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湘教版.doc
《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湘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时间:45 分钟 分值:9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2019宜昌模拟)和田玉是一种深埋在地下的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再经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这种石包玉的石与玉界限清楚,可以分离)。当岩石露出地表,经风化、流水冲刷和搬运、沉积,石与玉则分离,这便形成鹅卵石状的籽料。据此回答 12 题。1籽料形成过程中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A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外力作用C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侵入外力作用D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侵入地壳运动2图中寻找籽料的最佳地段是( )A BC D解析:第 1 题,由材料可知,首
2、先由白云岩变质形成大理岩;然后大理岩被岩浆侵入,且被包入岩浆中形成新岩石;“岩石露出地表”说明有地壳上升运动过程;最后经外力作用玉、石分离形成籽料。第 2 题,由“流水冲刷和搬运、沉积”可知,籽料应位于河流落差由大变小的位置,图中刚好位于出山口而符合条件。答案:1.B 2.C(2019六盘山高级中学模拟)图甲为某区域相关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PQ 为锋线,图乙为图甲中近地面水平方向上从 C 到 D 的气压变化曲线。读图,回答 34 题。23. 关于图示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PQ 为冷锋锋线,主要雨区在锋线北侧B该区域位于北半球,PQ 为暖锋锋线,主要雨区在锋线南侧C该区域位于
3、南半球,PQ 为冷锋锋线,主要雨区在锋线南侧D该区域位于南半球,PQ 为暖锋锋线,主要雨区在锋线北侧4关于图甲中四地风向和风速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两地均吹偏南风,风速较两地慢B两地均吹东北风,风速较两地快C两地间风向一致D地与地风向不同,但风速相同解析:第 3 题,同一纬度地区,海拔高的地方地球自转线速度快;据图中自转线速度等值线与山地的位置关系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根据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方向可知,该处锋面系统是南侧气团主动向北侧气团移动,即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属于冷锋天气系统,主要雨区位于冷气团一侧,即锋线南侧,故 C 项正确。第 4 题,结合上题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结合等压线分布
4、信息可知,两地风向是偏西风;两地位于锋线两侧,且地更接近锋线,则两地风向不同,且风速地大于地;两地吹偏南风,两地间气压梯度力比两地间大,风力大,故 A 项正确。答案:3.C 4.A(2019东北育才中学模拟)霾的形成与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悬浮颗粒物的增加有关。当大气湿度增加时,霾可以转化为雾,因而霾与雾常常相伴而生,统称雾霾。据此回答 56 题。5四图中容易出现严重雾霾的是( )3A湿度大,降水多B气压高,气温低C逆温层,风力小D风力小,湿度大6雾霾天气对下列相关产业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A果林园艺及乳畜业B环境保护及文教事业C钢铁及汽车制造业D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解析:第
5、5 题,读图,图中有降水天气,空气中的悬浮颗粒会随降水落到地面,使大气中悬浮颗粒减小,A 错;图表示一个时期的气压变化情况,不是某一天的情况,B 错;图中近地面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升高,出现逆温现象,不利于空气对流运动,C 对;图所示风速较大,不利于雾霾的形成,D 错。选 C。第 6 题,出现雾霾天气时,大气能见度降低,直接影响到旅游业及交通运输业,但是对其他选项中的产业影响较小。选 D。答案:5.C 6.D(2019濮阳模拟)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24%,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 15%。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该河夏、秋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
6、 32%,冬季径流量约为年总径流量的 30%,但总径流量变化较小。下图为第聂伯河部分流域示意图。据此回答 78 题。47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冰川融水补给 B雨水补给C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8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流域降水量增加 B全球气候变暖C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D大量修建水库解析:第 7 题,材料显示: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第聂伯河夏、秋、冬三季的径流量占全年的 39%,则春季径流量占比重最大,说明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故 C 正确。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主要以夏、秋季为主,与材料信息不符;该地纬度高,降水以降雪
7、为主,则雨水补给比重小;地下水补给稳定但水量较少。第 8 题,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差异减小,说明是受到了人为活动的调节作用,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所致,故 D 正确。答案:7.C 8.D下图为某年 6 月琼东沿海海水表层等温线分布图(甲图)和某地理事物分布图(乙图)。据此回答 911 题。9甲图中琼东沿海海水表层等温线呈半环状,数值向外海递增。形成这种分布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陆地淡水的注入B台风造成的暴雨C大幅度的涨潮D深层海水的上泛10根据甲图推断乙图所示地理事物最可能是( )A降水量 B含沙量C浮游生物量 D海水盐度11与乙图所示地理事物时空分布最相似的海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地理 探究 一轮 复习 第二 自然环境 中的 物质 运动 能量 交换 综合 检测 解析 湘教版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7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