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3中国古代文化专题线索训练.docx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3中国古代文化专题线索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3中国古代文化专题线索训练.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线索 3 中国古代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四川高考模拟信息押题卷)下图是汉字“日” “月”在甲骨文中的不同写法对照表。商代甲骨内容多为“卜辞” ,文体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A中国的古代文字从此已基本定型B字体婉曲、厚实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C它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D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答案 D解析 甲骨文是中国文字发展成熟的标志,但并未定型,小篆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文字基本定型,故 A 项错误;B 项是隶书的特点,故 B 项错误;C 项是草书的特点,故 C 项错误;据材料中“日” “月”二字的不同写法可以看出,中国的
2、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故 D 项正确。2 “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之儒” 。春秋时期,孔子赋予“儒”新的含义。其目的是( )A巩固专制统治 B和谐人际关系C维护社会秩序 D确立儒学独尊答案 C解析 春秋时期没有形成专制制度,故孔子赋予“儒”新含义的目的不是巩固专制统治,故A 项错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故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不是孔子的主要目的,故 B项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宗法制度遭到破坏,新的政治制度没有形成,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儒学,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故 C 项正确;确立儒学独尊地位是董仲舒的主张,
3、不是孔子的目的,故 D 项错误。3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兼儒墨,合名法”而编撰成吕氏春秋 ,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该书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思想界( )A缺乏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 B儒家与墨家的思想大行其道C寻求新的治世之道成为共识 D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合的趋势答案 D2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缺少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与材料中“兼儒墨,合名法而编撰成吕氏春秋 ”不符,故 A 项错误;儒家和墨家的思想盛行与材料“兼儒墨,合名法”不符,故 B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都是为寻求新的治国之道,但与材料“兼儒墨,合名法” “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
4、”不符,故 C 项错误;从“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 ,可知在思想界出现了融合统一各派学说的趋势,故 D 项正确。4春秋战国之际,一部分没落贵族从旧体制中游离出来,部分知识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即所谓“士庶合流” ,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处于游离状态即“士无定主”的游士。这一现象( )A表明分封制逐渐崩溃B推动了当时社会思想解放C导致了社会秩序动荡D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崛起答案 B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需要“士”的游说,促进了思想自由发展,由此导致“百家争鸣”出现,B 正确;A 和 C 是春秋争霸战争导致;D 属于经济上土地制度变化。5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
5、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答案 C解析 法律是外在的约束,不是从哲学高度的概括,故 A 项错误;董仲舒新儒学,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也都仅仅是粗糙的天命观,作为现成的、受到肯定的道德伦理去执行,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 ,只有宋明理学,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理”是万物本原,把道德与天理相结合,使道德成为一种内心的自觉,故 C 项正确;明清之际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经
6、世致用,主要是适应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 D 项错误。6(2018德州高三上学期期末)“二千年以来无议论,非无议论也,以孔夫子之议论为议论,此其所以无议论也。二千年以来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此其所以无是非也。 ”这一观点反映了李贽( )A批判君主专制 B反对教条主义C主张学以致用 D反对儒家思想3答案 B解析 根据材料“以孔夫子之是非为是非” ,并不涉及君主专制问题,故 A 项错误;同理,李贽反对把孔子的是非观强加于每个人,故 B 项正确;材料涉及是非观问题,与学以致用无关,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李贽反对孔孟权威,但并不反对儒学,属于儒学在明清之际的新发展,故 D
7、项错误。7(2018咸宁重点高中联考)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这说明( )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C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答案 B解析 “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这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可得出国家政策对科技发展影响大,故 B 项正确。8(2018衡水金卷高三全国大联考)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
8、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D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答案 A解析 材料中描述的“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都属于世俗文学,这主要是因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故 A 项正确;B 项本身说法错误,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通俗文学兴起的影响,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仅说明市民文学的兴起,并未涉及文言文体的发展,故 D 项错误。9(2018郑州一模)下表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作品中的部分章节,它可以作为个例来说明( )喻世明言第八卷 吴保安弃家赎友喻世明言第十六卷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中国古代 文化 线索 训练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