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专题3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科技与文艺专题训练.doc
《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专题3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科技与文艺专题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大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专题3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科技与文艺专题训练.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专题三 古代中国传统思想、科技与文艺一、选择题1(2018高考历史模拟卷一)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D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历史事物的能力。由材料信息“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反映出殷人将鬼神作为万物主宰的天命观。由“惟命于不常” “惟德是辅”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
2、自我民听” ,周代则认为命运无常,只有品德高尚、按人民意愿办事,治国有方的人才是天命的延续。从天命观的这一发展,可以看出天命观彰显出一定理性色彩,D 项符合题意;A 项与材料的描述相悖,明显错误;B 项属于无关项;C 项不符合题干“实质上”要求;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 D。2(2018乌鲁木齐)古代儒家学者认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这表明儒者( C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解析】 “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是指通过自身素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回报他人和社会,体现的是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因此这种主张表明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故答案
3、为 C 项;A 项结论无法得出,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对于社会变革的态度,排除 B 项;D 项“复古”材料没有体现,排除。3(2018高考押题卷一)战国申不害重“术” ,其思想以加强君主专制为核心;王夫之却将其学说斥为“洪水猛兽” ,主张在政府内部分权,各级官吏都要有自己的权力,君主不能过多的干涉。造成这种认识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C )A阶级立场根本不同 B受外来思想影响不同C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D学术指导思想的不同【解析】 申不害是法家代表人物,他主张加强君主专制,要求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他的主张符合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要求。王夫之反对君主专制,
4、属于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其产生的经济根源。所以,其决定性原因正是所处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故 C 项符合题意;两者均是地主阶级代表,A项错误;B、D 两项均不是决定性因素。4(2018福州三模)东汉献帝时,就重臣伏完与其女(系汉献帝的皇后)相见的礼仪展开激- 2 -论,最后采纳郑玄意见: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在 1123 年高丽类似争议中被引为案例,成功逼迫仁宗外祖、权臣李资谦让步遵从。这表明( B )A礼乐制度得以重建 B儒家伦理影响深远C君臣矛盾得以化解 D中华文化圈的形成【解析】 材料“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体
5、现出“忠孝”的思想,这是儒家的伦理,材料“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在 1123 年高丽类似争议中被引为案例”说明儒家思想影响深远,故 B 项正确;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故 A 项错误;C 项说法错误,错在“化解” ;中华文化圈是逐渐形成的,材料中无法体现出 D 项。5(20184 月预测押题卷)儒家提倡土葬、厚葬,认为人死应入土为安。但宋代却出现“贫下之家,送终之具,唯务从简,是以从来率以火化为便,相习成风,势难遽革。 ”由此可知( C )A经济发展推动丧葬习俗变化B宋代儒家伦理体系受到冲击C传统习俗受到现实因素制约D土葬习俗在宋代以后被放弃【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
6、可知富人可以土葬、厚葬,而穷人只能火葬、薄葬,这是受经济现实制约的,即材料意在强调传统习俗受到经济现实制约,选项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 和材料主旨恰恰相反,不符合题意,排除;宋代是宋代儒家伦理体系强化时期,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土葬习俗在宋代以后仍然存在,选项 D 不符合意,排除。6(2018绵阳)唐朝女性服饰图案丰富华丽,色彩鲜艳,多有富贵之气。而宋朝女性服饰纹样清秀,颜色淡雅,风格趋于含蓄简约。这一变化根源于( A )A社会环境的变化 B统治者意识的影响C学术思想的衍化 D各民族融合的程度【解析】 唐朝开放繁荣,是空前的大一统帝国,表现出宏大的盛世景象;宋朝商业经济繁荣,
7、文化气息浓厚,讲求自我表现。因此女性服饰变化根源于社会环境的变化,故答案为 A项。其他三项对这一变化也有影响,但不符合题干中“根源于”的要求,排除 B、C、D 三项。7(2018四川高三“联测促改”)隋唐立法工作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例律首列“十恶”为常赦所不赦的十项大罪,具体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其性质或为危及君权、或为破坏家族伦理,皆在严禁之列。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深受儒家宗法理论影响B与孔子“仁爱”思想背道而驰C是理学思想的法律体现D以维护君主专制为唯一的目的【解析】 据材料“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其
8、性质或为危及君权、或- 3 -为破坏家族伦理”可以得出隋唐立法深受儒家宗法理论影响,故 A 项正确;隋唐立法深受儒家宗法理论影响,与孔子的“仁爱”思想并不冲突,故 B 项错误;理学出现于宋代,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律的条文,没有涉及目的,故 D 项错误。8(2018南平二模)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C )朝代 持续年数(年) 创建书院数(所)唐朝 290 57五代十国 530 13北宋 167 73南宋 153 473A书院是古代中国教育的主体B儒家思想是书院教育的核心C中国经济文化重心逐渐南移D政局动荡影响书院教育发展【解析】 材料表明南宋时期,虽然存在时间较短,但书院数量较多,说明
9、南宋时期书院教育较为发达,南宋偏安江南,教育的发展折射出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C 项符合题意;材料只涉及书院的数量,没有涉及其他形式的教育的比较,得不出 A 项的结论;材料没有涉及书院教学的内容,B 项不正确;D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唐代相对两宋时期社会更加稳定,但书院不如两宋时期多。9(2018梅州 5 月模拟)费正清所著的中国新史中引用研究者的观点称:“中国算盘的计算效率尽管惊人,却只限于十二位数左右一次数组计算,不能做高级代数计算。中国在十四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这段时期比较欠缺数学上的创新,可能正是为算盘便利好用付出的代价。 ”这一观点认为( A )A算盘限制了古代中国数学发展B算盘的普遍使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专题 复习 第一 部分 古代 中国 世界 中国传统 思想 科技 文艺 训练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33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