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新人教版.ppt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新人教版.ppt(4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同学们,当遇到重要的日子,我们经常会放烟花来庆祝。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你知道我国四大发明是什么吗?,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外交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怎样发明与传播的?当时的中外交流情况又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3课找出答案。,答:火药;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答:1.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商品都超过了前代的水平,为科技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2.宋元时期的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大交融,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条件。3.宋元时期战争频繁,促进了军事技术如火药、火器制造技术的提高。
2、4.继承了前代的优秀科技成果等,如印刷术等。,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启发诱导,1.雕刻印刷术发展与缺点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作用)。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读文本第一自然段:请抢答:雕版印刷术发明时间,它的缺点是什么?答:时间:唐朝。 缺点:雕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雕刻版宝钞,材料一 宋太祖时,官府刻印大藏经,共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成后,13万块雕版被堆放在当地府库内,从此无人问津。 材料二 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看了上面的
3、两则材料,你能否告诉大家雕版印刷技术都有哪些缺点与不足? 答:缺点:雕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唐朝印制的金刚经,长卷,纸本,长约533.333.3cm,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唐朝雕版金刚经局部,雕刻印刷术作品中国最早最大最精之雕版墨印填色珍品。辽代版画炽盛光佛降九曜星官房宿相,是目前世界上所能见到的中国古代木刻版印着色立幅中时代最早、幅面最大、刻印最精的作品。,精美细腻的经头画。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毕 昇,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问世。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北 宋 泥
4、 活 字 版,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2.活字印刷制版步骤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纸灰等,将烧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胶泥 刻字,烧制 字模,排字 固版,印刷 拆版,3.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下图是木活字和转轮排字法),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北宋泥活字,木制 活字,王祯转轮排字法,元中
5、期 铜制活字,元 代,动脑时间,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有什么进步之处?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更省时省力省钱,出现错别字能尽快更换,而雕版印刷则不能。这样可以重复使用,不用再一版一版地刻,节约了许多时间,也节省了很多劳动力,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降低了书籍的成本,书的价格下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红线处有对毕昇发明活字版的记载,相关史事 沈括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写了梦溪笔谈一书,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理学以及科技诸多方面,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沈括在这本书中记录了沈括发明活字印刷术,并指出用这种技术印书,“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传播过程
6、: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人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3.活字印刷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及传播过程,对世界的影响: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历史与现在的对接,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激光照排印刷,铜活字,工匠雕版,工匠雕版,激光打印机,工匠雕版,工匠雕版,激光打印机,现代印刷技术,现代彩色胶版印刷机,现代数码印刷机,彩色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复印机,王选,2006年去世,江苏无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被誉为“有市场眼光
7、的科学家”。,纪念这位专家,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王选,1.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思考:什么是指南针? 答:指南针:一种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用来判别方位的指向仪器。,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称为“罗盘”。,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指南针发展演变汉代司南,司南的形状像一把汤匙,放置在铜制的方形地盘中,地盘四周有24个方位。司南在光滑的盘中
8、转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就指向南方。,司南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宋代罗盘是怎么制成? 人们用带有磁性的钢针放在碗边,或用线将针悬起,钢针就可以灵活地指向南方。后来人们把这种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于是就制成了罗盘。,课外话:罗盘不光开始用于航海事业,也是风水师的工具,可以说是风水师的饭碗。,指南针发展演变宋代罗盘,北宋水浮法指南针,缕悬法指南针,北宋时的罗盘针,指南鱼,指南针(航海罗盘),今天,我们生活中的指南针是什么样子呢?,2.指南针的外传宋代,阿拉伯人在世界上四处奔走,带走了中国的指南针和火药,传到了世界很多国家。具体过程:乘坐中国海船的
9、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3.指南针应用的(意义或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材料研读朱彧y 在1119年写成萍州可谈一书,书中写道:“舟师(船上的技术人员)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使用指南针的最早记录。想一想,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答: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航海的能力,人们能在茫茫大海上自由航行,许多新航线被开辟,航程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 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二:“指南针知识是十二世纪(南宋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下册 第二 单元 辽宋夏 金元 时期 民族 关系 发展 社会 变化 13 宋元 科技 中外 交通 课件 新人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55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