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3散文阅读题点3概括分析题_因事见理体情悟志课件.ppt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3散文阅读题点3概括分析题_因事见理体情悟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3散文阅读题点3概括分析题_因事见理体情悟志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题点3 概括分析题 因事见理,体情悟志,在散文阅读中,概括分析包括对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对主题、标题含义的概括,对形象特点及作用的分析概括,对特定指向信息的概括。其中“特定指向信息”是指“原因”“结果”“作用”“意义”“影响”“方式”“特点”“情感”等方面的信息,对这类信息的概括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考题型。此类信息的概括最能考查考生的思路梳理能力和细心程度,是阅读能力考查的一种理想题型。,-3-,-4-,一,二,三,一、概括内容要点 对于直接概括某段段意题,如果有中心句或结论句,直接提取即可;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中心句或结论句的,对此,首先要确定本段叙述或描写的对象,然后划分层次,提取各层关键词或把
2、层意相加即可。当然,更要注意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对于多段落的层意概括题,既要注意段内的层次要点,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段落的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但也不能忽略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5-,一,二,三,二、概括分析形象特点 1.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特点。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2.从描写中概括分析特点。对于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细节描写,对于景物的色彩、姿态、气味、特点的相关内容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 3.从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特点。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
3、特别是对形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象特点,概括时不可忽视。,-6-,一,二,三,三、概括情感主旨“四法” 1.解读题目法。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主旨,也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2.抓关键词法。很多抒情性文章,有显示作者情感态度的关键词句,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一定要对关键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样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3.联系背景法。有不少文章,只有了解它产生的背景,才有可能深切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准确地概括出它的中心思想。除了要对作者和作品的写作年代予以关注外,还要特别注意在文后出现的注释等其他说
4、明性文字。,-7-,一,二,三,4.区分文体法。写人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做出评价,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写景状物类散文则是借景、物抒发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思想认识程度也深广些,更富有理趣;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生或生活尖锐的揭示或率直的评价,这类散文颇有论文的味道。,-8-,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特定指向信息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人总有一天会空缺田 鑫 玉米秧子被牛踩了一脚之后,它站过的地方就陷了下去,空出一棵玉米秧的位置。我盯着那个不大不小的坑,那棵玉米秧子紧贴着地面,没有一点要站起来的意思。 我总觉
5、得,指甲长了剪短又长上来,韭菜割了过些日子又是一茬,树叶黄了会绿,竟然有些东西空缺了就再也不回来了。我越想越失落,并且有一种顿悟了的感觉,才明白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就像被踩进土里的玉米秧一样,总有一天会突然空缺。并且这种空缺,谁都会遇得到,甚至还会伴随一生。,-9-,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我从童年开始,就在经历各种空缺,并记住它们所带来的滋味和创伤。 小时候寡言,我整天闷不吭声,这种情况直到遇到堆金才得以缓解。他和我相反,一上课就想说话,每一任同桌都受不了他,老师觉得我不说话,堆金要是坐我身边想说话也没得说,没想到弄巧成拙,堆金竟然打开了我这把生硬的锁。 他竟然成了我遇到的第一个突
6、然消失了的人。他将一瓶劣质白酒灌进自己十二岁的身体后,就再也没有醒来。从此,教室里那张课桌的一边就空出一个十二岁孩子的位置,我坐在旁边,守着一个巨大的空洞。,-10-,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堆金的离开让我明白了人有一天也是会突然空缺的,但是母亲的离开,却让我理解了空缺带来的痛到骨子里的悲伤。毫无征兆,我在放学回家的途中被截住了,来接我的人说你母亲出事了,得赶紧去看看。其实我对“出事”毫无概念,就跟在他身后。跑到山坡上的时候,一车土豆翻在路上,母亲躺在父亲怀里,软软的,看见我就流起眼泪。我别过头,想把泪水憋回去,可是无济于事。她被送到医院前眼睛还是睁着的,送回来就一直闭着眼睛。那个傍
7、晚,在和亲人们一一告别之后,从此家里的院子里、炕上、饭桌上就空出母亲的位置。父亲和他的几个孩子守着母亲留下的空缺,度日如年。,-11-,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三年前,祖父去世,这个四合院里又一次出现了让人悲伤的空缺。我们把祖父埋到了埋着母亲的那块地里,从此,他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作为祖父的身份,就永远地空缺了下来。大家尽量把悲伤收起来,装作没事人一样,吃饭的时候,先给祖父盛一勺,放在供桌上,估摸着他动筷子了,我们才搛菜。事实上,我们就当他从来都没有离开。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父亲被我带进城。父亲走了,村庄里就空出了他的位置。我像移走一棵树一样,硬生生把父亲连根拔起,让他带着原土来到这座
8、城市。这个走路佝偻着背的小个子男人,一张嘴就露出两排黄牙,不用说话就知道方言一定带着土味。这个在村庄里无比威严的父亲,没有了在田间地头的神气,没有了喝酒打牌时的狡黠,面带怯色,悄悄地活着。,-12-,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今年清明节,陪父亲回了趟村庄给先人们上坟。两个空缺者回到村庄,跪倒在坟地里,疯长的野草把每一个坟堆盖得严严实实的,父亲清理完他的父亲身边的草,又清理了我的母亲身边的草,然后在两座坟之间,清出一块空地。 离开的时候,我回了下头才看清楚,原来祖父和母亲的坟地之间,恰好留出一座坟的位置。父亲不说,我心里明白,这块空地,是他留给自己的,这时候把它空出来,是想着在村庄里早早
9、选下一块空地方,安放这些年的空缺,以及多年后将永远空缺的自己。 (有删改),-13-,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典题】 文中多处写到“空缺”带给“我”的感受,请列举三处加以简要概括。(6分) 解题思路 1.审题目要点 文中多处写到“空缺”带给“我”的感受,请列举三处加以简要概括。,题目指向信息,答题方式,考查点,-14-,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2.找答题依据 解答此题,要先划分层次,看文中依次写了哪些“空缺”,思考这些空缺给作者带来的感受,然后再分类概括。,玉米秧子被牛踩进土里,就会留下空缺。让“我”明白“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总有一天会突然空缺”。,小时候的同桌堆金,将一瓶
10、劣质白酒灌进自己十二岁的身体后,就再也没有醒来,“我”坐在他座位的旁边,守着一个巨大的空洞。堆金的离开让“我”明白:“人有一天也是会突然空缺的”。,母亲突然离世,让“我”理解了空缺带来的痛到骨子里的悲伤。,-15-,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祖父的离世,让“我”学会了平静地面对永远的空缺。,父亲被“我”带到城里,就像从乡下移走一棵树一样,故乡出现了父亲的空缺。,父亲回乡下上坟,在祖父和母亲的坟中间的空缺处,清出一块空地,暗示这是留给自己的“空缺”,让“我”明白:“人总有一天会空缺”。,-16-,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3.用模板答题 这类题目要分点作答,各要点一定是各个角度、
11、各个侧面、不同情感、不同事件的分类概括,不能是同一方面(同一角度、同一层次、同一情感)的内容。 4.答案整合,答案,-17-,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概括标题内涵 (2018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水缸里的文学 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
12、涨起来,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只河蚌。,-18-,热点题型1,热点题型2,即学即练,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19-,热点题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散文 阅读 概括 分析 事见理体情悟志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