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环境保护课件湘教版.pptx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环境保护课件湘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环境保护课件湘教版.pptx(6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十六章 环境保护,-2-,-3-,-4-,知识梳理,真题通关,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类与危害,考点一 环境问题与环境管理,-5-,2.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全球气候变暖。,知识梳理,真题通关,-6-,知识梳理,真题通关,-7-,知识梳理,真题通关,-8-,(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事故带有突发性,往往使当地居民猝不及防。 事故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3.环境管理的目的、对象、执行主体及手段,知识梳理,真题通关,-9-,(2)法规体系。,知识梳理,真题通关,-10-,5.环境保护行动 (1)环境保护的国际行动及原因。,知识梳理,真题通关,
2、-11-,(2)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保护环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公众参与又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下表具体分析在保护环境中的一些个人的行为准则。,知识梳理,真题通关,-12-,知识梳理,真题通关,1.(2018全国卷,44)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见下图)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通过约100米长的隧道进入),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风险。该种子库在自然状态下可以保持种子样本安全达百年以上。,说明世界种子库选址的有利条件,以及在全球变暖趋势下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13-,知识梳理,真题
3、通关,答案 有利条件:该岛位于北极圈内(冰原地区),终年严寒、冰冻;处于北冰洋中,人类活动影响小。 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随着全球变暖,(在极端高温天气下)该岛上的冰雪(永冻层)融化(融水可能渗入进出种子库的隧道),威胁种子库的安全。 解析 有利条件主要从自然环境的优越性和人类干扰小两方面进行分析;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主要从冰雪融化及水分渗入两方面进行分析。,-14-,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2015全国卷,4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
4、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15-,知识梳理,真题通关,答案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人口转移到较适宜的地区。,-16-,知识梳理,真题通关,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
5、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 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解析 喀斯特地貌区改善环境的具体措施可从恢复自然植被、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人口增长、环保宣传、吸引社会力量、客土移植等方面分析;经济补贴、调整产业结构等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措施。,-17-,知识梳理,真题通关,考点二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18-,知识梳理,真题
6、通关,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能源矿产(石油、煤炭)为例 (1)石油资源的危机分析与应对措施。 理解石油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应从世界需求和资源属性两个方面分析,其应对措施应从开源、节流等方面进行考虑。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19-,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以煤炭为例。,-20-,知识梳理,真题通关,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理解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可结合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保护措施加以分析,具体如下表所示。,-21-,知识梳理,真题通关,拓展延伸资源短缺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1)资源短缺产生的原因: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其形成
7、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22-,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应对资源短缺的措施。 开源:加强勘探与开发;拓宽开发范围和渠道;寻找替代性资源;加强储备。 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发展循环经济。,-23-,知识梳理,真题通关,1.(2018全国卷,44)“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条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10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 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
8、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24-,知识梳理,真题通关,答案积极影响:扩大了鄱阳湖区越冬候鸟觅食和栖息的范围。 消极影响:碟形湖水干鱼尽的时间早于候鸟迁离的时间,减少候鸟食物来源和缩小栖息地范围。 改进建议:采用分批次轮流放水,或延长放水时间,或只捕大鱼留下底水和小鱼等方式,以保证候鸟在迁离前有足够食物和栖息地;依法对湖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渔民为护鸟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给予适当补偿。,-25-,知识梳理,真题通关,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材料中可知,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鄱阳湖时,正好是渔民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的时间,此时候鸟有
9、较多的食物和栖息地,但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候鸟才陆续迁离,近两个月的时间候鸟缺乏足够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因此其改进措施便是解决这两个月候鸟的食物来源和渔民经济收入的矛盾,以达到人地协调,如可以延长放水时间,分批次捕鱼,对渔民进行适当经济补偿等。,-26-,知识梳理,真题通关,2.(2017全国卷,43)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答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
10、。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27-,知识梳理,真题通关,解析,-28-,知识梳理,真题通关,3.(2015全国卷,4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 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
11、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 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29-,知识梳理,真题通关,解析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水丰富,加之地势起伏较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土壤容易流失。因此在修建公路,开挖石料之前,要先收集宝贵的厚度较薄的土壤并就近集中堆放,在堆放过程中,可建设围墙或者施加表面覆盖物以防止水土流失。在工程结束后,再将收集的土壤放回到石料场和弃料堆放场表面,并采取水土保持的相应措施,恢复土壤的生产功能。,-30-,知识梳理,真题通关,考点三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1)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31-,知识梳理,真题通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十六 环境保护 课件 湘教版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