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高中政治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
《2019春高中政治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高中政治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1识记运动、相对静止和规律的含义。2理解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3分析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在古希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一次外出时忘了带钱,便向他的邻居借。过了很久,这个人总不还钱,邻居便向他讨债。这个人没钱可还,便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当初借钱的我了。 ”邻居发了脾气,一怒之下打了他一记耳光。赖账人要去见官告状,这位邻居也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不是打你的我了。”赖账人无言以对。【自主探究】 (1)赖账人不还钱的借口违背了哲学的什么道理?(2)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1)故事中的古希腊人借口事物
2、是变化发展的,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否认了事物的稳定性,从而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瞬息万交、不可捉摸的。这是典型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坑。(2)这则寓言启示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运动变化,也要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变化和 过程。1 2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 根本属性和 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3 4(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 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5【判一判】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错误。(1)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它揭示了物质的存在方式,
3、是相对于物质的其他属性如可知性、无限性而言的。(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揭示了物质的本质,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绝对的、不变的唯一特性。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区别:第一,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 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6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2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第二,运动是 无条件的、 永恒的和 绝对的;而静止是 有条件7 8 9 10的、 暂时的和 相对的。11 12(2)联系:第一,静止是运动的一种 特殊状态。第
4、二,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13止的 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14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想一想】 事物的相对静止,对于我们认识事物有什么意义?由于相对静止的存在,才能使各种事物区别开来。在一定条件下,此物就是此物,而不是彼物。如果在一瞬间事物既是此物,又是彼物,事物之间便无法区别,一切正确的认识和研究都成为不可能了,我们也就无法正确认识事物了。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所谓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 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稳定的15 16 17联系。【想一想】 规律就是规则吗?不是。规则、规定、守则、定理、公式、法律都不是规律,它们
5、都是主观的,可以制定、废除或修改,它们是规律的反映,但不是规律本身。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1)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18消灭。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判一判】 规律是客观的,所以规律是永恒不变的。观点错误。具体规律会随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而变化;事物条件消失或产生、变化了,则相应的具体规律的作用随之消失或产生、变化。也即规律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3方法论要求(1)必
6、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 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19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 造福人类。20 21【想一想】 人们利用规律是改造规律吗?不是。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改造规律。人们利用规律不是改变规律,而是改变规律发挥作用的条件。探究点一 运动与物质、静止的关系有些事物的运动是明显的,如奔驰的汽车、流动的河水、划破夜空的流星等。有些事3物的变化是缓慢的,泰山在 100 万年间升高了几百米;珠穆朗玛峰在 50 万年间升高了1600 米。还有些物体虽然运动速度快,但距离我们遥远,或者是物质本身太小,我
7、们也不易察觉。恒星看起来是不动的,其实,织女星和牛郎星分别以每秒 14 公里和 26 公里的速度飞奔。微观世界的原子、分子基本粒子也在不停运动,许多粒子从出生到“衰变” ,只有几百亿甚至几万亿分之一秒,运动速度非常之快。问题:(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2)如果星球停止运动,它还存在吗?(3)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 、概念或精神的运动?提示:(1)说明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2)不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3)不能。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客观事物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
8、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 、概念或精神的运动,是典型的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准确理解运动与物质、静止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3)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
9、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 ”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 )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解析】 雪莱的诗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选项中与此哲理相近的只有 B 项;A、C 两项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 项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答案】 B探究点二 运动是有规律的4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10、。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问题:故事中的农夫错在何处?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提示:(1)违背了植物生长规律。(2)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遭到规律的惩罚。全面准确的认识规律(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规律不等于规律现象,后者是前者的表现。(3)规律的客观性,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4)规律一定是一种联系,但联系不一定都是规律。(5)规律并非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6)规律不能被改变、改造、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
11、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李克强总理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解析】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是要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故排除 A;向污染宣5战是对现有物质生活方式的改造,而不是根本变革,排除 B;人与自然的矛盾具有客观性,不能消除,排除 C;环境污染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遭受自然规律惩罚的体现,所以 D 正确。【答案】 D一、辨一辨1运动是宇宙间一切
12、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 )3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4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唯一属性。( )5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6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 )二、练一练知识点 1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唐代和尚慧能评论“时有风吹幡动”时认为,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楚国有个人剑落水中,留下了“刻舟求剑”的故事。慧能和尚和“求剑”的楚国人都错在( )A离开物质谈运动B离开运动谈物质C不懂得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不懂得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解析:根据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将两者进行综合,A 项只说明了慧能的
13、错;B、C 两项只说明了楚国“求剑者”的错;D 项才是两者共同的错。慧能否认“风动” “幡动”,只承认“心动” ,这是离开物质谈运动,把运动仅仅看做是“精神的运动” 。而“刻舟求剑”者虽然承认船、水、剑的客观存在,但否认了船、水、剑的运动,同样错在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答案:D2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这一观点(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巍巍青山是相对静止的,但是相对于江中游动的竹排而言,又是“巍巍青山两岸走” ,因此,题干中的观点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
14、 符合题意。6答案:C3(2018大庆期中)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高级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材料中“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 ,说明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A 正确,D 错误;B、C 观点与题意不符。答案:A知识点 2 运动是有规律的4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15、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解析:本题考查规律的普遍性。 “率皆有法”的“法”指的是事物运动的规律,D 正确;A 表述不严密;B 错误,整个世界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C 本身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答案:D5(2018浙江卷)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生态环境的变化发展有它固有的规律 认识自然规律是改造自然规律的前提 按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政治 42 认识 运动 把握 规律 教学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