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新人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单选题1.1992 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海峡两岸关系达成共识,也就是“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就是海峡两岸均坚持( ) A. 一个中国原则 B. 一国两制方针 C. 和平统一方针D. 互补互利原则2.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 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C. 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 D. 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3.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2、( ) A. 香港、澳门回归 B. 万隆会议的召开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关系正常化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权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实行彻底的民主改革 B. 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D.西部大开发5.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终于摆脱了哪个国家 400 多年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 ) A. 英国 B. 西班牙 C. 法国 D. 葡萄牙6.下图反映了 60 年西藏人口受教育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民族区域自治
3、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 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7.民族区域自治( ) A.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 B.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明确规定C. 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D. 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8.中共中央在筹建新中国时,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什么政策( )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民族区域自治D. 共同繁荣9.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 5 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 2A. 内蒙古 B. 宁夏和广西 C.西藏 D. 新疆10.新中国关于
4、民族关系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 B. 汉族统治少数民族 C. 民族团结与发展D. 民族平等与繁荣11.2016 年 5 月 4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国共两党领导人再次会晤。这有利于( )推动两岸交流,实现祖国统一 促进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消除民族差异,实现共同繁荣 维护国家主权,实现民族自治 A. B. C. D. 12.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是( ) A. B. C. D. 13.“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2017 年是香港回归祖国( ) A. 18 周年 B. 19 周年 C. 20 周年 D. 21 周年14.国
5、家主权从来都是不容侵犯的。在同一年,中国和巴拿马分别从下列哪个国家手中收回了澳门和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 A. 英国、美国 B. 法国、英国 C. 英国、葡萄牙D. 葡萄牙、美国15.邓小平曾在不同场合说,香港回归后,香港居民“股照炒、舞照跳、马照跑”。这是说香港回归以后,香港原有的( )不变 A. 政治制度 B. 法律 C. 生活方式D. 金融中心的地位16.关于海峡两岸交往的史实排序正确的是(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协会与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达成共识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汪辜会谈 A. B. C. D. 317.新中国成立 60 多
6、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乡镇企业得到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经济令人瞩目,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材料 中所反映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文化大革命D. “科技立国”的政策18.邓小平在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是( ) A. 一国两制 B. 和平谈判 C. 对等协商D. 一个中国19.中国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出发点是( ) A. 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B. 维护改革
7、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C. 港澳台问题都是历史遗留问题,只能用“一国两制”的方法解决D. 反映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20.20 世纪 80 年代初,为尊重历史与现实,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有一位领导人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位领导人是:( )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二、材料分析题21.当前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也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之一。【民主法制促和谐】材料一 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起,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走过了波澜壮阔的 30 多年,基本上形成了有法可依的局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初步形成。【社会保障映和
8、谐】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制定了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社会救济等一系列法规。从 20 世纪90 年代起,国家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步伐,建立起了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材料二反应了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怎样的趋势?这一问题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统一大业奏和谐】材料三 不久爆发的朝鲜战争,美国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空军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致使台湾问题没能及时解决。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使对台工作受到了严重干扰。材料四 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放,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
9、现祖国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反应了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怎样的趋势? 这一问题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阻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4)材料四中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已经成功实践,请举例说明。 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朝时期的边疆分布着众多的民族,由于对这些民族的统一方式不同,汉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式。汉王朝继承了秦在边疆地区设置郡县的这一制度,在北疆、西南地区以及南部等边疆地区
10、设立了众多的郡县。在一些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汉王朝则设立了一些边疆专门性机构,诸如西域都护府。这些机构既理民政,管理边疆民族的有关事务,也理军政,负责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与边疆治理材料二:1875 年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 年 3 月,左宗棠移驻肃州(今酒泉),督率 220 营大军西征。他根据新疆北可控南的地理形势,确定了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指挥清军仅用半年时间,就收复了乌鲁木齐等北疆大部分地区。1877 年春,清军向南疆推进,消灭了阿古柏的主力军队。1878 年 1 月,清军收复了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摘编自郑师
11、渠中国近代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汉朝在边疆地区管理方式上的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根据材料二,指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原因。 (3)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迎来了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了什么特殊的政治制度? (4)综上所述,说明我国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2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孙中山材料二:香港、澳门一向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有利于保证这两个地区的继续繁荣稳定这不但对这两个地区人民有利,而且对于全国
12、也有利。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中,容许个别小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但无害,而且有利。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陆地区获得统一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反映了我国的什么制度?它是谁提出来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制度利在哪里?(3)目前我国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焦点与核心问题是什么?党和政府对此实行的方针是什么? (4)根据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应该怎么做? 5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 【解析】【分析】1992 年,两会达成“ 九二共识 ”的重要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是
13、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故选 A。【点评】九二共识是用于概括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 1992 年香港会谈中就“一个中国”问题及其内涵进行讨论所形成之认识见解的名词。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2.【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知识可知,1997 年和 1999 年成功收回了香港、澳门的主权,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血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两岸同根同源,同属于一个中国,海峡两岸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故选 A。【点评】本题主
14、要考查学生对当今台湾问题的准确理解与认识。3.【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时间是 1990 年以后的,可以排除 B万隆会议的召开 ,1955 年,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 年,D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 年。所以答案选 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答案】C 【解析】【分析】题文中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是解题的关键。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
15、发展,出现了题文中的现象。故选 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知识。5.【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澳门回归祖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53 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住权,400 多年后的 1999 年 12 月 20 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此只有选项 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澳门回归。6.【答案】A 【解析】【分析】随着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西藏教育事业日新月异,实现学有所教。全区所有县(区)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个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的比较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已经形成。实现了
16、从学前到高中阶段 15 年免费教育,农牧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落实,政策和资金覆盖率均达到 100%。所以 60 年西藏人口受教育的迅速普及,最主要原因是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成果。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熟记基础知识很重要。67.【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的时间是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的时间是 19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下册 第四 单元 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单元测试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