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3.15.46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ppt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3.15.46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3.15.46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一、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 (1)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主要成就 原子弹: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 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掌握了核技术后,中国先后建成_和大亚湾核电站,重视和平利用核能。,秦山核电站,导弹: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3)意义:打破了美、苏两国的_及对中国的核威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中国国防。,东方红一号,核垄断,2载人航天 (1)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2)
2、成就:2003年10月,“_”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3)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神舟五号,3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成就:1973年,_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_”。 (2)意义: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_优势的第一人;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袁隆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水稻杂交,4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的研制和发展 成就:1983年,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_”计算机。 地位:中国高性能_研制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意义:加速了国家_发展。,银河号,巨
3、型计算机,信息化,(2)生物技术 1965年,_在中国首次实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中国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 二、“双百”方针 1“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2)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的方针。 (3)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_问题上“百家争鸣”。 (4)成果: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2曲折的年代 (1)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特别是
4、“_”的到来。 (2)表现 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 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文化大革命,3文艺的春天 (1)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 党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 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_”方针。 (2)表现 20世纪80年代初:以“五讲”“四美”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双百,出现了以反映“_”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以及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等。 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 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文化大革命,三、现代中国教育事
5、业的发展 1开基创业 (1)确定教育方向: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确立教育要为_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这就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_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国家建设,社会主义,(2)制定教育方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确定_ _的教育方针。 (3)建立教育制度:确立_教育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4)成就 逐步形成较完整的_体系。 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全面,发展,全日制,国民教育,2动乱中的教育 (1)
6、表现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1966年夏,_制度被废止。 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2)影响: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高考,3教育的复兴,优先发展,拨乱反正,现代,化,211工程,特别提醒 1“两弹一星”的含义 “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不是指原子弹、氢弹。既有回击帝国主义威胁的政治意义,也有保卫国防的军事意义。 2“科教兴国”战略不是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而只是重要原因。“科教兴国”战略属于政策层面,对科技
7、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从根本上说,科技发展要依赖于经济基础。,3图示法掌握新中国科技成就,4图示法正确理解“双百”方针,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归纳为三个阶段 (1)“双百”方针提出:学术文化生机勃勃。 (2)十年“文革”:遭遇挫折。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术文艺迎来文学艺术的春天。,6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新中国“双百”方针的不同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社会大变革在思想领域的体现,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双百”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为发展我国的经济、文化,在科学、文学艺术领域提出的方针,是学术
8、、文艺领域民主化的体现,是一种文化方针,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着明显的区别。,7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就是每个人在规定年龄必须接受规定年限的教育,这是一种义务。目前教育法规规定的义务教育包括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即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基础性等特点。,8图示法理解新中国教育事业的三个层次和三个阶段,9图示法理解教育、科技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要语必背 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两弹一星”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2“文化大革命
9、”期间,中国的政治经济混乱,但科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结果。,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不同时期科技发展的侧重点:新中国成立初期侧重点主要发展军事科技,原因是国际环境紧张,需要加强国防力量;改革开放后科技发展侧重点是发展经济,原因是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5新中国成立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及“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激发了中国文艺工作者的热情,产生了大批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 6“双百”方针的实质是在艺术和科学
10、领域实行政治民主、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7新中国初期的教育,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文革”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破坏;“文革”结束后,中国教育重新获得生机,“科教兴国”战略极大地推动着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 8“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主要前提是政局稳定,拨乱反正;重要保证是教育立法。,要点一 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史料探究史料一 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但是我们不先进攻别人。别人要欺负我们,进攻我们,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 1955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史料二,图1: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1999年)
11、图2:中国第一位遨游太空的人杨利伟(2003年) 图3:中国“神舟6号”发射成功(2005年) 【探究】 (1)依据史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作出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的目的。 (2)史料二中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与哪些因素有关?,【信息解读】 史料一中“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说明新中国研制核武器主要是出于防御目的。史料二中三幅图片反映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中国成为航天大国。 【提示】 (1)保卫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 (2)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实力增强,与世界先进科技文化广泛交流;党和政府大力弘扬科技创新精神,推行“科教兴国”战略;科技队伍壮
12、大并积极投入科技第一线。,归纳拓展 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和阶段性特征及原因 1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1)制度前提: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前提。 (2)政策支持: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3)主观因素:杰出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献身于科技事业的高尚情操。 (4)外部因素:积极借鉴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我国科技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及原因,要点二 对“双百”方针的认识 史料探究史料一 中央现在着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
13、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 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史料二 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探究】 (1)据史料一指出党中央提出“双百”方针的主要目的。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信息解读】 史料一中“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第十五 单元 现代 中外 科技 文化 31546 中国 教育 文学艺术 课件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5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