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4讲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专题突破练.doc
《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4讲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专题突破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4讲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专题突破练.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4讲 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考点一 常见的功能关系1 (多选)如图 4-1所示,一绝缘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上端连接一带正电的光滑滑块 P,滑块所处的空间存在着沿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滑块平衡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状态 .现给滑块一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滑块最低能运动到 M点,在滑块从开始运动至到达最低点 M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 4-1A.滑块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滑块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B.滑块电势能的增加量等于滑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C.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等于滑块动能的减少量D.滑块动能的变化量等于电场力和重力做功的代数和归纳 对功能关系的理解2(1)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
2、过程,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相互转化可以通过做功来实现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和能的关系,一是体现在不同性质的力做功对应不同形式的能转化,二是做功的多少与能量转化的多少在数值上相等 .式 1 如图 4-2所示,竖直放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之间接有定值电阻 R,质量不能忽略的金属棒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并良好接触且无摩擦,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 .现棒在竖直向上的恒力 F作用下加速上升的一段时间内,力 F做的功与安培力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 ( )图 4-2A.棒的机械能增加量 B.棒的动能增加量C.棒的重力势能增加量 D.电阻 R上放出的热量式 2 (
3、多选)如图 4-3所示,一倾角为 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重为 4 N的滑块从距离水平面高度为 0.6 m处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重力加速度 g取 10 m/s2,以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等于零的参考面 .滑块从静止运动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4-3A.滑块的重力势能减少 2.4 JB.滑块的动能增加 0.48 JC.滑块的机械能减少 1.6 JD.滑块因摩擦生热 0.96 J考点二 动能定理解决多过程问题2 由相同材料的木板搭成的轨道如图 4-4所示,其中木板 AB、 BC、 CD、 DE、 EF的长均为 L=1.5 m,
4、木板 OA和其他木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都为 = 37,sin 37=0.6,cos 37=0.8,g取 10 m/s2.一个可看成质点的物体在木板 OA上从离地高度 h=1.8 m处由静止释放,物体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 0.2,在两木板交接处都用小曲面相连,使物体能顺利地经过,既不损失动能,也不会脱离轨道,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问:(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物体能否静止在木板上?请说明理由 .(2)物体运动的总路程是多少?(3)物体最终停在何处?并作出解释 .图 4-4导思 物体若静止在木板上,应满足什么条件?物体最终将停在什么位置? 摩擦力做功3有何特点?对于运动的全过程,摩擦
5、力做功怎么表示?归纳 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思路和步骤(1)了解由哪些过程组成、选哪个过程研究;(2)分析每个过程物体的受力情况;(3)各个力做功有何特点,对动能的变化有无贡献;(4)从总体上把握全过程,表达出总功,找出初、末状态的动能;(5)对所研究的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方程 .2.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段作用 .3.“两状态,一过程”是应用动能定理的着眼点,即明确研究对象的始、末状态的速度或动能情况,明确研究过程,关注这一过程的位置变化或位移信息 .式 1 (多选)如图 4-5所示,两块竖直木板夹着一物块,
6、物块在木板内静止,两板因弹簧作用对物块有一恒定压力并保持两板之间的距离不变(图中未画出弹簧) .让木板从离地 h高位置自由下落,落地后木板静止,物块在木板中下滑了 l长度 .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以下过程中物块均未触地) ( )图 4-5A.如果仅改变木板下落的高度,使其从 2h高度落下,物块下滑的长度将为 2lB.如果仅改变木板对物块的压力,使其变为原来的一半,物块下滑的长度将大于 2lC.如果仅改变物块的质量,使其变与原来的 2倍,物块下滑的距离将为 2lD.如果仅改变木板的质量,使其变为原来的一半,物块下滑的距离将大于 2l式 2 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
7、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以恒定加速度由静止启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 v-t图像,如图 4-6所示(除 210 s时间段内的图像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像均为直线),2 s后小车的功率不变,可认为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 .小车的质量为 1 kg,则小车在010 s运动过程中位移的大小为 ( )图 4-6A.39 m B.42 m C.45 m D.48 m考点三 连接体的功能关系问题3 半径为 R、圆心为 O的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OC水平, D是圆环最低点 .质量为42m的小球 A与质量为 m的小球 B套在圆环上,两球之间用轻
8、杆相连 .两球初始位置如图 4-7所示,由静止释放,当小球 A运动至 D点时,小球 B的动能为(重力加速度为 g) ( )图 4-7A. mgR B. mgRC. mgR D. mgR导思 如何选取研究对象? 当 A运动到最低点 D时, B的位置在哪儿?归纳 1.对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要注意判断物体运动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其条件可理解为:(1)只有重力做功或只有弹力做功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系统内力、其他力做功代数和为零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3)系统内各物体间只有动能和势能转化,没有内能损耗或摩擦生热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注意寻找用绳或杆相连接的物体间的速度关系和位移关
9、系 .3.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列机械能守恒方程时,一般选用 Ek=- Ep或 EA=- EB的形式;若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列能量方程时,一般选用 W 外 = E的形式 .式 1 (多选)如图 4-8所示,水平长直轨道上紧靠放置 n个质量为 m的可看作质点的物块, 物块间用长为 l的细线连接,开始处于静止状态,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 用水平恒力 F拉动第 1个物块开始运动,每次细线绷直瞬间存在机械能损失,到连接第 n个物块的细线刚好拉直时整体的速度正好为零,则(重力加速度为 g) ( )图 4-8A.拉力 F做功为 nFlB.系统克服摩擦力做功为C.FD.nmgF (n-1)mg 式
10、2 (多选)如图 4-9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定滑轮将物块甲、乙(均可视为质点)连接,物块甲套在固定的竖直光滑杆上,用外力使两物块静止,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 37,然后撤去外力,甲、乙两物块从静止开始运动,物块甲恰能上升到最高点 P,P点与滑轮上缘 O在同一水平线上 .已知甲、乙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m、 M,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空气阻力,不计滑轮的大小和摩擦 .设物块甲上升到最高点 P时加速度为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图 4-9A.M=2m B.M=3mC.a=g D.a=0【真题模型再现】 机车启动问题来源 图例 考向 统计分析2
11、015全国卷 第 17题机车启动模型和 v-t图像分析2018全国卷 第 14题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 )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在列车启动阶段的功率、动量等问题2018全国卷 第 19题v-t图像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功和功率机车的启动问题可以考查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功和功率、功能关系等方面问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 .从应用解题来看,需要综合应用动力学观点和功能观点来分析,涉及速度、加速度、牵引力和功率的动态变化的问题,是考查的热点 .(续表) 【模型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动能 定理 能量守恒定律 专题 突破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