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三章测评(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读下列图片,完成第 12 题。1.四幅图片中的事物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的是( )A. B. C. D.2.图片中只有生产者的是( )A. B.C. D.解析:第 1 题,图片中是几棵竹子,构成生物种群;图片中是一只蜻蜓,是一个物种;图片中有蝴蝶和花,构成生物群落;图片中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第 2 题,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植物,消费者是食草动物和肉食动物。答案:1.C 2.A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较低,但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据此完成第 34 题。3.下列四省
2、中,广泛分布着以毛竹、杉木为主的速生用材林的是( )A.山东 B.江西 C.海南 D.甘肃4.近年来,建设防护林提倡多树种搭配的根本目的是( )A.追求森林产品多样化B.美化林区环境C.降低植树成本D.增强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解析:第 3 题,毛竹、杉木主要分布在亚热带丘陵、山地的酸性土壤(红壤)地区。第 4 题,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建设生态防护林等,是我国正在进行的生态环境建设。从“防护林”可排除 A、B两项,而“多树种搭配”一般来说会增加植树成本。故可判断只有 D 项正确。答案:3.B 4.D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第 56 题。5.两地区在区域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 )
3、A.森林破坏 B.水土流失C.草地退化 D.生物多样性锐减6.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防治措施中,提高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好做法是( )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B.大力发展水电建设C.提高炉灶技术水平 D.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解析:第 5 题,首先判断两地区的具体地理位置。左图是黄土高原地区,右图是东南丘陵地区,两地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 6 题,黄土高原地区虽有大量煤炭资源,但燃烧煤炭会造成环境问题;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不适合发展水电;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既可充分利用生物能,又能减轻环境污染。答案:5.B 6.D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完成第 78 题。37.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 )A.
4、华北平原 B.南方低山丘陵区C.内蒙古草原 D.黄土高原8.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壤盐碱化C.森林减少 D.荒漠化解析:图中显示坡度较小的地形区发展节水种植业,而坡度较大的地区实行退耕种草种树,在沟谷实行筑坝蓄水,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一致。答案:7.D 8.A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读图,完成第 910 题。9.我国云贵高原主要的荒漠化现象是( )A.石漠化 B.盐渍化C.沙漠化 D.红漠化10.“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主要作用是( )A.防治风蚀荒漠化 B.防治水蚀荒漠化C.防治冻融荒漠化 D.防治土地盐渍化解析:第 9 题,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
5、地貌发育,易被溶蚀,石漠化现象严重。第 10 题,建设“三北”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防治“三北”地区的荒漠化,该地区荒漠化主要是由风蚀作用形成的。答案:9.A 10.A4下图示意我国 39N 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第 1113 题。1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1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温度1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覆盖状况改善解析:第 11 题,丁地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容易积水,且本区气候干旱(季节性河流
6、),夏季蒸发旺盛,最容易出现盐渍化现象。第 12 题,从材料中所给的纬度及图例时令河等可以判断出本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带,气候干旱,降水少,因此水分条件是限制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第 13 题,本区的河流为内流河,径流量小,在中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必然导致下游水量减少,植被减少,从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现象。甲地位于上游,乙地的引水灌溉对其影响较小;乙地可能出现盐碱化现象;丙、丁两地位于下游河段,水量减少,植被减少,产生荒漠化。答案:11.D 12.B 13.C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第 1415 题。514.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1
7、5.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越演越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解析:第 14 题,我国西北各省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加上长期以来人类的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等,土地荒漠化严重。第 15 题,防止土地荒漠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保护现有植被,严禁乱砍滥伐。答案:14.A 15.B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完成第 1617 题。16.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 B.黄淮海平原C.辽东
8、丘陵 D.浙闽丘陵17.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提高经济效益 加快城镇发展 提供清洁能源促进民居集中6A. B. C. D.解析:第 16 题,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而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台湾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分布区。结合两者可以得出该地位于浙闽丘陵。第 17题,题干要求对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加快城镇发展”不符合题干要求,首先排除。该模式有渔业养殖、种植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农民收入多元,提高经济效益。该模式利用沼气池提供清洁能源。模式中既有渔业养殖也有种植业,促使民居转向鱼塘等水域和耕地面积较集中的区域发展,可能促使民居走向分散。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第三 生态 环境保护 测评 解析 湘教版 选修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