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doc
《山西省吕梁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吕梁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山西省吕梁市 2019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 2 - 3 - 4 - 5 - 6 - 7 - 8 - 9 -吕梁市 2018-2019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A.B“拟人”错,C 前后非因果关系, “承载着知识的传递与族群间沟通的任务”的是文字,“汉字”范围缩小了。D“充分发挥互联网“面”的优势,传统文化便可广为传播”过于绝对。2.A.本文的主题不是“文化识别度” 。3.D.“重获新生”表述错误4答案:B解析: A没有外貌描写。C小说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文情节简单,并没有跌宕起伏。D本文主旨是:人与人之间尤其邻里之间要懂得互相体谅、
2、包容与关爱。5.(1)讨厌关门声。每天都被关门声震醒,刚开始尚能忍受,后来忍无可忍,想去警告,却被妻子阻拦。(2)习惯关门声。后来火气基本消了,每天听完那“咣”的声音便会很快睡去。(3)惦记关门声。后来听不到关门声竟然失眠。(4)理解关门声。孩子解释以前重重关门是特意让妈妈听见,放心睡觉。 “我”理解了孩子。(答对 1 点得 1 分;答对 2 点 2 分;答对 3 点 4 分,全都答对 6 分。只答出“我”对关门声的反应经历的过程,没有分析,只给 1 分。 )6第一种:主人公是“我” 。原因:“我”是故事的线索,故事情节围绕“我”情感的变化展开。 (2 分) “我”对孩子关门声的态度由讨厌到理
3、解,表现出小说的主旨:人间自有真情在,人与人之间要懂得互相体谅、包容和关爱。 (2 分) “我”善良、有同情心,小说通过“我”歌颂了人性的真善美 。 (2 分)第二种:主人公是孩子。原因:孩子虽然笔墨不多,但文章是通过他的关门声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2 分) 小说中的孩子孝顺父母、体谅邻居,表现出人性的真善美,反映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体谅的主题。 (2 分) 小说塑造孩子形象,意在呼唤人们去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帮助。 (2 分) 7答案:B解析:A错,材料一提到,进入国家集训队(约 260 人)可获清华北大保送。C错,幼儿园无中生有。D错,主观臆断。 8答案:C 解析:A错
4、, “每年都有”从文中看不出来。数以万计也只是 2017 年的数据,之前的并不知道。B错, “高校也将能录取到真正的人才”无中生有。D错, “没有因为喜欢数学而去的了”太过片面。- 10 -9答案:(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辅导班市场。(2)完善升学制度,小升初或初升高的评判标准多元化。(3)正确积极引导,让真正有兴趣的孩子学习,得到更专业的辅导。(4)家长应理性对待奥赛。 (每点 2 分,答对 3 点即给满分)10答案:A 11答案:C答: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 。12答案:A(B) A 项, “不眠不休”用词不当,应改为“不喝一勺汤
5、水” 。B 项,跟随高仙芝,此战也未取得胜利。13答案:(1)秀实六岁时,母亲病重,他急得七天不喝一勺汤水,母亲病情好转才肯吃饭,当时人们称他为“孝童” 。 (疾病,病重;勺饮,名词活用作动词,喝一勺汤水;病间,病愈,病情好转。每点 1 分,句意 2 分。 )(2)封常清追击败兵,秀实说:“敌人派出老弱的士兵,是引诱我方,请大规模搜索。 ” (北,败兵;饵,名词作动词,引诱;索,搜索。每点 1 分,句意 2 分。 )14.答案:C, “何日”句可知, “实写诗人回家之后宁静而又闲适的生活”表述错误。15.答案:(1)直抒胸臆。 (1 分) “流光容易把人抛”直接抒发时光流逝之快,岁月无情的感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吕梁 2019 届高三 语文 学期 第一次 模拟考试 试题 扫描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