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pptx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pptx(14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准确理解词义,正确分析语境,第一章 语言文字运用,高考真题研究,核心考点突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落实比方法更重要,高考真题研究,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考点要求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E 简释:“词语”包括实词、虚词和熟语,“熟语”包括成语、歇后语及俗语等。江苏卷主要考查实词和成语。“正确使用”就是所用词语的含义、适用范围、语义的轻重、感情色彩以及语体色彩都要与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感情等相协调。,考点简释,1.(2014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
2、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的点睛之笔。 A.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 B.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 C.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 D.用心 别有洞天 饱满,真题精做,1,2,3,4,5,答题提示 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用心: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怀着的某种念头。“匠心”指巧妙的构思,带有褒义色彩。结合语境,此处意思是强调“构思巧妙”,所以第一处应选“匠心”。“别树一帜”指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别有洞天”指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显然,第二处应选“别有洞天”。至此,已经可以得出答
3、案了。“饱满”指丰满,充足。“浑成”意为“自然”。第三处强调的是“景物的自然,没有刻意修饰”,所以应选“浑成”。,1,2,3,4,5,2.(2015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_。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读书,不仅需要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 积聚 宵衣旰食 B.徘徊 积淀 废寝忘食 C.踟蹰 积淀 宵衣旰食 D.踟蹰 积聚 废寝忘食,1,2,3,4,5,答题提示 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
4、。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根据语境,第一处应选“徘徊”。“积聚”多用于财富、力量等。“积淀”多用于文化、思想、感情等。根据后面的“智慧”一词,可确定第二处应选“积淀”。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和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根据语境,第三处强调读书需要有努力、勤奋的精神,所以应选“废寝忘食”。,1,2,3,4,5,3.(2016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人都希望自己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
5、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 机敏 焦躁 B.与众不同 敏锐 浮躁 C.标新立异 机敏 浮躁 D.标新立异 敏锐 焦躁,1,2,3,4,5,答题提示 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与众不同”重在表示“不同”,重在客观存在;“标新立异”重在标榜“新”和“异”,重在主观行为,第一处应选“与众不同”。机敏:机警灵敏。多用于形容人的反应能力。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多用于形容人的思想、感觉、目光、洞察力等。第二处强调“感觉敏锐”,应选“敏锐”。焦躁:着急而烦躁。多用于形容人的心理。浮躁:轻浮急躁。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情
6、。“焦躁”和“浮躁”的侧重点不同:前者重在“焦急”,后者重在“浮浅”。第三处应选“浮躁”。,1,2,3,4,5,4.(2017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_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_的作品。它们或如摄影般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_。 A.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 B.励精求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 C.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数不胜数 D.励精求治 耳目一新 数不胜数,1,2,3,4,5,答题提示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
7、)好了还求更好。励精求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第一个空修饰对象为“工匠精神”,应选“精益求精”。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刮目相看: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原意为离别三天后,就应该去掉老眼光来看他。现在多用以形容别人已有显著的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第二个空修饰对象为“作品”,应选“耳目一新”。“美不胜收”强调“美”,“数不胜数”强调“数”,第三个空说的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给人的是审美感受,应选“美不胜收”。,1,2,3,4,5,5.(2018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8、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_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_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_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 耳提面命 顿悟 B.特立独行 耳濡目染 领悟 C.身体力行 耳提面命 领悟 D.身体力行 耳濡目染 顿悟,1,2,3,4,5,答题提示 解答此题,先要理解三组近义词语的区别,再分析语境。特立独行: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多用来指保持高尚的品行。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多用来强调亲身去做,努力实践。根据语境“深思熟虑”“必得躬亲实践”“修为”等词语提示,应选“身体力行”。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
9、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后形容恳切地教导。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由“说教”一词可知,应选“耳提面命”。顿悟:佛教指顿然破除妄念,觉悟真理;也指忽然领悟。领悟:领会;理解。“顿悟”与后句不搭配,因为“顿悟”强调忽然领悟,这里强调“修为”,“日有所进”地慢慢领悟,用“领悟”恰当。,1,2,3,4,5,1.考查的频率“高”。自江苏单独命题以来,几乎未断过,应该是江苏卷的必考点。 2.考查的词语“熟”。无论是实词还是成语,大都来自于课本,或涉及日常生活,或是报刊中出现频率较高而又易错用的常见词语,不考生、冷、怪之词语。 3.考查的题点“稳”中有变。均涉及词语中的实词和成语,
10、不涉及虚词及其他熟语。每年的区别至多是实词与成语数量上的变化,或两实词一成语,或两成语一实词,或者干脆全考成语。无论是哪种类型,均是近义词语的辨析。 4.考查的形式“稳” (1)命题情境化:放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文段中考查。 (2)题型较稳定:均是“四选一”式客观选择题,且题干均是“正选”式(选最恰当的一组)。,命题微探,核心内容 导图概览,题点一 准确辨析近义实词,题点二 正确使用成语(含其他熟语),核心考点突破,落实比方法更重要,核心内容 导图概览,题点一 准确辨析近义实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近几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动词、形容词上,偶尔也会涉及名词。 实
11、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要掌握和运用好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辨异首先要求同。所谓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理解必备知识,一、意义辨析 1.辨析角度 (1)词义侧重点 名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的事物、现象的特点方面。如“场面”与“局面”都指“在一定环境中呈现出来的情况”,但“场面”侧重指“一定场合下的情况”,而“局面”侧重指“一个时期内事情发展变化所呈现出的状态”。 动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动作的方式、方法或
12、动作的结果方面。如“沉思”“深思”“寻思”这一组词,都有“注意力集中,仔细思考”的意思,但“沉思”侧重指思考的“全神贯注”,“深思”侧重指思考的“深入”,“寻思”侧重指思考的“反复”。再如“扩大”与“扩充”都有“向外发展”的意思,但“扩大”侧重指“由小到大”,“扩充”侧重指“增长充实”。,形容词近义词的侧重点区别往往在所指状态和性质方面。如“陡峭”与“峻峭”,前者侧重指“陡直”,后者侧重指“高峻”;“冷僻”与“冷落”,前者侧重指“偏僻,不熟悉”,后者侧重指“不热闹,不热情”。 (2)词义轻重 不少近义词在语意上有轻重之分:有的适用于重要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
13、表示程度浅、性质轻。如“嘲笑”与“讥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语意轻重程度不同。“嘲笑”指一般的取笑,语意较轻;“讥笑”指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词义前轻后重的近义词组请求恳求 批评批判 担心担忧 研究研讨 损伤破坏 固执顽固 希望期望渴望 轻视蔑视藐视,(3)词义范围大小 有很多近义词适用范围的大小是不同的,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概括的是事物的总的方面,有的概括的是其中的某一部分;有的是事物的集合体,有的是事物的个体,如“河流”与“河”。只有准确把握词语的适用范围,才能正确地辨别。,词义范围由大到小的近义词组年华年岁 年代年月 风俗风尚 书籍书 事情事件事
14、故 时代时期 战争战役战斗 广阔宽阔 出现涌现呈现,2.辨析的主要方法 从上面三个角度辨析,主要使用“词素区分法”。所谓“词素”,即字,字是词的构成成分,在多数汉语语汇中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两个近义词往往含有相同的词素,而这些相近词语的意义差别,往往落在两词相异的词素上。通过比较相异词素,就能把握两词的差别。所以,只要提取出相异的词素来加以研究,就可以相对容易地找到两个近义词的区别。例如“疏离”与“疏远”,两词明显的相异词素是“离”和“远”,这两个词素在原词中均表示“疏”的结果,只是结果不同,“离”只表“疏”的状态,并不强调“疏”的程度,而“远”则是“疏”的程度,且程度较重。,边练边悟 1.在
15、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_了天真,生命也就失去了生动,剪掉了羽翼。当一个人的灵魂因饥饿而狼吞虎咽,并因不节食而变得臃肿,他就真的_了,生命亦变得可疑。就像煮熟的扇贝,你已听不到涛声,嗅不出海的_了。 A.褪去 虚弱 气息 B.退去 虚弱 味道 C.褪去 衰弱 气息 D.退去 衰弱 味道,解析 “褪去”指脱掉(衣服、羽毛、颜色等)。“退去”指去除、离开。“退去”一般强调的是退出这个行为的过程或结果;“褪去”一般表示形象、外表或颜色的变化。此处“褪去”的用法带有比喻性质。“虚弱”,空虚薄弱不结实,侧重于“虚”;“衰弱”,侧重于由强转弱。“气息”,侧重于嗅觉;“味道”,侧重于
16、味觉。,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外面出现了第一片接近南方的_,如同水墨画一片模糊。 (2)当我忧从中来、无可告语的时候,一想到大海,心胸就_起来。 (3)地皮_,这是通达公司在市中心建造摩天大楼的重要原因。 A.景点 开阔 紧缺 B.景色 开朗 紧缺 C.景色 开阔 紧俏 D.景点 开朗 紧俏,解析 (1)“景点”和“景色”都有风景之意,但范围大小有区别,前者强调某一处风景,后者可以含多处风景。从上下文看,“第一片”只能与“景色”连用。 (2)“开阔”突出心胸广阔的程度,“开朗”重在表现思想乐观、畅快。从上下文看,这里用“开阔”正好表现“我”大海一样的胸怀。
17、(3)“紧缺”指(物资等)因短缺而供应紧张;“紧俏”指(商品)销路好,供不应求。从上下文看,公司建造摩天大楼是商业行为,用“紧俏”合适。,二、色彩辨析 词的色彩意义主要是指词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有些词在指称客观事物或现象时表明了人们对该事物或该现象的爱憎、褒贬等感情,这就是词的感情色彩。有些词由于经常在特定的语体中使用,便带上了某种语体所特有的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色彩。不过,有时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表达效果,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也是可以活用的,比如褒词贬用、大词小用、庄词谐用、谐词庄用等等。,边练边悟3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很多网友认为某星在北京迷笛音乐节
18、上“溜白菜”是为了哗众取宠,这种说法不免太_了。 (2)会晤中,两国领导人共同_了今后双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一系列问题,并就许多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3)国庆长假期间,凡在本超市购买商品满1 000元者,本超市将_价值100元的礼品券。 A.果断 磋商 敬赠 B.果断 商量 惠赠 C.武断 磋商 敬赠 D.武断 商量 惠赠,解析 (1)“果断”是褒义词,而“武断”是贬义词。 (2)“磋商”是书面语,“商量”是口语。 (3)“惠赠”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敬赠”用于自己对别人的赠送行为。,三、用法辨析 1.看其不同的适用对象 近义实词的适用对象不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词都有其固定的搭配对象,
19、如“改进”后面只能跟“工作、方法、技术”等,“改善”后面只能跟“生活、条件、关系”等;二是指使用对象不同,有的适用于一般对象,有的则适用于特定对象,如用于长辈、晚辈,上级、下级间,又如用谦称还是敬称的不同等。 2.看其不同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近义词语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有的是有区别的。如“公然”与“公开”,都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但“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公开”是动词兼形容词,在句中多充当谓语。词性不同,在句中的语法功能自然也不同。,边练边悟4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为确保行车安全舒适,消除行车安全隐患,环湾高速公路管理局将对原路面存在的裂缝、坑槽等问
20、题进行彻底_。 (2)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一中全会会议公报已由新华社_发布。 (3)院内有雕龙画凤,也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花园天井,曲径回廊_各处,处处表现着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 A.处治 授权 贯穿 B.处置 受权 贯穿 C.处置 授权 贯串 D.处治 受权 贯串,解析 (1)“处治”指处分、惩治,对象一般是人;“处置”指处理、发落,用于事物、事件。 (2)“授权”指把权力委托给他人或机构代为执行,强调主动性;“受权”指接受委托行使做某事的权力,强调被动性。 (3)“贯穿”指穿过、连通,强调从中间穿过,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贯串”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强调使分
21、散的连成一个整体,或始终以某一精神来统帅,对象一般是抽象事物。,无论是使用一般方法还是使用特殊方法,要想真正掌握其不同用法,解答近义实词辨析题,都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综合考虑,仔细辨析,强化语境意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桓着一段古潭般_的河湾。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蔓,纠挽披拂。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_来。一棵倔拗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_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 A.深邃 蜿蜒 荒疏 B.幽邃 蜿蜒 稀
22、疏 C.深邃 曲折 稀疏 D.幽邃 曲折 荒疏,掌握关键能力,解析 “深邃”侧重指深。“幽邃”指幽深,侧重指幽,即深而幽静。此处语境强调河湾的“悄无声息”“古潭般”,都有幽静的意思,故“幽邃”更合适。“蜿蜒”指(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曲折”意为弯曲。此处形容“流水”的形态,“蜿蜒”更符合语境。“稀疏”指(物体、声音等)在空间或时间上的间隔远,此处形容枝叶数量少,显得相隔远。“荒疏”则指(学业、技术)因平时缺乏练习而生疏,显然与语境不符。,2.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他们都崇尚“静”。儒家从“中和”的伦理观得出来的“静”是一
23、种“_”;道家从“天道无为”的自然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_”;佛家从“空寂”的人生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_”。三家的这种静观态度和政教态度结合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这就是温柔敦厚。 A.温静 寂静 虚静 B.虚静 温静 寂静 C.寂静 温静 虚静 D.温静 虚静 寂静,解析 根据儒家“中和的伦理观”,应选“温静”;根据道家“天道无为的自然观”,应选“虚静”;根据佛家“空寂的人生观”,应选“寂静”。,(1)把握近义词前后的语境,看其前后词语及语义重心是什么 词不离句,句不离境,这是词语使用的原则。一个词语的使用是否真的正确、准确,主要是看它是否真的适合它所处的语境。为此,先要看其语
24、境,看该词的前后词语是什么,前后的表意重心是什么。如2016年江苏卷第1题第三个词语所处的句子:你越_(焦躁/浮躁),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所给句境是一个语意相对的并列复句。如果没有后半句,似乎用哪个词语都可以,但是后半句是一个正面表述,尤其是“默默耕耘”四字已限定了前半句的语义重心只能与它相对,因此,自然应选“浮躁”了。,点拨关键,(2)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选符合语境义者 注意辨别同义词或近义词在意义、色彩、运用这几个方面的细微差别。如: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化装/化妆)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语境意义是明显的,是指她把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用 2020 高考 语文 新增 一轮 复习 第一章 语言文字 运用 专题 正确 使用 词语 包括 熟语 课件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16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