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师用书(含解析).docx
《(浙江专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师用书(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师用书(含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挖命题【考情探究】5 年考情考点 考试内容、考核要求真题示例 考查角度 学科素养考查热度2018 浙江 4 月选考,8,2分列强在华取得的特权领事裁判权历史解释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鸦片战争的背景(b)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c)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c)2017 浙江 4 月选考,8,2分列强侵华对中国产生的危害史料实证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黄海海战(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b)左宗棠收复新疆(b)2015 浙江 10 月选考,8,2分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史料实证 201
2、8 浙江 4 月选考,11,2分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历史解释2017 浙江 4 月选考,13,2分 正面战场抗战 史料实证2016 浙江 10 月选考,13,2 分 平型关大捷 史料实证伟大的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b)南京大屠杀、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b)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c)2016 浙江 4 月选考,11,2分抗战胜利的意义 历史解释分析解读 本专题是高考中的必考专题,从考试内容来看,抗日战争的内容考查频率较高。从考查角度来看,着重考查列强对华侵略的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影响。从试题类型来看,大多以选择题为主
3、。从考查的学科素养的角度来看,多是以史料实证为考查要求。左宗棠收复新疆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八七会议的内容,近几年涉及较少,预测今后可能会对这部分有所重视,需引起关注。复习本专题应充分考虑世界背景,从世界史的角度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真题典例】2破考点【专题概览】一、时空定位二、阶段特征1840 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随后,西方列强接踵而至,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然而面对强敌,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三元里人民抗英、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爱国官兵的抗日斗争、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
4、帝运动等,都表现出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1840 年以后,进入近代的中国历史围绕国家主权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拥有独立主权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国家。二是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顽强抗击侵略并最终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国重新获得独立。同时列强侵略也呈阶段性特征。18401900年 列强侵略不断加深,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国家19011945年 由多国共同侵华演变为一国单独侵华,日本成为侵华主力【考点集训】考点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2017 浙江杭州重点中学高
5、三期中,8)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 1500 哩长的、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象发生在( )3A.南京条约签订后 B.马关条约签订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 D.“二十一条”签订后答案 B2.(2018 江苏南通等七市三模,6)伦敦新闻画报曾报道说:英国远征军逼近大运河所带来的危险,被认为会促使大清皇帝做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安排。俄国正忙于唆使中国反对大英帝国的正当要求,美国和法国派出了他们的战舰来观察我们跟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之间的战争。这里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
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 A3.(2018 江苏南京三模,7)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它(的失败)对中国社会造成多方面的灾难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这里的“它”是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答案 B4.(2017 浙江稽阳联谊学校 8 月联考,13)近代中国,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一系列特权。下列选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7、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A. B. C. D.答案 B考点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2018 浙江杭州高三质检,27)中俄之间,恩恩怨怨数百年。下列关于中俄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不平等边界条约B.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C.1881 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表明中俄之间已经建立了结盟关系答案 C2.(2018 浙江温州 3 月选考适应性测试,7)据清季外交史料所记,“主权”概念最早出现在 1860 年代,从 1875 年至 1894 年,每 100 页文件只
8、出现 1 次“主权”一词;从 1895 到1899 年,每 100 页出现 2.5 次;从 1900 年到 1901 年,每 100 页出现 8.8 次;从 1902 年到1910 年,每 100 页出现 22 次左右,其中 1909 年每 100 页出现 37 次。该史料反映出( )A.“主权”一词使用频度与近代社会变迁相关B.洋务运动催生了国人“主权”意识的出现C.维新变法运动促使民众“主权”意识高涨4D.辛亥革命推动了“主权”一词的广泛使用答案 A3.(2017 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考冲刺模拟三,29)威海战役时,日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致丁汝昌的劝降信中云:“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固非
9、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谙通便之所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跻夫实效?”日本之辞或有幸灾乐祸之意,但其语也在客观上反映了( )A.当时清朝军纪松弛 B.当时清朝吏治腐败C.当时清朝教育落后 D.日本为发动战争蓄谋已久答案 C4.(2017 浙江杭州高三期末,8)近代诗人黄遵宪有诗云:“城头逢逢擂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成败利钝非所睹,人人效死誓死拒,万众一心谁敢侮?”该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爱国官兵在黄海海战中迎击日军B.徐骧、邱逢甲领导义军斗争C.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运动D.民族资本家
10、提倡“实业救国”答案 B考点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1.(2018 浙江高三“五校联考”,12)从 2017 年开始,国家统编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八年抗战”修改为“十四年抗战”。以下史料中能对这一“修改”提供印证的有( )A. B. C. D.答案 A2.(2019 届浙江温州 9 月选考测试,13)抗战期间,宋哲元致国民政府密电:“连日血战,敌以伤亡过众,志气馁败。攻击喜峰口正面之敌,于上午十时向后撤退,似有退却之样。”该密电发于( )A.1931 年 B.1933 年 C.1938 年 D.1940 年答案 B53.(2018 江苏扬州考前调研,10)丹麦作家何铭生认为:“在 19
11、37 年初之前,城市战对于世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是这年秋天在上海进行的战役改变了这一切。”这次战役( )A.使东三省逐步沦陷B.是国共两党携手抗战的成果C.是正面战场的胜利D.宣告日本速战速决计划破产答案 D4.(2019 届浙江绍兴 9 月选考诊断,12)1945 年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下列相关抗战史实,按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冯玉祥等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国、共两党揭开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A. B. C. D
12、.答案 B探史料探究一 “天朝上国”的暮年悲歌鸦片战争的影响史料呈现史料 1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史料 2 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会解体一样。摘编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
13、洲革命读史指导史料 1:阐明了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史料主旨 史料 2:论述了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历史解释两则史料均是对鸦片战争的影响的历史解释。史料 1 侧重于对中国整体历史的影响;史料 2 侧重于对中国君主专制、闭关政策的影响史料解读 重点强调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全方位变化6阐释史料认识1840 年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打破了清王朝闭关锁国的状态,冲击了落后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西方文化;同时,促使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的产生史料应用1.史料 1 中的“这场战争”指什么?中国在
14、“这场战争”中的结局如何?答案 18401842 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2.史料 2 中的“与外界完全隔绝”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有哪些?答案 “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潮流,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3.结合以上史料,分析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 (1)政治: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经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3)思想文化: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掀起了一股“向西方
15、学习”的新思潮。(4)总体上促使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探究二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史料呈现史料 1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16、史料 2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读史指导史料 1:聚焦于甲午战争中的威海之战,扼要描述了交战的经过史料主旨 史料 2:论述了甲午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史料解史料实两则史料均是对甲午战争的影响的史料实证。史料 1 侧重于对甲午战争的过程描述;史料 2 侧重于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和影响7证读重点阐释日方的战术是
17、两路进攻:一路从海上封锁威海卫,切断北洋舰队的海上出口;另一路从荣城登陆进攻,夺取威海卫的环山炮台,扫除北洋舰队的陆上依靠。北洋舰队消极防守,军心动摇,部分官兵逼死提督丁汝昌,投降日军。材料从细节上展现了北洋舰队的失败原因说明中国甲午战败多方面的危害:日本的势力显著增强,列强乘机瓜分中国,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史料认识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成为多难兴邦的一个契机历史的辩证法正在于此,这也是本主题的立意所在史料应用1.据史料 1,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答案 特点:敌攻我守;海陆交织。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
18、投降;主帅指挥不力。2.据史料 2,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答案 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3.结合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答案 说明: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的开展;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过专题【五年高考】A 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1.(2018 浙江 11 月选考,9,2 分)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枪、一手兜售毒品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
19、的观点,依旧未把毒品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毒品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 )A.1840 年、1856 年 B.1840 年、1883 年C.1860 年、1894 年 D.1860 年、1900 年答案 A2.(2018 浙江 11 月选考,16,2 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早在 1937 年 8 月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所作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使“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这次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 D.中共七大答案 C3.(2018 浙江 4
20、 月选考,8,2 分)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8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答案 A4.(2017 浙江 4 月选考,8,2 分)有学者痛陈:“当 20 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A. B.C. D
21、.答案 C5.(2017 浙江 4 月选考,13,2 分)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说: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耳!昨日报载,又由日舰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西岸)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加战斗也。这位将领参加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答案 A6.(2016 浙江 4 月学考,7,2 分)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将香港一岛给予英国”。该不平等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 D.胶澳租界条约答案
22、C7.(2016 浙江 10 月选考,13,2 分)1937 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意义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 D.枣宜会战答案 B8.(2016 浙江 4 月学考,11,2 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史实的角度对此进行论证说明,需要从下列哪几个方面着手( )中国在抗战中付出的民族牺牲中国战场对欧洲战场的战略支援中国战区牵制日本军
23、力的占比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A. B.C. D.9答案 A9.(2015 浙江 10 月选考,8,2 分)新材料的发现始终是史学研究的动力。“丹东一号”沉船经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极有可能是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邓世昌率领官兵与日军激战的战舰。它是( )A.“致远”舰 B.“定远”舰C.“靖远”舰 D.“经远”舰答案 A10.(2015 浙江 10 月选考,10,2 分)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下图所示反映了( )A.旅顺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C.南京大屠杀 D.八一三事变答案 C11.(2015 浙江 10 月选考,11,2 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
24、党合作抗日。在一次会战中,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答案 B12.(2015 浙江文综,38,7 分)(节选)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 年)(1)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7 分)答案 (1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版 年高 模拟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近代中国 维护 国家主权 斗争 教师 解析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5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