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学案.docx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第2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试标准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说明速度与时间、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d自由落体运动 c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a1.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 t 图象不作要求2.追及、相遇问题不作要求3.不要求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分析解决问题4.不要求计算多物体且多过程运动中需要联立方程求解的问题5.只要求解决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有关问题6.不要求掌握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进行实验研究的具体细节.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基本规律(1)速度公式: v v0 at.(2)位移公式: x v0t at2.12(3)速度位移关系式: v2 v022 ax.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2、两个重要推论(1)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在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即: 2tv .vv0 v2(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 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 x x2 x1 x3 x2 xn xn1 aT2.自测 1 (2015浙江 10 月选考6)如图 1 所示,一女同学穿着轮滑鞋以一定的速度俯身“滑入”静止汽车的车底,她用 15s 穿越了 20 辆汽车底部后“滑出” ,位移为 58m,假设她的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从上述数据可以确定( )2图 1A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加速度B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平均速度C她刚“滑入”车底时的速度D她刚“滑出”车底
3、时的速度答案 B解析 根据 x v0t at2知,由于初速度未知,则无法求出运动的加速度,故 A、C 错12误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她在车底的平均速度 m/s3.87 m/s,故 B 正确由vxt 5815于初速度未知,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无法求出末速度,即“滑出”车底时的速度,故 D 错误二、自由落体运动1特点和规律(1)从静止开始,只受重力作用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公式: v gt, h gt2, v22 gh.122自由落体加速度(1)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方向均为竖直向下(2)在地球上其大小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赤道上最小,在两极处最大自测 2 ( 2018温 州 市
4、 十 校 期 末 联 考 )从 发 现 情 况 到 采 取 相 应 行 动 经 过 的 时 间 叫 反 应 时 间 ,两 位 同 学 合 作 , 用 刻 度 尺 可 测 得 人 的 反 应 时 间 : 如 图 2(a)所 示 , 甲 握 住 尺 的 上 端 , 乙 在 尺的 下 部 做 握 尺 的 准 备 (但 不 与 尺 接 触 ), 当 看 到 甲 放 开 手 时 , 乙 立 即 握 住 尺 若 乙 做 握 尺 准 备时 , 手 指 位 置 如 图 (b)所 示 , 而 握 住 尺 时 的 位 置 如 图 (c)所 示 由 此 测 得 乙 同 学 的 反 应 时 间 最接 近 ( )3图
5、2A2.0s B0.04sC0.50s D0.30s答案 D解析 在人的反应时间中,直尺下降的距离 h40cm.根据 h gt2, t s0.28s,接近于 0.30s,故 D 正确,A、B、C 错误12 2hg 20.410三、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的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2伽利略认为,重物和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3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察现象逻辑推理猜想假说实验验证修正推广自测 3 如图 3 所示,大致地表示了伽利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思维过程,对于此过程的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 3A其中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出的结
6、论B其中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出的结论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清除”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答案 A四、运动学图象1 x t 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斜率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切线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2 v t 图象(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斜率意义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4(3)面积意义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若
7、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则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则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自测 4 (2015浙江 10 月选考2)下列 v t 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答案 D解析 A 项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B 项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 B 错误C 项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 C 错误D 项表示物体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D 正确.命题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及应用1基本思路 画 过 程 示 意 图 判 断 运 动 性 质
8、选 取 正 方 向 选 用 公 式 列 方 程 解 方 程 并 加 以 讨 论2方法与技巧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包括已知量、待求量和为解题设定的中间量)没有涉及的物理量适宜选用公式v0、 v、 a、 t x v v0 atv0、 a、 t、 x v x v0t at212v0、 v、 a、 x t v2 v022 axv0、 v、 t、 x a x tv v02除时间 t 外, x、 v0、 v、 a 均为矢量,所以需要确定正方向,一般以 v0的方向为正方向例 1 (多选)如图 4 所示,在一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从 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 3s 内经过相距 30m 的 A、
9、B 两点,汽车经过 B 点时的速度为 15m/s,则( )图 4A汽车经过 A 点的速度大小为 5m/s5B A 点与 O 点间的距离为 20mC汽车从 O 点到 A 点需要的时间为 5sD汽车从 O 点到 B 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7.5m/s答案 AD解析 汽车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 m/s10 m/s,而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vxABtAB 303有 ,即 vA2 vB210m/s15 m/s5m/s,选项 A 正确;汽车的加速度 avvA vB2 v,代入数据解得 a m/s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vA22 axOA,代入数据解得vB2 vA22xAB 103xOA3.75m,选
10、项 B 错误;由 vA atOA解得汽车从 O 点到 A 点需要的时间为 tOA1.5s,选项 C 错误;汽车从 O 点到 B 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m/s7.5 m/s,选项 D 正确vvB2 152变式 1 如图 5 所示,竖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井的深度为 104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 8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 1 m/s2.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 0,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 )图 5A13sB16sC21sD26s答案 C解析 运动分成三段,开始匀加速启动,接下来以 8m/s 的速度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到井口加速阶段, t1 8s,位
11、移 x1 at1232m va 12减速阶段与加速阶段对称, t38s, x332m匀速阶段: x2(1043232) m40m,所以 t2 5sx2v所以 t 总 t1 t2 t321s,所以选 C.变式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 a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 t 改为做加速度大小为 a2的匀减速运动,又经过时间 t 物体回到初始位置,求两个加速度大小之比 .a1a2答案 13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物体在第一个时间 t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二个时间 t 内先做6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零然后反向加速,取初始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画出物体运动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针对两个运动阶段由位移公式有x
12、a1t212 x a1tt ( a2)t212联立解得 .a1a2 13命题点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其应用类型 1 逆向思维法的应用例 2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发现险情紧急刹车,汽车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车,已知汽车刹车时第一秒内的位移为 13m,最后 1 秒内的位移为 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在第 1 秒末的速度可能为 10m/sB汽车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3m/s2C汽车在第 1 秒末的速度一定为 11m/sD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 4.5m/s2答案 C7解析 采用逆向思维,由于最后 1s 内的位移为 2m,根据 x at 2得,12汽车加速度大小 a m/s24 m
13、/s 2,2xt 2 2212第 1s 内的位移为 13m,根据 x1 v0t1 at12,12代入数据解得初速度 v015m/s,则汽车在第 1s 末的速度 v1 v0 at1(1541) m/s11 m/s,故 C 正确,A、B、D 错误变式 3 (多选)如图 6 所示,一冰壶以速度 v 垂直进入三个完全相同的矩形区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离开第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 )图 6A v1 v2 v3321B v1 v2 v3 13 2C t1 t2 t31 2 3D t1 t2 t3( )( 1)13 2
14、2答案 BD解析 因为冰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末速度为零,故可以看成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来研究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通过连续三段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 1( 1)(2 ),故所求时间之比为( )( 1)1,故选项 C 错误,D 正确;由3 2 3 2 2v2 v022 ax 可得,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通过连续相等位移的速度之比为1 ,则所求的速度之比为 1,故选项 A 错误,B 正确2 3 3 2类型 2 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例 3 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 1s 内和第 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 9m 和 7m则刹车后 6s 内的位移是( )A20m B
15、24mC25m D75m答案 C解析 由 x aT2知 a2m/s 28由 2tv 知,第 1s 末的速度 v1 8m/svxt x1 x22由 t 4s,故刹车后 5s 停止0 v1a又 25s 内的位移为 x 16m,0 v122a故刹车后 6s 内的位移为 x x125m.变式 4 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经 3s 进入一个水平面,再经 6s 停下,斜面与水平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不计,则小球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运动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A11B12C13D21答案 B解析 由 得,斜面匀加速下滑阶段和水平面上匀减速阶段平均速度相同v0 vm2由 x t 且时间之比为 12,故位移大小之
16、比为 12,B 正确v命题点三 自由落体运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物体由静止开始的自由下落过程才是自由落体运动,从中间截取的一段运动过程不是自由落体运动,应该用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去解决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速度公式: v gt.(2)位移公式: h gt2.12(3)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 v22 gh(h 为物体下落的高度,不是距离地面的高度)例 4 (2018牌头中学期中)一名攀岩运动员在登上陡峭的峰顶时不小心碰落了一块石块,8s 后他听到石块落到地面的声音若考虑到声音传播所需的时间,设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m/
17、s,则山峰的实际高度值应最接近于( g 取 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A80mB160mC250mD320m答案 C解析 若不考虑声音的传播所需的时间,则这个山峰的高度:h gt2 1082m320m,考虑到声音传播需要一定时间后,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时间小12 12于 8s,因此山峰高度比上面算出的值小一些根据上面算出的高度,作为估算,声音传播的时间可取约为 t1 s0.9s,因此山峰的实际高度估计约为:hv 320340h gt 2 10(80.9) 2m252m,最接近于 250m,故 C 正确,A、B、D 错误12 129变式 5 (2018湖州市、衢州市、丽水市高三期末)图 7
18、 为“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照片中的数字是小球落下的距离,单位为 cm),为了根据照片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值,一定要记录的是( )图 7A小球的直径B小球的质量C频闪光源的频率D小球初速度为零的位置答案 C变式 6 (2018宁波市重点中学联考)某同学在竖直墙前连续拍照时,恰好有一块小石子从墙前某高度处自由落下,拍到石子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 8 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厚度为 6.0cm,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 2.0102 s,则石子开始下落的位置距 A 位置的距离约为( g10m/s 2)( )图 8A0.45mB0.9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20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第一章 运动 描述 变速 直线运动 研究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5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