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3728-1992 铁矿地质勘探规范.pdf
《GB T 13728-1992 铁矿地质勘探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T 13728-1992 铁矿地质勘探规范.pdf(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UDCD553.31:622场8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s/T 13728一92铁矿地质勘探规范Geological instruction of iron deposit exploration1992一10一07发布1993一04一10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z引用标准”,“”“”“(1)3勘探研究程度的要求”,-,”,.(1)4勘探类型、勘探工程间距和勘探深度.(4)5勘探工作质量要求,!”.,.(6)6储量计算,(10)7矿床技术经济评价”,.“”“.(12)附录A矿体圈定原则及储量计算中有关问题的说明(补充件),.,.,(13)附录B铁的性
2、质和用途(参考件)”“”“.“.(13)附录C铁矿主要矿物及矿床类型(参考件)”“”.“”“,.”(14)附录D铁矿一般工业指标(参考件)“”.(18)附录E铁矿石的选矿工艺、物理技术性能和铁矿石质量对冶炼及钢铁质量的影响(参考件. (20)附录F名词解释(参考件)“,.“”“.(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铁矿地质勘探规范Geological instruction of iron deposit explorationGB/T 13728一9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本规范规定了铁矿地质勘探工作的勘探研究程度、勘探类型、工程间距及勘探深度,勘探工作质,储量计算,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等要求。2本规范
3、用于铁矿地质勘探工作和验收、审批铁矿勘探报告。引用标准GB 12719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ZB D 10 001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勘探研究程度的要求11.量不2凡提供矿山建设设计利用的勘探报告,应为矿山建设设计确定生产规模、产品方案、总体布置、远景规划,选择开采开拓方案和选冶工艺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其勘探研究程度应达到下列要求。3.1地质研究3.,.1区域地质:收集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简要说明矿区在区域地质构造中的位置,着重阐述与铁矿有关的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以及区内主要矿产等。必须附有1:50 0001:200 000比例尺区域地质图。_3.,.2矿区(床)地质:地层:研究地层时代、层序
4、、岩性、厚度、产状以及分布规律等。对沉积矿床、受变质沉积矿床,应详细研究含矿地层的沉积环境、岩相、岩石组合特征、铁元素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等。构造:研究构造的性质、规模、产状、相互关系及分布规律。着重研究控矿构造及对矿体的影响.对破坏矿体和影响开采的较大断层、破碎带,应有工程控制。对较小的断层、破碎带,应根据地表及探矿工程资料阐述其范围和分布规律。岩浆岩:详细研究侵入岩和喷发岩的种类、规模、形态、产状,侵入(喷发)时代、期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等。与侵入(喷发)岩有关的矿床,还应着重研究其岩性、岩相、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的关系,对矿体的破坏和影响。变质作用和围岩蚀变:研究变质作用及近矿围岩蚀变的性
5、质、种类、规模、强度、蚀变组合及对矿床的影响。受变质矿床还应进一步研究划分变质相,分布规律及对矿化富集的作用。氧化带:研究氧化作用对矿床的影响,查明氧化矿石特征,结合矿石类型的划分,圈定氧化矿石的分布范围。地球物理:着重对各类岩矿石物性的研究,阐明异常特征及与矿体的关系,并附相应的图件.应测1:10 000比例尺的矿区地形地质图;3.1.3矿体地质:在勘探范围内.应控制矿体的总体分布范围及矿体数量。详细研究矿体的赋存部位,分布范围、规模、产状、形态、厚度及其变化规律;矿体内部结构,夹石规模和分布特征;成矿后构造、岩脉国家技术监督局,992一10一07批准1993一04一10实施GB/r 137
6、28一92对矿体的破环Af,S响程度对6采地段主矿体应详细控制其形态1空间位置、产状等。对首采地段主矿体L盘具有工业价值的小矿体,亦要同时进行控制,必要时可加密工程,提高勘探和研究程度。对勘探范围以外矿体或区段,只用稀疏工程配合物探工作大致控制规模、形态和分布范围。对露天开采矿床为确定露天采场境界线,应系统控制主要矿体四周和露天采场底部矿体的界线;对地下开采矿床应控制主要矿体的两端, .1=.下界线及延深情况,以便确定开拓工程的位置。根据矿体规模和复杂程度,编制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地质图及相应的勘探线剖面图、水平切面图及纵投影图等。11.4在研究区域、矿区(床)、矿体地质的基础
7、上探讨矿床成因,总结成矿规律,找矿标志,指出找矿方向。3.2矿石质量研究3. 2- 1查明矿石中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种类、含量研究矿物的生成顺序及相互关系;查明铁和有害杂质的含f( ,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3.2.2详细研究矿石的结构、构造及分布特征,查明铁矿物和主要脉石矿物的粒度,嵌布特征等。3-2,3矿石自然类型的划分:按矿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划分矿石自然类型。按铁矿物可分为磁铁矿石、赤铁矿石、假象或半假象赤铁矿石、钒钦磁铁矿石、褐铁矿石、菱铁矿石,以及山其中两种以上矿物组成的复合矿石等。按脉石矿物可分为石英型、闪石型、辉石型、斜长石型、石榴石型、铁白云石型、碧玉型铁矿石等。按结构、构造可
8、分为浸染状、网脉状、条纹一条带状、致密块状、角砾状、鲡状、肾状、蜂窝状、粉状铁矿石等。3.2.4矿石工业类型的划分:在划分矿石自然类型基础上,按工业利用途径不同,将矿石划分为炼钢用铁矿石、炼铁用铁矿石、需选铁矿石。炼钢用铁矿石:含铁量(TFe56%)、有害杂质含量及块度均符合直接入炉炼钢质量标准的铁矿石。主要用于平炉、电炉炼钢做氧化剂。转炉炼钢做冷却剂。根据含铁量及主要有害杂质含量的高低,又可分出不同的工业品级。炼铁用铁矿石:含铁量(TFe500u,褐铁矿石、菱铁矿石扣除烧损后TFe 50写),有害杂质含量及块度均符合直接入炉炼铁质量标准的铁矿石.根据含铁量及主要有害杂质含量的高低,也可分出不
9、同的工业品级。炼铁用铁矿石及铁精矿粉按主要造渣组分的比值,又可划分为碱性矿石、自熔矿石、半自熔性矿石和酸性矿石。其标准见表1,表1炼铁用铁矿石酸碱度划分表矿石类型(C80+MgO)/(SiO2+AIP0,)碱性矿石1.2自熔性矿石1.2-0.8半自熔性矿石0.8-0.5酸性矿石-85%为磁铁矿石。当矿石矿物成分复杂,矿石中硅酸铁(FeSiO,)或硫化铁(FeS)的铁含量大于3%或二者之和大于3%时,其中磁铁矿石应符合以下要求:mFe/(TFe-FeSiO,)85%、 mFe/(TFe-FeS)85%或mFe/ (TFe-Fe-SiO,-FeS) X85 % ,磁性铁占有率小于85%者为弱磁性铁
10、矿石。3.3水文地质研究3.3.,在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查明矿床充水因素,确定矿床水文地质勘探类型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查明各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产状、埋藏条件、裂隙、岩溶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及其富水性;地下水的水位(水压)、水质、水温、水量、动态变化及补给、i2-流、排泄条件;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各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分布、产状、埋藏条件、稳定性及隔水程度。3.3.2对构造破碎带、断层带、岩溶发育带的发育程度、规律、充填情况、充填物及其含水性、导水性和矿床充水对开采的影响进行评价。为确保井巷开拓的安全和矿山生产的正常进行,要特别注意对矿体底板承压含水层的勘查和研究。以岩溶充水
11、为主的矿床,应预测因矿坑排水可能产生的地面塌陷范围。3.3.3详细收集当地水文、气象有关资料,研究对矿床开采有影响的地表水体的水位、水质、流量、变化规律,历年最高洪水位及淹没范围;查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及其水力联系,老窿积水情况,并阐明对矿床开采的影响程度。3.3.4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结合矿床开拓开采方案,计算矿坑(井)第一开采水平的正常涌水量、最大、最小涌水量,预计最低开采水平的涌水量。研究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质、水量,为矿山工业和生活用水提供方向。对开采时地下水环境保护(污染)、综合利用以及水质变化进行预测和评价。3.35根据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结合矿床开拓开采方案,对水文
12、地质研究内容应有所侧重,并投入相应的水文地质工作。对有关各项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的具体技术要求、研究程度、工作量,按GB 12719执行。3.4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3.4.1在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探矿工程,研究矿床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条件,研究岩右和矿石性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岩溶、风化带、泥化带、流沙层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确定矿床工程地质类型和复杂程度。3.4.2测定矿石和顶、底板岩石的抗压、抗拉、抗剪强度、体重、湿度等物理力学性质的参数。对开采边帮及附近的岩石类型、岩层结构、软弱夹层及结构面组合应重点进行研究。评述矿体及其顶、底板岩层的坚固性和露天采场边帮的稳
13、定性。并提出加强边帮稳定性的建议和措施。3.4.3对粉矿、泥矿应研究其分布规律、范围和占总储量的比例。对老窿的分布范围、充填情况进行研究,在可能条件下圈定出老窿界限。对矿山开采建设可能有恤重影响的断层、滑坡、岩溶塌陷等工程地质条件应予阐述。3.4.4测定对人体有害的放射性物质组分、气体,提出对人体有无危害的评价意见。对矿床开采时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人体安全的环境地质条件做出评述。3.4.5收集有关地震资料,对处于地震活动带的矿区,应阐述以往地震发生的情况及矿区的地展烈度,并注意研究新构造运动特征及发育程度.3.4.6处于地热异常区的矿床,应测定地热梯度、温度,圈定热异常范围,评价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14、。3.5综合勘探综合评价3.5.1对勘探范围内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矿产和伴生组分必须进行综合勘探和综合评价;3.5.2在铁矿石采、选、冶过程中,可以顺便或单独回收的共生矿产和伴生有用组分,应查明其含量,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并对伴生有用组分在不同矿物中的分配率进行查定,做出评价。对铁矿石中有利于3Cs/T 13728一92提高钢铁产品质量,在选冶时不能顺便回收的伴生有益组分,亦应进行评价,但不单独计算储量。对铁矿体中及邻近铁矿体上下盘围岩中的共生矿产,应充分利用勘探铁矿的工程进行评价,必要时,应适当加密工程。其勘探研究程度应执行该矿种地质勘探规范的要求。15.3我国铁矿床(石)中已发现的伴生组分有
15、:钒、钦、铜、钻、镍、铅、锌、锡、钥、铭、硫、磷、铀、金、银、稼、锗、珊、铂族元素及稀有稀土元素等。不同类型的铁矿床含有不同的有用组分,有些组分含量如超过一定的限量时,即成为炼铁的有害组分,但这些有害组分通过选、冶途径分离出来,并可综合回收利用时,又可成为有用组分。当铁矿床中的伴生组分达到表2含量要求时,即应注意综合评价,当某些铁矿的伴生组分含量虽低于表2要求但在选矿后的尾矿或精矿中能高度富集,亦应注意进行评价。表2铁矿石中伴生组分评价参考含量表伴生组分含量,%一伴生组分含量,%VUsTiO,CoCuNiPbZn今Sn0.15-0.2050.020.1-0.20.1-0.20.20.5“0.1
16、一MoSPlulNb,U3TR,U3UAuAg0.022-4120.050.50.0050. 1-0. 3(g八)5(g/r)注:表巾Co,Cu,Ni,Pb,Zn,Mo,S,Au,Ag系指这些元素赋存于硫化物中的含量;VO,指斌存干有用铁矿物中的含量;P.U,指呈碑灰石状态时的含量;U指以晶质铀矿、方牡石等独立矿物存在时的含量;Nb,O:指以祝铁矿矿物为主的含量;) TR,O,指以独居石、报碳饰矿矿物为主时的含量; Sn指富集在铁精矿中的锡,当铁精矿还原培烧时,锡、锌被挥发,可在烟道中回收或在铁尾矿中呈锡石单独矿物的含量;. TiO:指钒钦磁铁矿床中,可被选出的较状钦铁矿中的含量要求,铁矿石中
17、其他有用组分,如铬、稼、锗、魂等达到多少含量即可综合回收,目前尚无成熟经验,在工作中可据具体情况与有关部门商定;表中含量一般为块段平均品位.勘探类型、勘探工程间距和勘探深度4.1勘探类型4.1.1勘探类型的划分应综合考虑矿体的规模大小、形态复杂程度、构造复杂程度、厚度变化程度和矿石质量稳定程度等因素,勘探类型要以矿体规模、形态复杂程度和构造复杂程度为主来确定。其主要因素划分的等级如下:矿体规模:巨大型:沿走向长度大于2 000 m,沿倾斜长度大于800 m,大型:沿走向长度1 0002 000 m,沿倾斜长度500800 m,中型:沿走向长度5001 000 m,沿倾斜长度200-500 m,
18、小型:沿走向长度小于500 m,沿倾斜长度小于200 m,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简单:层状、似层状、夹石很少见。cs/T 13728一92较简单:层状、似层状或大型透镜体.夹石较常见。较复杂:似层状、透镜状,夹石多且分支复合。复杂:中小型透镜体、扁豆状、脉状、囊状、不规则状,且不连续。矿体构造复杂程度:简单:产状稳定,呈单斜或宽缓褶皱,一般无较大断层或岩脉切割穿插,局部有小断层,对矿体影响不大。较简单:产状较稳定,有较小的波状褶皱和少数较大断层或岩脉切割穿插,对矿体有一定的影响破坏作用。较复杂:产状不稳定,呈紧密褶皱或倒转背、向斜,有较多断层或岩脉切割穿插,使矿体遭到较严重破坏。复杂:产状不稳定,
19、褶皱发育,断层多且断距大或岩脉切割穿插严重,矿体遭到严重破坏而成断块状。4.1.2根据我国铁矿床勘探经验,按对矿体进行控制的难易程度,将矿床划为四个勘探类型。第1勘探类型:矿体规模巨大,形态简单,呈层状、似层状,有的矿体中有少量夹石,构造简单到较简单,产状、厚度和矿石质量稳定。例如受变质沉积矿床(本溪南芬铁山、黄柏峪矿段,鞍山王家堡子二、三矿区);矿体(层)厚度延伸稳定的海(湖)盆地沉积矿床。第I勘探类型:矿体规模为大型,形态较简单,常呈层状、似层状或大型透镜体,矿体中常见夹石,构造较简单,产状、厚度和矿石质量较稳定;或规模巨大,但受后期断层或岩脉切割穿插构造较复杂的矿体。例如矿体规模为大型,
20、形态、构造较简单的接触交代型矿床(广东连平大顶矿山头)、与火山一侵入活动有关的矿床(江苏梅山)和其他重要铁矿床(内蒙白云鄂博主、东矿,海南石碌北一矿体s线以东等);矿体规模巨大,构造较复杂的受变质沉积矿床(河北迁安水厂、山西尖山等)和钒钦磁铁矿床(四川攀枝花兰家火山、尖包包等)。第I勘探类型:矿体规模一般为中型,形态较复杂,常呈似层状、透镜状和扁豆状,矿体中夹石和包体较多,构造较简单或较复杂,产状不稳定,厚度、矿石质量较稳定或不稳定。例如湖北大冶铁山(尖林山、龙洞、铁门坎矿段),山东金岭铁山,河北邯邢矿山村、玉泉岭、西石门,安徽马鞍山的姑山,江苏凤凰山(露采部分)等。第IA勘探类型:矿体规模小
21、,形态复杂,一般呈中小型透镜体、脉状、囊状、扁豆状和不规则状,产状、厚度和矿石质量不稳定。矿体不连续,常组成矿体群。例如河北大庙,邯邢符山6号矿体,湖北大冶铁山尖山35线以东矿段,江苏凤凰山小张山矿段,吉林大栗子等。4.2勘探工程间距在总结国内铁矿勘探和典型矿床探采对比资料的基础上,现提出不同勘探类型各级储量的勘探工程间距表,供部署勘探工程时参考。表3铁矿床勘探工程间距表勘探类型勘探工程间距,mB级C级沿走向沿倾向沿走向沿倾向II.N2001005010020050-1005040020010050200400100-20050-100504.2.1划分勘探类型,确定勘探工程间距时,应以矿床中
22、主要矿体(层)为准。同一矿床的非主矿体或主5GB/T 13728一92矿体(层)的不同地段,矿体形态,构造复杂时应分别确定勘探类型,或适当加密勘探工程。dZ.2表中所列勘探工程间距,是指采用勘探工程控制矿体的实际距离。地表槽、井探工程间距一般需按同类型的勘探工程间距加密一倍。4.2.3 D级储虽的工程间距,一般是在同类型矿床C级储量工程间距的基础上最大放稀一倍。4.2.4勘探线一般应垂直矿体走向,勘探工程应布置在勘探线上。4.2.5勘探研究程度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工程控制的密度,还取决于地质规律的研究程度。因此,应加强地质综合研究,防止单纯依靠加密工程的倾向。4- 3勘探深度根据铁矿床特点和当前
23、开采技术条件,对出露地表或浅部的矿体勘探深度,一般以矿体出露最低标高或矿床最低侵蚀基准面向下300-500 m,勘探深度以下的矿体,用稀疏钻孔控制其远景。对盲矿体、生产矿山延长服务期的深部矿体及富矿的勘探深度可适当加深,具体深度应与生产主管部门共同协商确定。勘探工作质呈要求为确保矿床地质研究程度,各项勘探工作必须遵循有关规范、规程和规定的工作质量要求.5-1地形及工程测量地形和工程测量采用全国统一的北京坐标系统和黄海高程系统,其质量标准和要求,按ZB D10 001执行。5.2地质填图5-2.1矿床地质填图:矿床地形地质图是以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填制而成。地质观测点的密度参照表4,表4地质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3728 1992 铁矿 地质勘探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