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二篇核心要素建模建模二地形要素建模课件.ppt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二篇核心要素建模建模二地形要素建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二篇核心要素建模建模二地形要素建模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建模二 地形要素建模,关联要素,思维建模,关联要素,思维建模,【真题感悟】 (2016浙江卷,56)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到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据此回答(1)(2)题:,模型一 内力作用相关问题的分析思路,解析:第(1)题,从题干上看,地层年代由到变老,仔细读图,图中河谷处的岩层呈现中间新、两边老的特点,说明该河谷的地质构造为向斜。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故选C项。,答案:(1)C,(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
2、是(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解析:第(2)题,从题干信息看,该种贵重金属矿产在河床沙中,要在较为好的沉积环境中才能发现。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乙点所在阶地面积较大,沙和卵石的沉积厚度较大,沉积环境最好。故B项正确。,答案:(2)B,(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思维模型】 内力作用相关问题的分析思路 1.地质循环示意图判断关键 地质循环示意图形式多样,判断岩石类型和地质作用关键是判断岩浆和岩浆岩。岩浆岩只能
3、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 2.褶皱构造的判断思路 (1)岩层完整看形态,背斜上拱向斜凹。如果岩层连续且出露完整,岩层上拱的是背斜,岩层下凹的是向斜。 (2)可靠依据看新老,背斜核老两翼新。岩层新老关系是判断褶皱构造的可靠依据,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的是背斜,反之,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的是向斜。 (3)背斜油气向斜水,隧道工程穿背斜。背斜是良好的油气储存构造,向斜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工程建设中,修建隧道工程应从背斜部位穿过。,3.岩层新老关系判断思路 (1)根据岩层顺序规律确定沉积岩:沉积岩是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
4、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被其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3)根据岩浆岩判断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大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模型应用】 (2015浙江卷,5)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据此回答下题:,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思维点拨:根据图示可以看出,甲地为山
5、顶,排除B选项;甲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排除A选项;乙地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排除D选项;乙地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故C项正确。,答案:C,【真题感悟】 (2015全国卷,1011)如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回答(1)(2)题:,模型二 外力作用相关问题的分析思路,(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河口三角洲外力作用的变化。读图可知,197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第二 核心 要素 建模 地形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