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12.35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课时规范训练.doc
《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12.35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课时规范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3.12.35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课时规范训练.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3-12-35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1(2018武汉重点中学模拟)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 、 “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 )A文化变革的经济动因 B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C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 D士商互动的社会风气【解析】 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变革,也没有强调经济动因,故 A 项错误;明清之际商人政治地位低下,材料也不能体现商人政治地位提高,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统治阶级,故 C 项错误;根据“贾而好儒” 、“亦贾亦儒”等可知当时形成了士商互动的风气,故 D 项正确。【答案】 D2(2
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明末清初,西方近代技术及天文学、数学、地图学知识不断传入中国,并为部分士大夫所接受,实用之学勃兴。这一时期士大夫接受西学的主要原因是( )A对理学空疏之风的不满 B进步思想成为主流思潮C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 D反清复明势力不断壮大【解析】 明末清初,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理学空谈义理,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同时士大夫接受西学,也是基于“实用之学勃兴” ,故 A 项正确;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对社会产生巨大冲击, 但尚未成为主流思潮,故 B 项错误;交流的加强是表现而非原因,故 C项错误;“复明”与材料中“明末”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3、】 A23(2018广西桂林模拟)李贽说:“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 ”这反映出李贽( )A宣扬男女平等 B批判愚昧和迷信C挑战封建礼教 D反对封建专制【解析】 根据题意,题目中并未明确提到女人可以享受相等的权利,故 A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忍小耻而就大计”强调的是突破传统礼教,不计较成规,并非迷信和愚昧,故 B 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 C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标准,并未明确提出反对封建专制,故 D 项错误。【答案】 C4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
4、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 )A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B具有早期启蒙思想C局限于传统文化樊篱 D思想引起社会变革【解析】 根据材料不难看出强调的是更广泛的范围内, “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 ,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不难看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与早期启蒙思想并不相关,故 B 项错误;依据材料“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 “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 ,黄仁宇更强调的是李贽思想的局限性,故 C 项正确;李贽思想引起社会变革与史实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C5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
5、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这些言论( )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C说明了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解析】 材料思想出自于封建土地私有制,不能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故 A 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出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故 B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清初思想控制的松弛,故 C 项错误;据材料“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和“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可知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故 D
6、项正确。【答案】 D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3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 ”黄宗羲这段话的主旨是( )A指明内阁成员无宰相之名实B批评太监干政C指明内阁成员只是批答奏章D批评皇权过重【解析】 从内阁大臣只能批答奏章,太监也可干政反映出是明代君主专制加强,可知作者批评的是皇权过重,故 D 项正确。【答案】 D7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说道:“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 ,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 ,圣人之语录也。 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
7、武之言论旨在强调( )A理学之名出现于宋代B为学应注重经世致用C孔孟之道为儒学的根本D理学造成思想界因循守旧【解析】 材料虽然提到了理学之名出现于宋代,但这并不是顾炎武强调的主旨所在,故 A 项错误;材料与经世致用无关,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可知顾炎武强调孔孟之道为儒学的根本,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理学造成了思想界的因循守旧,故 D 项错误。【答案】 C8顾炎武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 ”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 )A儒学“天下为公”的正统思想B新兴市民阶层的
8、思想意识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D君主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市民阶层的思想,故选 B 项。材料认为人之有私是合情合理的,A 项错误;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C 项错误;材料中只是提到了如何管理国家,并没有反映统治危机,D 项错误。【答案】 B49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 。该思想家应该是( )A王守仁 B李贽C顾炎武 D王夫之【解析】 材料中“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 “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体现的唯物主义与王
9、夫之的思想一致,故 D 项正确;王守仁属于唯心主义,故 A 错误;李贽、顾炎武没体现出唯物主义思想,故 B、C 项错误。【答案】 D10中国古代把请人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称为“润笔” 。至明朝中后期不少士大夫已形成为人作文字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他物质报酬的观念,甚者以“润笔为生” 。材料能说明( )A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松弛B儒家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C士大夫轻视科举入仕途径D白银流通扩大商品经济范围【解析】 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强化,文化专制是加强,不是松弛,故 A 项错误;明清时期出现“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他物质报酬的观念” ,说明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
10、涉及科举制度,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白银流通扩大的信息,故 D 项错误。【答案】 B112015 年 1 月 9 号求实网中国梦民主路:“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已超越了传统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旧民本思想,开始走向民主、民治的新民本思想。 ”在这一时期最能体现世界发展潮流的“新民本思想”是( )A工商皆本B君主为天下之大害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解析】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是明清之际的世界发展潮流, “工商皆本” “君主为天下之大害”均不符合题意要求,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 “工商皆本”是决定因素,故选 A。【答案】 A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复习 第十二 单元 古代 中国 思想 科技 文学艺术 31235 明清 之际 儒家思想 课时 规范 训练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3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