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五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课件.pptx
《(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五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五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课件.pptx(2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2-,-3-,考向标散文是2017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黑马”。全国卷和全国卷分别考查了林徽因的抒情散文窗子以外、李娟的叙事散文我们的裁缝店。考查的特点如下:选文强调文质兼美,格调健康,内容与主流意识相契合。内容或感受形象,体察意蕴;或念土怀乡,眷念风物;或写景状物,即兴感悟;或映现人性,褒扬人格;或体验社会,再现生活;或反思人生,省察自我。主客观题型兼顾,以主观简答为主,分值相对固定。设题点以内容概括、句段理解、鉴赏语言、结构主题、情感把握等为主要考查方向。2018年全国卷三套试卷均未考查散文。,-4-,透读散文,解答综合选择题 一、散文的特点与分类 散文是与
2、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其文体特点是:篇幅短小;立意集中深远,“形散而神不散”(即以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题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联想丰富;形式多样,结构自由洒脱;表现方法灵活,融叙事、描写、议论于一体。 散文一般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5-,第一类:记叙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的多是日常生活较为平淡的人和事。主旨即对所写人和事寄寓的感情,或由此得到的感悟。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3、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典型写作思路: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反映世态,总结感悟。,-6-,第二类:抒情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往往借助形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最大特点就是“情景交融”。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典型写作思路: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他景、物对比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7
4、-,第三类: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又叫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与理相通处。议论性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往往从一点入手,入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感喟,写出个体感受。 典型写作思路:对现实的事、物有触动(触发点)类似事情相近或相反的联想议论(联系点)点出道理(感悟点)结合现实议论升华(升华点)。,-8-,二、从四个角度入手,读懂散文 读懂散文的根本是要从散文行文的固有规律去把握。具体为
5、: 1.审标题,明对象,寻找解读钥匙 标题有的明示了文章写作的对象或内容,有的提供了阅读的线索,有的甚至明示或暗示了文章的主题。分析散文标题,把握标题的特征,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阅读文本。可以说,散文的标题往往就是解读散文的一把钥匙。,-9-,2.找线索,理思路,梳理行文脉络 散文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结构就是它的思路的具体体现。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脉络。 散文一般都有一条组织材料的线索,或为人物,或为事件,或为事物(时间、地点、道具),或为情感。找到了这条线索,就能较容易地理清文章的思路,明确文章的主旨。当然,也
6、有的散文没有明显的线索,那么,理清思路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了。,-10-,3.抓关键,明情理,领悟深层意蕴 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出文章的主题;从所写的事件来概括,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而找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议论性散文要注意文中对具体形象的描绘特点和文章揭示形象与特征内在联系的方法,找出蕴含哲理的关键句仔细领会。另外,议论性散文往往卒章显志,或揭示哲理,或拓展境界,或启发读者思考。因此,还要特别注意文章的结尾,细细咀嚼,通观全文,辨明哲理,领悟文章的深层意蕴。 4.品语言,悟特色,分析写作手法 散文的语言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
7、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富于形象性,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优美隽永,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品味散文语言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思考:语言的含意和作用、语言的特点、语言的风格、语言的技巧等。,-11-,读文示范 高考文本,(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们的裁缝店李 娟 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但这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来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
8、,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温暖和平,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一波地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得酥掉了。,-12-,我们还养了金鱼,每当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的精灵实在是这偏远荒寒地带最不可思议的尤物清洁的水和清洁的美艳在清洁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闪动,透明的尾翼和双鳍缓缓在水中张开、收拢,携着音乐一般 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往往会软下去许多。 当地男人们很少进店,最固执的是一些老头儿,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试了也死活不肯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往镜子跟前拖,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
9、服多“拍兹”(漂亮),可越这样他越害羞,双手死死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13-,库尔马罕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编织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订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鸡来“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 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挂出来,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做了一条裙子。 她说:“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
10、唠叨、责怪)嘛!” “婆婆知道就没事了?”,-14-,-15-,-16-,-17-,读文支招,一、审标题,明对象 这是一篇叙事型的生活感悟类散文。文章的标题“我们的裁缝店”表明所写内容与“裁缝店”密切相关,“我们”一词,流露出对“裁缝店”的喜爱之情。 二、找线索,理思路 1.把握线索 这篇文章以“裁缝店”为中心,写有关场景、相关人事,裁缝店可作为本文的线索。 本文按照如下思路行文:小而温馨的裁缝店纯朴善良的当地人(害羞的男人、豪爽的女人、童真的女孩)生活的艰辛生活的顿悟。,-18-,二、找线索,理思路 1.把握线索 这篇文章以“裁缝店”为中心,写有关场景、相关人事,裁缝店可作为本文的线索。 本
11、文按照如下思路行文:小而温馨的裁缝店纯朴善良的当地人(害羞的男人、豪爽的女人、童真的女孩)生活的艰辛生活的顿悟。 2.划分层次 本文共21段,其层次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第至段),介绍“我们的裁缝店”。 第一层,第段,写特殊的地域和特殊的人们,迥然不同的生活决定了“我们的裁缝店”的特殊性。 第二层,第段,写小店的温馨和经营理念。,-19-,-20-,三、抓关键,明情理 “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太麻烦”“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等语句,体现了“我们”对劳动的意义的思考。 四、品语言,悟特色 本文语言生活化、
12、口语化,亲切自然,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风格明快风趣。,-21-,综合性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核心是“提取信息”,“信息”题考查的最直接方法是设置选择题。散文阅读也是这样,散文的选择题不仅仅表现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上,还表现在对文章结构、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的把握上。解答散文的选择题,首先要准确把握题干,抓住其明示或暗示信息;其次要读透选项,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选择准确。具体做法和小说阅读的选择题解法相同,依然是: 1.标注敏感点。把选项中可能致误的敏感核心词语标注出来。 2.找准对应点。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内容,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 3.落实设误点。采
13、用比对、思考、判断三层思维,最后确定答案。,-22-,满分解构 例题(2017全国卷)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游牧地区,喀吾图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受到裁缝店里的寻常事别有趣味。 B.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是因为金鱼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美的愉悦里一改平日的斤斤计较。 C.作者善于借小故事来表达情感,比如接受女顾客以鸡换衣,既是对她个人爱美之心的赞赏,也含有一种对质朴人情的认同。 D.本文记述了裁缝生活中温馨的插曲,但并没将这种生活过于浪漫化,一针一线辛苦踏实的劳动,才是平稳真切的生活感受。,-23-
14、,-24-,考法一,-25-,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把握散文结构思路的三种考法 散文的结构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是作者行文思路的具体表现,包括整体构思、行文线索和句段间的关系安排等。高考也主要围绕这几个点命题,以考查考生对散文思路的分析能力。高考考查思路分析常见的题型有:分析行文思路、分析线索作用和分析句段作用。,考法一,-26-,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分析行文思路 题点必备知识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思路有不同层面,对全篇而言有总体思路,对具体段落或层次而言就是局部思路。分析思路,其实就是沿着作者的思想轨迹去“提各段之纲,挈各段之领”,即考查作者安排材料的
15、方式及布局谋篇的特点。具体有:,考法一,-27-,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考法一,-28-,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考法一,-29-,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考法一,-30-,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备考关键能力 1.审题看清设问方式,思考答题角度,考法一,-31-,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高考设置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考法一,-32-,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2.解题明确答题步骤,找准答题依据 (1)明确文体,把握全貌 通过阅读,明确散文内容,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还是阐发哲理,概括文
16、章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或者谈的是什么问题,文章类型不同,行文思路也有所不同。 (2)圈点勾画,抓关键句 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起始句、收束句,这些地方往往被作者安排上中心句,以起到总领或收束内容的作用。 (3)标示段意,显露脉络 在找出中心句后,分析综合一段表达的意思,给每一段来一个总结,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标示出文段的段意,从而将文章浓缩,显露出文章内在的脉络。,考法一,-33-,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3.建模根据要求表述,规范术语作答 (1)直接梳理文章思路 这种题型实际上是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只要弄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即可。 答题时要根据事件发生发
17、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如文中有线索,可以按照线索归纳梳理。 答案组织一般模式为:先写,再写,接着写,最后写。 (2)间接(变式)梳理文章思路梳理作者思想感情(心理)变化 散文大都是流动的感情抒发,一般以感情为突破口,因此,在文章思路上经常考查作者思想感情(心理)发展的脉络。 做此类题,必须用感情词(心理词)组织成合理的先后顺序;有的感情词(心理词)可以从原文中提取,有的则需要自己概括。,考法一,-34-,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典题满分解构 例题(2016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
18、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因为尽管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考法一,-35-,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
19、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也忍不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很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
20、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考法一,-36-,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掌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掌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扛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
21、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考法一,-37-,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从未听说过,也就缺失了
22、老腔旋律的熏陶,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时响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味,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后来,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是写关中大地的,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却想到,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在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考法一,-38-,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直到后来小说白鹿原改编成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让我有了一种释然的感觉。从此老腔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 后来还想再听老腔,却难得如愿。不过两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的瘾。那天,无论白毛
23、老汉,还是其他演员,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独特魅力发挥到最好的程度,台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关中东府地方的发音,观众能听懂多少内容可想而知,何以会有如此强烈的呼应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着这种堪为大美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考法一,-39-,考法二,考法三,重难特训,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
24、会就这样唱着,直到今晚,在中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确凿是那腔儿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赏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做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观众席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和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标版 2020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现代文 阅读 专题 文学 文本 散文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