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专题9土楼文化学案.docx
《2019高考地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专题9土楼文化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专题9土楼文化学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土楼文化福建土楼布局合理,与黄河流域的古代民居建筑极为相似,从外部环境来看,注重选择向阳避风、临水近路的地方作为楼址,以利于生活、生产。楼址大多坐北朝南,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后有丘陵;楼址忌逆势,忌坐南朝北,忌前高后低,忌正对山坑(以免冲射) ;楼址后山较高,则楼建得高一些或离山稍远一些,既可避风防潮,又能使楼、山配置和谐。既依据上述 3 个方面选择楼址,又善于利用斜坡、台地等特殊地段构筑形式多样的土楼,乃至发展为参差错落、层次分明、蔚为壮观、颇具山区建筑特色的土楼群,有如永定古竹、初溪土楼群。这些讲究,无疑与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都有密切关系,换言之,与
2、中原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从土楼建筑本身来看,福建土楼的布局绝大多数具备以下 3 个特点:(1)中轴线鲜明,殿堂式围屋、五凤楼、府第式方楼、方形楼等尤为突出。厅堂、主楼、大门都建在中轴线上,横屋和附属建筑分布在左右两侧,整体两边对称极为严格。圆楼亦相同,大门、中心大厅、后厅都置于中轴线上。(2)以厅堂为核心。楼楼有厅堂,且有主厅。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以院落为中心进行群体组合。即使是圆楼,主厅的位置亦十分突出。(3)廊道贯通全楼,可谓四通八达。但类似集庆楼这样的小单元式、各户自成一体、互不相通的土楼在永定乃至客家地区为数极个别。a:区域气候类型,降水特点b:太阳方位的考查c:文化景观的价值d:文
3、化景观的特征a: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b: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地理事物能力c:考查学生判断地理图标所承载的地理信息d:能够用简介的语言表述地理事物的能力2福建土楼是客家文化(既继承了古代汉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的象征,是中原汉民族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汀江等流域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土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屋顶大多采用“人字形”的双坡屋顶,墙体厚实,以圆形土楼为主。据此回答 13 题。1福建土楼文化,反映出历史上人口迁徙使( )A人口分布日益均衡 B中原文明得到推广C汉族分布更集中 D人口分布更分散2图中土楼反映了当地( )A气候湿热 B河网密布 C地势低平
4、D地质稳定3与方形土楼相比,圆形土楼( )A减少实用面积 B防震性能减弱C防御功能增强 D通风采光减弱【答案】1B2A3C【解析】第 1 题,由材料“是中原汉民族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汀江等流域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土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可知,福建土楼文化,反映出历史上人口迁徙使中原文明得到推广,B 正确。第 2 题,由材料“屋顶大多采用人字形的双坡屋顶,墙体厚实”可知,该地气候湿热,人字形屋顶有利于排水,墙体厚有利于屋内阴凉,A 正确。第 3 题,由于圆形没有死角,通风、釆光效果更好,抵御外敌能力更强,C 正确;对实用面积影响不大。中国古代将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融入传统民居
5、建筑设计中。读图,完成 45 题。34北方四合院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中的( )A北面 B南面 C东面 D西面5客家先人来自中原地区,经数代迁移至福建等地繁衍。客家土楼墙体厚实坚固,与当地原有民居形成鲜明对比,对客家土楼建筑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土楼采用独特的建筑材料是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B圆形土楼的防卫功能极强,主要起防卫的作用C体现了客家人和原住民的和谐共处D土楼建筑风格是对中原文化的传承【答案】4A5C【解析】第 4 题,四合院为我国典型的北方民居,主要分布于华北平原,正午太阳在正南方。正房位于庭院的正北方,一方面可以获得充足的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中华 优秀 传统文化 专题 文化学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