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专题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专题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物理专题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doc(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6节 用 牛 顿 运 动 定 律 解 决 问 题 ( 一 )一、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1牛顿第二定律的作用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 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联系起来。2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 ,再通过运动学公式就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二、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 ,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力。力和运动 加速度加速度一、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1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3)根据力的
2、合成和分解的方法,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5)根据题意确定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选择运动学公式,求出所需的运动学物理量。2注意(1)物体的速度方向与物体的合外力方向之间没有一定的关系,但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合外力方向一致。(2)计算时,注意统一单位。【例题 1】如图所示,有一质量 m=1 kg 的物块,以初速度 v=6 m/s 从 A 点开始沿水平面向右滑行。物块运动2中始终受到大小为 2 N、方向水平向左的力 F 作用,已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1。求:(取 g=10 m/s2)(1)物块向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物块
3、向右运动到最远处时的位移大小;(3)物块经过多少时间回到出发点 A?(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1 N 水平向左 (2)6 m (3)5.5 s二、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3)根据相应的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3(5)根据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求出所需的力。【例题 2】质量为 2 kg 的物体在水平推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 F,其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 g 取 10 m/s2,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
4、动摩擦因数 ;(2)水平推力 F 的大小;(3)010 s 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参考答案:(1)0.2 (2)6 N (3)46 m试题解析:(1)设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t2、初速度为 v20,末速度为 vt2、加速度为 a2,则 a2=20tv=2 m/s2设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F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ma2Ff=mg 联立得 =2ag=0.2三、连接体问题1连接体及其特点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连接(叠放,并排或由绳子、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称为连接体。连接体一般具有4相同的运动情况(速度、加速度)。2处理连接体问题的常用方法(1)整体法:若连接物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可以把连
5、接体看成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区分内力和外力。采用整体法时只分析外力,不分析内力。(2)隔离法:把研究的物体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单独进行分析,从而求解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例题 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用细线相连的物体在水平拉力 F1和 F2的作用下运动,已知 F1 B, mA=mB,则杆对 A 有沿斜面向上的拉力B若 A B, mA=mB,则杆对 A 有沿斜面向下的推力C若 A= B, mAmB,则杆对 B 有沿斜面向下的拉力D若 A= B, mAmB,则杆对 B 没有作用力参考答案:BD名师点睛:假设杆无弹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解出 A 和
6、 B 的加速度,比较大小,然后判断 A、 B 的相对运动趋势,再判断 A、 B 间弹力的方向。四、传送带问题处理此类问题的流程:弄清初始条件判断相对运动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析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以及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由物体的速度变化分析相对运动,进而判断物体以后的受力及运动情况。1水平传送带问题设传送带的速度为 v 带 ,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两定滑轮之间的距离为 l,物体置于传送带一端时的初速度为 v0。(1) v0=0,如图所示,物体刚置于传送带上时由于受摩擦力作用,将做 ag的加速运动。假定物体从开始置于传送带上一直加速到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 2vgL。显然,若 2vL带
7、 ,则物体在传送带上将先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若 2vgL带 ,则物体在传送带上将一直加速。(2) v00,且 v0与 v 带 同向,如图所示。6 v0v 带 时,物体刚放到传送带上时将做加速度大小为 ag的减速运动。假定物体一直减速到离开传送带,则其离开传送带的速度为20vgL。显然,20vL带,则物体在传送带上将一直减速;若 v0v 带20vgL,物体在传送带上将先减速运动,后匀速运动。(3) v00,且 v0与 v 带 反向,如图所示。此种情形下,物体刚放到传送带上时将做加速度大小为 ag的减速运动,假定物体一直减速到离开传送带,则其离开传送带的速度为20vgL。显然,若 02vL,则物
8、体将一直减速运动直到从传送带的另一端离开传送带;若 0,则物体将不会从传送带的另一端离开,而是从进入端离开,其可能的运动情形有:先沿 v0方向减速运动,再沿 v0的反方向加速运动直至从进入端离开传送带。先 沿 v0方 向 减 速 运 动 , 再 沿 v0的 反 方 向 加 速 运 动 , 最 后 匀 速 运 动 直 至 从 进 入 端 离 开 传 送 带 。2倾斜传送带问题(1)物体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匀速运动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沿传送带方向的分力等大、反向,即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沿传送带向上,大小为 sinmg( 为传送带的倾角)。(2)物体和传送带一起加速运动
9、若物体和传送带一起向上加速运动,传送带的倾角为 ,则对物体有 sinfmga,即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大小为 =sinfga。若物体和传送带一起向下加速运动,传送带的倾角为 ,则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加速度 a 的大小。7当 sinag时,无静摩擦力;当 时,有 +sin=fmga,即物体受到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大小为 =sinfmag。在这种情况下,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不足以提供物体的加速度 a,物体有相对于传送带向上的运动趋势,受到的静摩擦力沿传送带向下;当 sinag时,有 sin=gfa,即物体受到静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大小为 =sinfga。此时,重力沿
10、传送带向下的分力提供物体沿传送带向下的加速度过剩,物体有相对于传送带向下的运动趋势,受到沿传送带向上的摩擦力。【例题 5】(2018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如图所示,白色水平传送带 AB长 L=10 m,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 v0=4 m/s,一质量为 1 kg 的小墨块(可视为质点)以 v1=6 m/s 的初速度从传送带右端 B 点冲上传送带,小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4, g 取 10 m/s2。则A小墨块先做匀减速后做匀加速运动B小墨块相对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4.5 mC小墨块在白色传送带上留下的墨迹长度为 14.5mD小墨块从 B 点冲上传送带到
11、再次回到 B 点所用的时间是 3.125 s参考答案:BD试题解析:对小墨块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而 ,当向左运动速度减为零的时候,距离最大,逆向计算 ,代入数据得 ,故小墨块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对称性可知小墨块还没有回到 B 点时小墨块的速度达到 4 m/s,之后两者相对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A 错误 B 正确;设小墨块经时间 速度减为 0,然后反向加速,经时间 与传送带速度相等,代入数据得 , 得 ,设反向加速时,小墨块的位移为 ,则有 ,小墨块与传送带共速后,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经时间 再次回到 B 点,代入数据得: ,所以 ,D 正确;在小墨块向左运动的过
12、程中,传送带向右运动位移 ,此过程小墨块和传送带相对滑动的距离:;在小墨块向右运动的过程中,传送带向右运动位移,此过程小墨块和传送带相对滑动的距离: ,故小墨块在白色传送带上留下的墨迹长度为 , C 错误。8五、牛顿运动定律的图象问题1常见的两类动力学图象问题(1)已知物体在某一个过程中所受的合力(或某个分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求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在某一个过程中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求物体的受力情况。2解图象问题的关键(1)分清图象的类别:分清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其物理意义,掌握物理图象所反映的物理过程,会分析临界点。(2)注意图象中的一些特殊点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13、图线与横、纵坐标的交点,图线的转折点,两图线的交点等表示的物理意义。(3)明确能从图象中获得那些信息:把图象与物体的运动情况相结合,再结合斜率、特殊点、面积等的物理意义,确定从图象中得出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或关键点。【 例 题 6】 如 图 甲 所 示 , 物 块 A 和 足 够 长 的 木 板 B 叠 放 在 光 滑 水 平 面 上 , 用 水 平 力 F 作 用 在 物 块 A 上 , A、 B 一起 从 静 止 开 始 做 直 线 运 动 , F 随 时 间 t 不 断 增 加 , 变 化 关 系 如 图 乙 所 示 , 设 物 块 A 所 受 摩 擦 力 为 f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物理 专题 46 牛顿 运动 定律 解决问题 试题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