样,写意传 神,别具风采。,李叔同简介,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
4、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太虚大师曾为赠偈: 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 赵朴
5、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 一轮圆月耀天心。“,生字注音,蚀(sh)本 点缀(zhu) 姊(z)妹 桑葚(shn) 轧(zh)脱 囡囡(nn) 寂寥(lio) 杀虐(ne) 赦(sh)免 忏(chn)悔 晚酌(zhu) 盛(chng)饭 抉剔(t) 蟹螯(o) 茹(r)素 相偕(xi) 叮嘱(zh) 渔樵(qio) 煽(shn)惑,解释生词,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忏悔:佛教仪式。原为对人坦白自己的过错、求容忍宽恕之意。佛教制度规定,出家人每半月集合举行诵戒,给犯戒者以说过悔改的机会。后成为专以脱罪祈福为目的的宗教仪式。 煽惑:煽动蛊惑。 蚀本:亏本。 茹素:吃素。,段落
6、划分,第一部分详写养蚕,写了蚕落地铺时走跳板的快乐,采茧做丝时无功也享受吃食的快乐,养蚕期间家里被“非常的空气”笼罩的快乐等等,最后抒写了家道衰落和对杀生取乐的忏悔。第二部分详写吃蟹,写了父亲细细品蟹的典雅情致,全家人吃蟹的热闹温馨,吃蟹的美好滋味等等,最后同样表达了对儿时往事的神往和忏悔。第三部分详写钓鱼,写了自家与隔壁邻居家和睦互助的暖暖人情,“我”和小玩伴亲密无间的兄弟情谊,“我”在钓鱼中体会到的兴味等等,最后提到了钓鱼也不免是生灵的杀虐。,归纳大意,第1段:作者总写自己回忆儿时有三件事情是不能忘却的,从而领起全文。第2段:主要写“蚕落地铺”之乐。第3段:写因采茧、做丝而享受到口食之乐。
7、第4段:写七娘娘告诉作者不可走近丝车以及蚕蛹可以炒着吃这两件事情,作者并没有吃过蚕蛹,但喜欢那时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新鲜有趣。,归纳大意,第5段:简写丝做好后一切恢复如前,作者虽然感到“兴尽的寂寥”,但对于这种变换依然觉得新奇而有趣。第6段:写作者回忆养蚕之事依然神往,祖母等人的形象也遥远亲切,这虽是甜美的回忆,可作者因为养蚕做丝包含着“生灵的杀虐”而“觉得不好”。第7段:简写祖母、父亲与诸姊弟相继死亡,家道衰落,幸福的儿时也随之过去,家中不复养蚕,所以作者对于养蚕的回忆既神往又忏悔。,归纳大意,第8段:总起了一句,提出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中秋赏月吃蟹之乐。第9段:详写父亲吃蟹的风雅和全家人
8、吃蟹的趣味。第10段:写中秋节月光下全家人吃蟹谈笑的情形,圆满中流露出一丝落寞。第11段:回忆细细吃蟹的好滋味和永远不会再品尝这好滋味的失落。第12段:作者再次抒写对儿时往事的神往与对生灵杀虐的忏悔。,归纳大意,第13段:总起一句,提出第三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与隔壁伙伴的交游尤其是钓鱼。第14段:写作者与隔壁伙伴的情谊与两家的交情。第15-17段:写隔壁伙伴教自己钓鱼的经历,也写出了作者独自钓鱼的乐趣。第18段:以文学上的风雅之词道出钓鱼的趣味,同时也指出钓鱼亦是一种生灵的杀虐。第19段:总括全文,写养蚕、吃蟹、钓鱼三件事既让自己怀念又让自己忏悔,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读读品品,体会朴素语言,领
9、悟复杂感情,探究: 文章写于1927年,作者刚好30岁,而立之年的作者回忆儿时的感情是怎样的? 要求:结合文本语言说出理由。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这一设计是品读文本、师生对话的关键之处。由于问题的开放性,学生的回答是随机生成、不可预约的。教师只有把握好文章的三个要点才能与学生顺利对话交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讨论,也可以有意识地以吃蟹为例子品读,其余两片段让学生自主交流。,(一)吃蟹片段的要点: 1、细细揣摩句中三处“滋味”的含义并有感情地朗读。 现在回想那时候,半条蟹腿肉要过两大口饭,这滋味真好!自父亲死了以后,我不曾再尝这种好滋味。现在,我已经自己做父亲,况且已经茹素,当然永远不会再尝这
10、滋味了。,第一处的“滋味”是指蟹的好味道,11段“我”小时吃蟹时的动作“积存”“剥”“放”“拌”就充分体现作者儿吃蟹时是多么地津津有味。朗读时要联系生活经验,读出满足的心情。第二处的“滋味”是指儿时与父亲一起吃蟹时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如今父亲不在了,回忆这种“滋味”时的心情更多的是哀伤与怀念。第三处的“滋味”是作者“茹素”后不再尝蟹的味道,作者对生灵带有忏悔之情。,2、父亲吃蟹的情景: 父亲说:吃蟹是风雅的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先折蟹脚,后开蟹斗脚上的拳头(即关节)里的肉怎样可以吃干净,脐里的肉怎样可以剔出脚爪可以当作剔肉的针蟹螯上的骨头可以拼成一只很好看的蝴蝶父亲吃蟹真是内行,吃得非常干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二 单元 儿时 课件 冀教版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