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2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人民版.doc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2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人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2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人民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作业 23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2018延安高三摸底)苏俄(联)历史上的某一时期银行的信贷业务急剧减少,银行作为信贷机构而独立存在已失去意义,政府发布关于撤销人民银行的法令 ,宣布银行机构与财政机构合并。苏俄(联)这一时期的经济政策( )A引发了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B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一定程度冲击了斯大林模式D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发展经济解析:材料“银行的信贷业务急剧减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苏俄(联)取消商品贸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时的经济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引发了
2、苏俄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故 A项正确;B 项是指斯大林模式,故排除;C 项是苏联改革的影响,排除;D项是指新经济政策,排除。答案:A2(2018长沙高三十校联考)1922 年 10月,列宁强调:我们一直力求划清界限,搞明白什么是从法律上满足任何公民与目前经济流转有关的要求,什么是滥用新经济政策。这表明列宁( )A创造出新的国家资本主义呈现形式B开始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C重视法治在社会主义探索中的作用D主张严厉打击新经济政策的反对者解析:列宁只是强调运用法律手段推进社会主义探索,依法落实新经济政策,反对滥用新经济政策,不是严厉打击新经济政策的反对者,C 项正确,D 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
3、国家资本主义的呈现形式,排除 A项;B 项错在“开始”之说。故答案为 C项。答案:C3(2018咸阳高三阶段测评)新经济政策期间,苏俄共有租让企业和其他形式的外资企业 350多家,吸收资金约 1亿金卢布,外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约占 1%,同时还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的各种援助合同。这可以用来说明新经济政策( )2A完善了苏俄市场经济体制B冲击了苏俄的公有制经济C赢得了资本主义国家认可D助推了苏俄工业化的进程解析:新经济政策主张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国内不能经营的企业租让给资本家经营,通过这一措施吸收外国资金,有利于推进苏俄的工业化,故 D正确;苏俄当时不是市场经济,故 A错误;苏俄公有制仍然是主
4、体,故 B错误;材料没有提及资本主义国家有没有认可的信息,故 C错误。答案:D4(2018聊城高三模拟)1925 年 12月,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据此分析( )A斯大林模式已经形成B单一公有制已经建立C容易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D新经济政策被终止解析:根据材料“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可知,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容易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C 项正确。斯大林模式形成于 20世纪 30年代初,排除 A。材料没有涉及所有制的问题,而是强调
5、发展重工业,排除 B。材料没有体现新经济政策被终止,而是强调发展重工业,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答案:C5(2018银川高三段考)积累率是指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使用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一五”计划前,苏联的积累率为 19%, “一五”计划提高到了 33%。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积累率为 15%。这反映出斯大林模式下( )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解析:材料反映出斯大林模式下注重高积累而忽视了改善民生的问题,选 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高积累而非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选项 A
6、不符合题意,排除;3材料反映的是忽视民生而非牺牲农业,选项 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高积累而非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选项 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答案:D6(2018玉林高三统考)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 。托洛茨基认为:“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 ”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这些观点( )A淡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B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C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D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解析: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坚持社会
7、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从而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斯大林等人的观点没有认清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目的,认为承认市场经济就是承认资本主义,其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理解,故D项正确,A 项错误;废除新经济政策是斯大林体制确立的一步,故 B项错误;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故 C项错误。 答案:D7(2018柳州高三段考)20 世纪 30至 40年代,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 。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 。这表明( )A学习苏联成为当时世界潮
8、流B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已被摒弃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苏联的敌视态度D苏联“五年计划”成就得到一定肯定解析:西方经济学家研究苏联和推崇苏联模式,是在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当西方经济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候,苏联模式逐渐形成并且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突出成就,因而苏联模式受到了关注,故 D符合题意;A 不能从题干中得出,题干仅仅在说“研究苏联” ,故排除 A;B、C 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答案:D8(2018莆田高三调研)1936 年法国作家纪德写了从苏联归来一书,书中有一4个苏联大学生在谈到学习外语的感受时说:“几年以前,德国和美国还有几点可以给我们学习,但现在我们无
9、需向外国人学习什么了。那么,说外国话有什么用处呢?”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的民族自豪感B高度集中体制下民众的盲目自满心态C减少对深陷经济危机的西方世界的依赖D成功地突破了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有很多地方是需要向外国人学习的, “无需向外国人学习什么了”则足以证明这是高度集中体制下民众的盲目自满心态,选 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当时的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而非第一,选项 A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的苏联趁着西方国家经济危机引进西方技术人才和机器,加大了而非减少对深陷经济危机的西方世界的
10、依赖,选项 C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整体上来讲当时的苏联仍处于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之中,并未成功地突破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选项 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答案:B9(2018铜陵高三评估)1956 年春,苏共中央决定对农业劳动组合章程的部分条款进行修改和补充,在集体农庄改行按月预付一部分现金报酬,并按不同标准付给超额完成计划附加报酬的制度。上述措施旨在( )A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B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C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D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析:“预付一部分现金报酬” “附加报酬”说明给予农民一定物质刺激,这有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故 D正确;A 是赫鲁晓夫改革措施,材料没有提及;B
11、 是 20世纪 30年代实行;此时仍是计划经济体制,故 C错误。答案:D10(2018淄博高三段考)有研究者指出,赫鲁晓夫“肯定没有把扫除他前任所建立的那种政治体制当成自己的任务,相反,为了巩固他自己的权力以及实施某些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他还充分利用了这种体制的独裁主义结构。 ”该观点意在说明赫鲁晓夫( )A建立了新的官僚政治体制5B加强苏联政治经济的集权C不自觉地延续斯大林模式D改革使苏联经济失去活力解析: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所以没有建立新的官僚政治体制,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给了农业以及部分中央企业一定的自主权,排除B。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赫鲁晓夫改革“利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二轮 复习 方略 课时 作业 23 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 经验 教训 人民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