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100-2002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pdf
《GBZ 100-2002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Z 100-2002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pdf(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13.100 GBZ C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100 2002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external radiation bone injuries 2002 04 08发布 2002 06 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GBZ100-2002 前 言 本标准的第3、4章和5.1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标准。 原标准GB16 389-1996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
2、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志祥、陈重、王方薪、李凤雏、叶根耀。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GBZ100-2002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照射所致骨损伤的放射性工作人员(包括应急人员),非职业性照射后发生的骨损伤也可参照本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放射性骨损伤 radiation bone injuries 人体全身或局部受到一次或短时间内分次 大剂量外照射或长期多次受到超过剂量当量限值的外照射所致骨组织的一系
3、列代谢和临床病理变化。按其病理改变,分为骨质疏松、骨髓炎、病理骨折、骨坏死和骨发育障碍。 2.2放射性骨质疏松radiation osteoporosis 骨组织受电离辐射以后骨细胞变性坏死,产生以骨密度减低为主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 2.3放射性骨髓炎osteoradiomyelitis 骨组织受到一定剂量电离辐射以后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而产生的炎性改变。 2.4 放射性骨折 radiation pathologic fracture 骨组织在骨质疏松、骨髓炎病变的基础上产生的骨的连续性破坏。 2.5 放射性骨坏死 osteoradionecrosis 骨组织受到电离辐射以后骨细胞
4、或骨营养血管损伤,血循环障碍而产生的骨块或骨片的坏死。 2.6 放射性骨发育障碍 radiation dysostosis 骨骺软骨受到电离辐射以后骨的生长发育障碍,使骨的长度和周径都小于正常发育的骨组织。 3.诊断原则 必须根据受照史、受照剂量、剂量率、临床表现、X线影像学或骨密度测定等检查所见,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原因造成的骨疾病,方能诊断。 GBZ100-2002 4.分类诊断依据 身体局部受到一次或短时间(数日)内分次大剂量照射所引起的受照范围内(或照射野内)骨骼损伤,骨损伤剂量参考阈值为20Gy;长期接触射线所引起的骨损伤,参考阈值为50Gy。 4.1 放射性骨质疏松。 4.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Z 100 2002 照射 放射性 损伤 诊断 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