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课件.pptx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课件.pptx(8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考点8 牛顿第二定律 超重和失重,专题3 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连接体问题,专题4 临界和极值问题,专题5 传送带和板块模型,考点7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考点7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必备知识 全面把握 核心方法 重点突破方法1 对惯性的理解方法2 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 考法例析 成就能力考法1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考法2 牛顿第一定律考法3 牛顿第三定律,必备知识 全面把握,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 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
2、性质 ,故也叫 ;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等价性,它们的区别仅仅是 不同; 牛顿第一定律明确了力不是 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 物体运动状态(即产生 )的原因,为牛顿第二定律的提出作了准备。,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参考系,划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研究的是 的理想情况,与受合外力为零不是一回事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由于物体绝对不受外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既不是直接从实验得出的,也无法直接用实验验证,它是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结论通常人们看到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实际上是 的结果,不受外力,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2惯性 (1
3、)定义:物体 的性质 (2)对惯性的理解: 惯性是物体的 ,即 都有惯性, 与物体的 及 无关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和“避免”惯性 惯性大小是描述 的本领强弱,惯性大,则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 ,运动状态越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的物体惯性大, 的物体惯性小 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运动状态,3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 ,作用在 关系式为 。 (2)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 物体上; 同时
4、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 、同时按同样规律变化、同时消失; 同质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可叠加,它们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 抵消。,不同,成对出现、同时产生,不能,方法2 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多选)甲、乙两队用一条轻绳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胜,在比赛过程中( )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B甲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C甲、乙两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例2,【解析】 甲队拉绳的力和绳子对甲队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5、、方向相反;同理,乙队拉绳的力和绳子对乙队的拉力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又因为绳子对甲队的拉力和对乙队的拉力相等,故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D正确; 既然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和乙队对甲队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有的同学就认为两队应是永远相持不下,怎么会分出胜负呢?有这种想法就是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当成了一对平衡力用整体法分析,将甲、乙两队和拔河的绳子看成一个系统,这一系统只受到两个外力:地面对甲队队员的摩擦力F地甲和地面对乙队队员的摩擦力F地乙甲队获胜的原因是甲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整个系统向甲方移动,故B正确,C错误。【答案】BD,例2,考法例析 成
6、就能力,考法1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北京理综201419,6分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例1,【解析】 题述要求
7、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得到最直接的结论。由于斜面上先后铺垫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可理解为斜面越来越光滑,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即依次升高,所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选项A正确;B、C、D选项都不能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直接得到,选项B、C、D错误。【答案】A,例1,考法2 牛顿第一定律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期初考(多选)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
8、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例2,【解析】 惯性是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而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选项A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选项B错误;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是由于受地球的引力作用,不是由于具有惯性,选项C错误;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正确。【答案】AD,例2,广东珠海二中、斗门一中2018联考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上表面放一光滑小球m,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
9、运动轨迹是(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曲线 D抛物线,例3,【解析】 由题意知,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由牛顿第一定律,小球在此方向上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即静止而不向左或向右运动,只有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因此运动轨迹是一条竖直向下的直线。【答案】B,例3,考法3 牛顿第三定律江苏徐州2017模拟有句俗语叫“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在鸡蛋碰石头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和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B鸡蛋破了,而石头丝毫无损,说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 C虽然鸡蛋破了,但是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一样大 D虽然鸡蛋破了
10、,但是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比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例4,【解析】 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和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D错误,C正确。【答案】C,例4,考点8 牛顿第二定律 超重和失重,必备知识 全面把握 核心方法 重点突破方法3 力与加速度的瞬时性方法4 力和加速度的合成及分解方法5 与牛顿运动定律有关的图像问题方法6 解决两类动力学的基本问题 考法例析 成就能力考法4 瞬间性问题考法5 两类动力学问题考法6 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图像问题考法7 超重和失重问题考法8 等时圆模型,必备知识 全面把握,1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大小跟 成正比,跟
11、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即 。 (2)对定律的理解: 矢量性 公式a是一个矢量式,合外力F和加速度a均为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 相同,即加速度的方向由 决定 因果性 F是产生a的原因,物体具有 是因为 的作用,合外力的方向,合外力的方向,加速度,受到力,2动力学的两大基本问题 (1)已知力求运动:知道物体受到的所有力,应用 求加速度,再结合初始条件应用 求出物体的任意时刻的速度、位移等; (2)已知运动求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 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应用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解题思路:,加速度(),力(F),运动情况(s v t),运动学规律 F=m,vt=v0+t
12、 运动学规律 s=v0t+t2,3超重和失重现象 (1)实重和视重: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即 ;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读数叫 ,其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的 ,视重实际上是 。 (2)实重、视重的关系 视重等于实重:物体处于 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拉力或压力的大小(视重)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即FN测G。 当物体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或有其他方向的加速度,但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分量时,视重就不等于物体的实重了。当加速度向上时,视重 实重,叫 现象,此时 ;当加速度向下时,视重 实重, 叫 现象,此时 ;当加速度向下且大小等于g
13、时,视重为 ,叫 ,做自由落体运动和人造卫星中的物体都处于 ,此时 。,重力,实重,视重,压力,弹力,平衡状态,核心方法 重点突破,方法3 力与加速度的瞬时性四川成都石室中学2017二诊(多选)两小球A、B先后用弹簧和轻杆相连,放在光滑斜面上静止,挡板C与斜面垂直,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A、B质量相等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 )A两图中两球加速度均为gsin B两图中A球的加速度均为零 C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为2gsin D图乙中B球的加速度为gsin ,例1,【解析】 撤去挡板前,对整体分析,挡板对B球的弹力大小为2mgsin ,因弹簧弹力不能突变,而杆的弹力会突变,所以撤去挡板瞬间,图甲中A
14、球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B 球所受合力为2mgsin ,加速度为2gsin ;图乙中杆的弹力突变为零,A、B 球所受合力均为mgsin,加速度均为gsin ,故C、D正确,A、B错误。【答案】CD,例1,方法4 力和加速度的合成及分解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T和斜面的支持力 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g)( )ATm(gsinacos), m(gcosasin) BTm(gcosasin), m(gsinacos) CTm(acosgsin
15、), m(gcosasin) DTm(asingcos), m(gsinacos),例2,【解析】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其受到如图所示三个力的作用。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水平方向:TcosFNsinma,竖直方向: TsinFNcosmg,联立解得Tm(gsin acos), FNm(gcosasin),故选A。【答案】A,例2,方法5 与牛顿运动定律有关的图像问题课标全国201520,6分(多选)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斜面的倾角 B物块的质量 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物块沿斜面
16、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例3,【解析】 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故由图像可得物块上滑的加速度大小a上 0 1 ,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下 1 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上滑时gsingcosa上,下滑时gsingcosa下,两方程联立可解得斜面的倾角、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选项A、C正确;物块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直接关系,依据题意无法得出物块的质量,选项B错误;物块沿斜面上滑的最大高度,即在t1时间内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即x 1 2 v0t1,选项D正确【答案】ACD,例3,突破点 (1)明确常见图像的意义,如下表所示,突破点(2)两种图像问题
17、类型 已知物体在某一过程中所受的合力或某个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已知物体在某一过程中速度或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要求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3)图像问题处理的关键点 清楚图像类别,分清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确定其物理意义,理解图像所反映的物理过程; 注意图像中特殊点,即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图线的拐点、图线与图线的交点等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明确能从图像获取哪些信息,将图像与具体的情境结合,方法6 解决两类动力学的基本问题浙江2019届选考模拟图甲为冰库工作人员移动冰块的场景,冰块先在工作人员斜向上拉力作用下移动一段距离,然后放手让冰块向前滑动到目的地其工作原理可简化为
18、图乙所示的示意图,设冰块质量M100 kg,冰块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5,运送冰块距离为12 m,工人拉冰块时拉力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上某次拉冰块时,工人从滑道前端拉着冰块(冰块初速度可视为零)向前匀加速前进4 m后放手,冰块刚好到达滑道末端静止已知sin 530.8,cos 530.6,g取10 m/s2,求:(1)冰块在加速与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之比; (2)冰块滑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3)工人拉冰块的拉力大小,例4,【解析】 (1)设加速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1,减速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2,最大速度为v,加速前进位移为x1,总位移为L,则加速阶段有v22a1x1, 减速阶段
19、有v22a2(Lx1), 则 1 1 1 1 2 1 . (2)减速阶段冰块只受滑动摩擦力作用,则mgma2,解得a20.5 m/s2, 根据v22a2(Lx1),解得v2 2 m/s. (3)a12a2,故a11 m/s2, 对冰块受力分析可得Fcos 53(MgFsin 53)Ma1, 解得F234.375 N. 【答案】(1)21 (2)2 2 m/s (3)234.375 N,例4,考法例析 成就能力,考法4 瞬间性问题福建四校2017联考如图所示,A、B两小球的质量相等,用轻弹簧相连,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的斜面光滑,两球用细线固定于斜面上,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
20、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 BB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小于gsin C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sin D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例1,【解析】 系统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对B球有F弹mgsin,对A球有F绳F弹mgsin,细线被烧断的瞬间,细线的拉力立即减为零,但弹簧的弹力不发生改变,则B球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对A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合 F弹mgsin 2gsin ,方向沿斜面向下,故C正确【答案】C【答案】C,例1,考法5 两类动力学问题质
21、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假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物体在012 s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 )A18 m B54 m C72 m D198 m,例2,【解析】 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Ffmaxmg4 N拉力只有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才会由静止开始运动 03 s内:F Ffmax,物体保持静止,x10; 36 s内:F Ffmax,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a fmax 84 2 m/s22 m/
22、s2, 6 s末的速度vat16 m/s, 36 s内的位移x2at22 1 2 232 m9 m; 69 s内:F Ffmax,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x3vt318 m; 912 s内:F Ffmax,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6 m/s,并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x4vt4at4227 m. 所以012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xx1x2x3x454 m,选项B正确 【答案】BD,例2,如图所示,将质量为0.1 kg的物体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竖直弹簧固定在升降机内,当升降机以4 m/s2的加速度加速向上运动时,上面弹簧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0.4 N;当升降机和物体都以a28 m/s2的加速
23、度向上运动时,上面弹簧的拉力大小为(g取10 m/s2)( )A0.6 N B0.8 N C1.0 N D1.2 N,例3,【解析】 当升降机以a14 m/s2的加速度加速向上运动时,上面弹簧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F0.4 N,设下面弹簧支持力大小为F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Nmgma1,解得FNmg1 N当升降机和物体都以a28 m/s2的加速度向上运动时,设上面弹簧的拉力增加了F,则下面弹簧的支持力也增加了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FNFmgma2,得F0.2 N,所以加速度为a28 m/s2时,上面弹簧的拉力为FF0.6 N,选项A正确【答案】A,例3,考法6 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图像问题湖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专用 2020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牛顿 运动 定律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