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综合学业质量标准检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综合学业质量标准检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9春高中地理综合学业质量标准检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必修三 综合学业质量标准检测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50 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2 分,共50 分)根据定量与定性指标,可将全国划分为 4 个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南部湿润生态大区和青藏高原生态大区)。读中国生态区分布图,完成 12 题。1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有( D )行政区划 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特征 生态系统特征A B C D2关于生态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C )具有一定范围、形状 都非常脆弱具有明确的区际边界
2、 边界具有过渡性A B C D【解析】 第 1 题,由题干信息可知,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既有自然地理特征,又有生态系统特征。第 2 题,由图可知,生态区具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但区域间并没有明确的边界。南部湿润生态大区、东北部湿润半湿润生态大区要比青藏高原生态大区、北部干旱半干旱生态大区稳定得多。读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完成 34 题。23我国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 D )A矿产资源丰富 B劳动力成本低C淡水资源充足 D交通运输便捷4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D )A经济腹地更广 B科技实力更强C产业基础更好 D改革开放更早【解析】 第 3 题,
3、三大经济区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地处东部沿海地带,交通运输便捷。故选 D。第 4 题,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改革开放更早。故选 D。(2018长沙模拟)下图为中缅油气管线局部示意图,它由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两条管线组成。它们穿越高山、河流,途经原始丛林区、喀斯特地貌区、地震活跃带,修建难度大。完成 56 题。5面对复杂的地理环境,管线设计规划中主要运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 B )ARS BGIS CGPS DSOS6修建中缅油气管道对我国的地理意义是( C )3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运输渠道,保证石油运输安全 通过收取石油过境费增加经济收入 利于近海、陆地石油资源的开采
4、优化国家现有石化工业布局,推动西南经济发展A B C D【解析】 第 5 题,RS 是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主要获取影像资料;GIS 是在一定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GPS 主要是定位和导航。中缅油气管线的自然地理条件复杂,需要综合分析和评判,故选 B。第 6 题,修建中缅油气管道为我国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运输渠道和石油运输安全提供了保证;也能够优化国家现有石化工业布局,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故选 C。耸立于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绵延 500 多千米,其南段福建省一侧的长汀县,有韩江支流流过县城。离县城约 22 千米处的河田镇,曾经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这里原名柳村,据清朝道光、
5、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当时境内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的河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据此回答 78 题。7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C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8.“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解析】 第 7 题,根据材料, “红色荒漠”区位于我国湿润气候区,以流水作用为主,A、B 错。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植被破坏后,流水侵蚀地表,即水蚀作用,C 对。沉积作用发生在低洼处,不是山岭上,D 错。第 8 题,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
6、要是滥伐森林,破坏植被,A 对。该地不是牧区,过度放牧不是主要原因,B 错。开山取石、环境污染不是形成支离破碎地貌的原因,C、D 错。我国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下图为“该区域简图” 。读图,完成 910 题。49下列关于包头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A )A科技实力不强,需要引进人才和技术B扩大稀土产量,增加出口量C黄河含沙量大,工业水源水质差D靠近黄河、铁路,水陆交通便利10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措施,不可行的是( B )A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B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
7、面临成长成熟衰落的过程,发展第三产业是唯一出路C完善基础设施,关闭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D对废矿业复垦,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业等【解析】 第 9 题,包头位于内陆地区,经济欠发达,科技力量薄弱,因而需要引进人才和技术;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需要合理开采,进行深加工,而不是盲目扩大产量;该段黄河还未流经黄土高原,河水含沙量较小;黄河通航能力差,水运不便。第 10题,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利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但不是唯一出路。(2018德州模拟)读十八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图,完成 1112 题。11图中现在和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 M 代表
8、的是( A )A市场导向型 B技术导向型C运输导向型 D劳动力导向型12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 D )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 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部门A B C D【解析】 第 11 题,从 M 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信息、品牌等,可看出体现的是市场;同时科技、人才也需要通过市场来配置,故战略导向 M 代表的是市场导向型。注意西部地区5与东部地区相比,不具有人才、技术优势,故不能选择技术导向型为战略导向。第 12 题,西部发展最急需的是
9、生态建设和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图示由资源依托型向 M 转变,需要有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来保障。(2018江西四校联考)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 2030cm 的速度下降,湖水 pH 由 7.47.8 上升到 9.09.42,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湖区域图,据此完成 1314 题。13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 )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减少 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湖区生态环境恶化,pH 上升 工业生
10、产如采矿、洗矿,工业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 湖区周边林地被砍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A B C D14保护红碱淖是当务之急。关于保护红碱淖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利于调节气候 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利于调节河流径流 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A B C D【解析】 第 13 题,为自然原因;为人为原因;影响水质,不影响水量;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会导致入湖泥沙增多,湖区水位上升,错。选 A。第14 题,红碱淖属于湿地资源,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提供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根据题干可知,该地区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水体盐碱化,动植物资源减少,可知保护红碱淖
11、有利于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森林的作用;与题干不相符;该湖已成为咸水湖,不是水源地,不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错误。(2018衡水模拟)为了将水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从目前的 19%提高到 40%,我国计划共修建水电站 22 000 座。据此回答 1516 题。15我国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 6.8 亿千瓦,但可以开发利用的只有 3.8 亿千瓦,这主要是因为( D )A水电站建设周期长,投资大6B建水库筑坝拦水,要淹没农田、但不迁移居民C我国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D我国地质条件复杂,有些地区不宜建坝16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是( C )A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B上、下游间
12、物种交流畅通C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小D引发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解析】 第 15 题,我国水能开发程度低,主要因为我国水能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区,而西南地质条件复杂,同时因水库造成的土地淹没面积大,移民量大。第 16 题,库区云量增多属于有利影响,山崩、泥石流的发生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的降水,山体断裂发育,存在大量松散堆积物,沟谷陡峻等。下表示意我国某山地茶园的生产方式,读表回答 1718 题。位置 生产活动茶树植株 在植株的行间进行热带牧草和温带牧草轮种茶园埂护坡 种植牧草,部分牧草用于饲养山羊茶园坡 高大牧草与矮密牧草并排种植茶园里 种植果树茶园周围空旷地 挖蓄水池和排灌渠17
13、.该茶园土地整治的重点是( B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C土地盐碱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 据题干可知,茶园位于山地,再结合表中的“种植牧草” “种植果树”等信息判断,该茶园土地整治的重点是水土流失问题。18关于该生产方式的分析,正确的是( D )A茶园产业链的纽带是山羊B茶园降水年变率增大C茶园土地资源浪费严重D茶园生产的茶叶质量好【解析】 茶园以牧草为纽带,将种茶和牧羊相结合,形成产业链;茶园植被覆盖率增高,对局地小气候会产生影响,降水年变率减小;将茶叶、牧草、山羊和果树在同一土地单元上进行生产,有效地利用了土地资源;以羊粪作为茶园的有机肥料,可减少化肥施用量,使生产出的茶叶质量提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2019 高中地理 综合 学业 质量标准 检测 精练 解析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