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四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和调整专题过关练.doc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四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和调整专题过关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四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和调整专题过关练.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十四 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和调整专题过关练(十四)一、选择题1(加试题)1918 年 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营商业和合作社供应,禁止私人自由贸易。这一规定( )A促使苏俄开始所有制变革B严重脱离了当时俄国的国情C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D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取消商品贸易,实行供应制,并未涉及所有制的变革,故 A项错误;当时俄国处于战时状态,需要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应对前线的胜利,因此不是脱离当时的国情,故 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措施有利于保障战争的胜利,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是社会主义政策的体现,
2、故 D项错误。答案 C2(加试题)资本主义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掌握了大量先进技术与经济管理经验,而初掌政权的共产党人在这方面则极为缺乏,因此列宁号召共产党人要向商人,向资本家“学习” 。此时的苏维埃政权( )A努力完善“战时共产主义”B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恢复经济C尝试运行资本主义经营方式D面临着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解析 由材料“列宁号召共产党人要向商人,向资本家学习 ”说明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故 A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列宁主张向资本家学习,并未体现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故 B项错误;苏俄此时利用资本主义恢复经济,即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并不是运行资本主义私有
3、制的经营方式,故 C项错误;由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俄此时意图实行新经济政策,正面临着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故 D项正确。2答案 D3(加试题)(2018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1921 年 5月,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同官僚主义和拖拉主义作斗争;10 月,列宁在全俄政治教育委员会上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经济管理形式的战略退却;12 月又明确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是经济政策的实质。这说明(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存在反复和不确定性B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有多维阐述C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个人主观意志的产物D新经济政策造成了苏俄内部的思想混乱解析 材料是列宁不同时期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多角
4、度的阐述而不是反复和不确定性,故A项错误;从材料“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同官僚主义和拖拉主义作斗争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经济管理形式的战略退却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可以得出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有多维阐述,故 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是在苏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的情况下实施的,所以新经济政策不是列宁个人主观意志的产物,故 C项错误;材料是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多角度的阐述,更容易使人民认清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而不是造成思想混乱,故 D项错误。答案 B4(加试题)苏联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是 30年代整套建于美国,再拆运至苏联的;1931 年10月建成的哈尔科夫拖拉机厂设备是
5、德国和美国制造的,并由美国人担任建设总工程师。这表明( )A苏联经济建设严重缺乏技术人才B经济危机给苏联工业化提供了有利时机C西方已放弃了对苏联敌视的政策D一系列成就是苏俄新经济实施的结果解析 苏联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是 30年代整套建于美国,1931 年 10月建成的哈尔科夫拖拉机厂设备是德国和美国制造的,并由美国人担任建设总工程师说明 19291933 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技术、人才和设备等有利条件,材料不能说明苏联经济建设严重缺乏技术人才,故 A项错误;经济危机给苏联工业化提供了有利时机符合题意,故 B项正确;西方并没有放弃对苏联的敌视政策,故 C项错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
6、施的时间是 19211928 年,此时苏联实施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故 D项错误。3答案 B5(加试题)(2018 年 8月浙江“超级全能生”高三联考)十月革命建立的苏俄(联)对人类20世纪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人类政治发展的新方向。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成立开始实施计划经济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确立A BC D解析 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于 1917年十月革命后;开始实施计划经济模式在苏维埃政府成立后 1918年开始的列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成立于 1922年;斯大林模式的确立以 19
7、36年苏联宪法为标志。答案 D6(加试题)1990 年苏共党内的思想十分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 70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苏共领导层内的斗争不断加剧,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入半瘫痪状态。这说明苏联( )A经济体制改革未触及斯大林模式B思想僵化引发社会各种矛盾C政治改革偏离方向导致政局失控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出师不利解析 题干反映戈尔巴乔夫大改革引发严重的负面效应,从 1990年的时间判断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已经触及斯大林模式,故 A项错误;思想僵化与材料中自由化思潮的严重泛滥不符,故 B项错
8、误;1990 年苏联改革中,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出现反对思潮:“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 70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故 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出师不利错误,故 D项错误。答案 C7下表反映出( )19291933 年世界贸易统计表(单位:亿美元)4年份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金额 686 556 397 269 242A.各国生产力水平急剧下降B各国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C大国的经济实力严重衰落D经济危机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 19291933 年世界贸易的状况,无法体现各国生产力水平急剧下降
9、,故 A项错误;各国为摆脱经济危机,扩大出口,纷纷设置贸易壁垒,导致各国之间的贸易战,世界贸易金额逐年下降,故 B项正确;世界贸易金额逐年下降并不是各国经济实力衰落造成的,而是由于各国之间的贸易战,故 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经济危机下世界贸易下降,没有体现出深远影响,故 D项错误。答案 B8(2018 年 1月金华十校期末)罗斯福新政时期出台的法案规定: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建立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该法案是( )A 紧急银行法 B 全国劳工关系法 C 全国工业复兴法 D 公平劳动标准法解析 规定中涉及了劳资关系和企业间关系,应是全国工业复兴法 。
10、答案 C9(2017 年 9月台州模拟)1933 年 5月,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 ,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这项措施的后果是( )A缓和了农民和地主的矛盾B降低了农产品价格C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D促进了农业的复苏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提供补贴目的是促进农业生产的复苏,选 D。答案 D10(2018 年 3月浙江绿色教育评价联盟)1935 年 6月 15日,罗斯福要求美国国会增加对大公司和高收入阶层征税,其政敌称此举为“向走红运的人敲竹杠” 。但事实并非如此。尽5管罗斯福的税制改革微量增加了富人阶层的税收,却大大增加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收入。罗斯福的税制改革有利于( )A消除劳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专题 十四 现代 世界经济 模式 创新 调整 过关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