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主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训练10生活中常见的盐练习20190115179.docx
《北京市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主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训练10生活中常见的盐练习2019011517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主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训练10生活中常见的盐练习20190115179.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训练(十) 生活中常见的盐(限时:60 分钟) A 组:基础练习 1.粗盐提纯不需要的仪器是 ( )A.长颈漏斗 B.烧杯C.蒸发皿 D.玻璃棒2.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与化学式相符的是 ( )A.干冰 CO 2 B.苏打 NaHCO 3C.熟石灰 CaO D.纯碱 NaOH3.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A.食盐可作发酵粉B.石灰石可作建筑材料C.碳酸氢钠可制玻璃D.氢氧化钠可改良酸性土壤4.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锌和稀盐酸B.二氧化碳和水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D.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5.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组的三种物质两两之间都能发生
2、化学反应的是 ( )Cu、稀硫酸、CuO2稀盐酸、Ca(OH) 2溶液、Na 2CO3溶液C、CO、Fe 2O3A. B.C. D.6.2018西城一模自制汽水的配料表如图 Z10-1 所示。写出产生 CO2的物质是 (填序号)。 图 Z10-17.2017房山一模认识厨房中的化学。(1)食盐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 。 (2)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在医学上,可用它来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炒菜时油锅着火,常用的灭火方法是 。 8.2017房山二模小明在家里找到几种清洁用品,进行下列活动。清洁用品 去污粉 洁厕灵 炉具清洁剂实物图主要成分 碳
3、酸氢钠 盐酸 氢氧化钠(1)清洗炉灶时戴上橡胶手套,以防清洁剂与皮肤直接接触,其原因是 。 (2)洁厕灵与去污粉混合后产生大量气泡,该气体是 。 (3)洁厕灵与炉具清洁剂混合使用,会降低除污效果,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9.2017燕山一模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1)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滴到大理石台面上会有气泡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 _ 。 (2)盐酸可用于除铁锈,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 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 。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
4、0.2017海淀二模去除粗盐中的泥沙。图 Z10-2(1)实验的主要步骤为: (填序号)。 (2)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举出一个生活中应用蒸发原理的实例: 。 11.2018西城二模依据图 Z10-3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 Z10-3(1)A 中的现象:白色浑浊、 。 (2)向 B 中加入某试剂,出现白色浑浊。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 。 12.根据如图 Z10-4 所示实验回答问题。4图 Z10-4取甲反应后的溶液,滴加 Na2CO3溶液,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 b 点的含义是 _ , 与 CaCl2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 g。 13.2017房山一模碳酸钠溶液搭乘列车畅游
5、物质世界,如图 Z10-5 所示。图 Z10-5提示:. “15 号站”各站的物质属于不同类别;.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它与车站上的物质都能发生反应。(1)认识车站上的物质5 号待开通站中的物质可能是 (写一种)。 (2)列车起航列车途经“1 号站”时,看到的现象是 。 列车途经“2 号站”时,Na 2CO3溶液与站台上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列车途经“3 号站”时,出现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列车途经“4 号站”时,有 CaCl2+Na2CO3 CaCO3+2NaCl,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14.在班级的“元旦联欢会”中,小明同
6、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表演了一个魔术:在桌面上摆了四个盛有不同无色溶液(均为初中所学常见物质)的高脚杯,他将 A 高脚杯中的液体分别倒入另外三个高脚杯中,看到下列现象: B 中液体产生大量气泡,变为“汽水”; C 中液体变为红色,好似“葡萄酒”; D 中的液体变为“牛奶”(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5图 Z10-6(1)C 物质的名称为 。 (2)若 A 与 B 不含相同元素,则 A 与 B 的化学式分别为:A ;B 。 (3)若 A 与 D 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 A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某小组用图 Z10-7 所示装置验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图 Z10-7(1)甲同学:A 中收
7、集满 CO2,用针筒向 A 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打开弹簧夹,A 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 B 中液体出现浑浊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2)乙同学:A 中加入适量 MnO2,打开弹簧夹,用针筒注入一定量的 H2O2溶液,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整个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反应停止后,D 中得到无色溶液。 B 组:拓展练习 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B.常温下,碱溶液的 pH 大于 7,碳酸钠溶液的 pH 也大于 7,则碳酸钠属于碱C.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
8、变化,则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二氧化碳属于酸2.2017通州一模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6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A 鉴别 NaCl 溶液和稀盐酸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B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C 除去 CO 中混有的 CO2 将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D 除去碳酸钙粉末中的碳酸钠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后过滤,常温烘干3.2017怀柔一模 “侯氏制碱法” 是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一种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工艺。生产原理:NaCl(饱和溶液)+NH 3+CO2+H2O NaH
9、CO3(固体)+NH 4Cl。主要生产流程如图 Z10-8 所示:图 Z10-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操作 1 的名称是过滤B.该工艺流程可看出:该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C.该过程涉及的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D.图中反应 2 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HCO3 Na2CO3+CO2+H 2O4.现有盐酸和 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 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 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Z10-9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图 Z10-9A.图中 Oa 段,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CaCl2+Na2CO3 2NaCl+CaCO
10、3B.滴至 b 克时,溶液中含 HCl、NaCl 两种溶质C.滴至 c 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反应前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D.滴至 d 克时,溶液呈中性5.向烧杯中逐滴加入 X 溶液至过量(如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 X 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 )图 Z10-10选项 烧杯中的物质 X 溶液A 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B 氯化钠溶液 硝酸银溶液C 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D 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6.2017房山二模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 CO2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捕捉”CO 2,其过程如图 Z10-1
11、1 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提示:高温反应炉中的反应为 CaCO3 CaO+CO2)图 Z10-118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1)用氢氧化钠溶液“捕捉”CO 2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分离室中需进行的实验操作为 。 (3)整个工业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7.“寓学于乐”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如图 Z10-12 是“盖房子”的游戏示意图,其规则是根据“上下相邻两层的物质之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来堆砌楼层。图中已放置好四种物质,还有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三种物质待放置。图 Z10-12(1)二氧化碳应放在 (填序号)处。 (2)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中,产生的实验现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2019 年中 化学 复习 主题 身边 化学物质 课时 训练 10 生活 常见 练习 20190115179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7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