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9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课件.ppt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9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9讲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9讲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考纲考情分析,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主干知识整合,考点即时演练,考纲考情分析 考题角度备考分析,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抓主干,一、背景 1.国力的恢复和强盛: 时期,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强盛。 2.潜伏的危机: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 剧烈, 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3.黄老之学过时:汉初“ ”的思想已不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4.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 的需要。,汉武帝,土地兼并,匈奴,无为而治,中央集权,二、标志 汉武帝接受董仲
2、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三、董仲舒的新儒学主张 1.内容 (1)提出“ ”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理论基础是“ ”学说。宣扬“君权神授”,人君须遵循天道,实行 。 (3)强调以德为主,以刑辅德,提出“ ”,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 。 2.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仁政,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 ”,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 ”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
3、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3.汉武帝推广儒学 (1)政治:起用 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 (2)教育: 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家垄断教育;在长安兴办 ,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儒学取得民间独尊的地位。,大一统,仁政,儒学家,儒家经典,太学,4.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 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 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
4、器。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 ,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 ,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央集权,中华民族,文化教育,正统思想,重理解,1.对董仲舒新儒学的评价 (1)“大一统”主张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禁锢了人们思想,不利于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应该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3)“天人感应”学说既宣扬了“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5、有利于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要一分为二地加以评价。 (4)“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应该扬弃;“五常”思想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专制等级成分,可以改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受到重用的原因、主要表现及巩固手段 (1)原因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三纲五常。 (2)主要表现:政治上的统治地位,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巩固手段:儒者参政、选官标准、教育内容。,3.儒家思想在历史上长盛不衰的原因 (1)内因 自身特点: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和稳定社会秩序
6、。 体系开放:能不断吸取其他学派的思想。 适应时代: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造调整。 个人贡献:历代儒学家的创新发展。 (2)外因:历代统治者的推崇。,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探究重点,主题一,儒学神学化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与特点,材料一 董仲舒在江都侯国当国相时,“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求雨”大获成功,也以此证明了“天人合一”理论的应验性。在此基础上,董仲舒在“天人关系”中树立“天”的最高权威:“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董仲舒装神弄鬼滑稽可笑,其行为的理论基础“天人合一”自然也是非理性的
7、。可是,包藏在其深处的政治意图却是现实的、理性的。然而,董仲舒装神弄鬼,想假神权限制君权,纯粹是异想天开。后来他因妄议灾祸触怒了汉武帝,差点被问罪开斩。 黄朴民迂得可爱:董仲舒装神,材料二 秦汉士人面对政治权势时,往往流露出程度不同的怯懦与奴性。这实在是政治大格局使然。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理由就此而贬低秦汉思想的境界与价值。思想家在时代所提供的有限舞台上,依然演出了精彩纷呈的节目,体现了社会良知和时代精英的价值所在。 孙家洲中国古代思想史秦汉卷,【解析】依据材料中有效信息分析“主张”:“证明了天人合一理论的应验性”反映出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主张。“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
8、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反映出“天人感应”理论神化皇权,论证君主专制合理性;另一方面,反映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后来他因妄议灾祸触怒了汉武帝,差点被问罪开斩”反映出董仲舒妄图通过“天人感应”限制君权的观点未被统治者完全采纳。“流露出程度不同的怯懦与奴性”“体现了社会良知和时代精英的价值所在”反映出秦汉士人面对政治权势时,虽有怯懦与奴性,但其思想依然体现了社会良知和时代精英的价值所在。,【问题】 据材料一,分析董仲舒的主张。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主张进行评价。,【参考答案】 主张:“天人感应”,宣扬“君权神授”,人君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评价:“天人感应”宣
9、扬“君权神授”,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但是中国古代是皇帝个人专制,汉武帝时,高度集权的专制政体已经定型,董仲舒新儒学假神权限制君权的设想未达到。,深化拓展,1.区别 (1)统治术的变化从“以礼理民”到“礼法并用”。 (2)人民性逐渐淡化从“民贵君轻”到“三纲五常”。 (3)浓厚的神秘色彩从“不语怪力乱神”到“天人感应”。 经过汉代儒家学者改造后的新儒学,大大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选择与统治者合作的儒家学派最终为统治者所选择。 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新儒学正是在对先
10、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汉代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主题二,儒学的官方化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材料 汉武帝为封建帝国找到更为适用的政治理论。儒学的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思想有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儒家的德治教化则是束缚人们思想的重要手段。儒家的德治仁政学说又能为君主政治进行某种修饰和补充。因此,武帝之崇儒并非以儒家政治学说作为全部政策的出发点,而是注重儒术的“文饰”的功能。 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解析】依据材料中有效信息“武帝之崇儒并非以儒家政治学说作为全部政策的出发点,而是注重儒术的文饰的功能”分析特点。“影响”则要联系材料和所学
11、知识从政治、思想等角度概括。 【参考答案】特点:注重儒学的“文饰”功能,而不是以儒家政治学说作为其全部政策的出发点。 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了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问题】依据材料,说明汉武帝尊崇儒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尊崇儒学的影响。,深化拓展,1.积极影响 (1)使中国古代士人地位较高,推动社会形成重视教育的普遍价值观念。 (2)使中国社会能有效地建立文官政治,避免了军人政权长期统治。 (3)儒学成功地哺育了无数豪气干云的民族脊梁,每每面临民族危难,总有士人挺身而出。 (4)儒学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古代社
12、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5)儒学注疏章句之学培养了求证求实的学风。 (6)儒学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思想传播系统,培植了古代教育的基本结构。,儒学官方化的影响,2.消极影响 (1)抑制其他学派的发展,使各个学派相互竞争、互补共荣的文化环境被破坏,导致战国时思想活跃、学术繁荣的局面在后世无法出现。 (2)在君主和国家权力的干预下,后世儒学逐渐丧失了原典儒学民主性的一面,以及早期儒者的浩然正大之气。 (3)儒学的经学化形成了传统文化崇古守旧的特质。 汉代经学化的儒家形成从尧、舜、禹、汤、文武到周公、孔孟的一个天网恢恢、笼罩千古的道统。因此,两千多年来儒学的发展难出孔孟的框框,也难逾越他们的思想高峰。 (4
13、)进一步强化了士人对政治权力的人身依附关系。士人成为权力系统的一部分,在体系之外道统制约政统的功能日渐削弱,其思维与行为特征日渐官僚化。,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考教材补缺,角度一 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渊源 【典例1】 (2011课标卷,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试题分析】 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三 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古代 中国 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 汉代 儒学 成为 正统 课件 PPT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10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