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主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训练06碳的氧化物练习20190115183.docx
《北京市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主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训练06碳的氧化物练习2019011518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主题三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训练06碳的氧化物练习2019011518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训练(六) 碳的氧化物(限时:60 分钟) A 组:基础练习 1.实验室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附有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氧气 B.氮气C.二氧化碳 D.水蒸气2.鉴别 CO 和 CO2两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分别通入水中B.测量密度C.检验它们是否有毒D.分别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3.2018丰台一模下列关于 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检验 CO2可用澄清石灰水B.在标准状况下 CO2密度比空气小C.CO2可以用来灭火D.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CO24.2018朝阳期末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供给呼吸 B.作气体肥料C.用于灭火 D.
2、生产碳酸饮料5.下列关于 CO2与 CO 的比较,错误的是 ( )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 可用于光合作用2B.通常情况下,CO 2能溶于水,CO 难溶于水C.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D.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 可还原氧化铜6.2018通州一模利用数字化实验室可以更准确地比较不同聚集状态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如图 Z6-1 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 Z6-1A.曲线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B.b 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C.碳酸钙粉末与块状碳酸钙质量相同时,碳酸钙粉
3、末产生的 CO2的质量最多D.对比分析点 c、 d 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7.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 Z6-2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图 Z6-2(1)仪器 X 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 CO2,不用大理石和硫酸制备的原因是 _ 。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CO2时,能作为发生装置的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择 。 3(4)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制取并收集 N2时,应选择 和 组合而成的装置。 8.2017海淀期末实验室常利用下列部分仪器制取二氧化碳。图 Z6-3(1)仪器 E 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4、气体常用的试剂为 。 (3)实验室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时,应从上图中选择的仪器有 (填序号)。 9.2018海淀期末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如下实验。图 Z6-4(1)纸花变为红色的实验有 (填序号)。 (2)实验 1 的作用是 。 (3)能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 10.2018东城期末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 元素。 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由 (填“分子” “原子”或“离子”)构成。 4图 Z6-5(2)认识物质的性质如图 Z6-5 所示
5、,将高低两个燃着的蜡烛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 (3)辩证地认识物质:以 CO2的“功” 、 “过”事实分析“功”: 为工业生产和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丰富的原料;“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6CO2+6H2O 6O2+X,则 X 的化学式是 ;为了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所导致的危害,需要将二氧化碳吸收并加以利用,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是:在高温、高压下,以二氧化碳和氨气(NH 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 2)2,同时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根据图 Z6-
6、6,完成下列各题。图 Z6-6(1)如图所示,实验如果成功应该看到的现象是 ;据此,能推测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5(2)如图所示,取一个吹足气的小气球,放在烧杯里,小气球沉在烧杯底部。通入足够浓度的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小气球开始上浮,悬在烧杯中央,其原因是 _ 。 (3)如图所示,向集满二氧化碳的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瓶口的熟鸡蛋被吞入瓶中,其原因是_ 。 (4)如图所示,小明做了一个名为“覆水可收”的兴趣实验。他将蜡烛粘在盘子的底部,向盘子中加入适量水,点燃蜡烛后,将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后,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B.一段时间后,玻璃杯
7、内水面上升C.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12.2018东城期末用图 Z6-7 所示装置验证 CO2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 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的 20% NaOH 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已知:Na 2CO3+CaCl2 2NaCl+CaCO3)。图 Z6-7(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反应后将集气瓶中的混合物过滤,所得滤液中除 CaCl2外,还存在的溶质有 。 B 组:拓展练习 1.2017西城二模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图 Z6-8 所示的三套装置进行
8、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已知:15 、101 kPa 下,1 体积水约能溶解 1 体积的二氧化碳。6图 Z6-8(1)A 和 B 中质地较软的塑料瓶容积相等,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且充满 CO2。将 A 的瓶盖打开,加入体积约为塑料瓶容积的蒸馏水,旋紧瓶盖后充分振荡;向 B 中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充分振荡。13A 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 B 中塑料瓶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_ 。 (2)用传感器测量 C 装置中圆底烧瓶内压强的变化。某同学检验 C 装置气密性。图 Z6-9 甲中图像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该同学进行的操作是 _ 。 在圆底烧瓶中充满 CO2,通过注射器向瓶中注入液体。图乙是向 C 装置中分
9、别加入同体积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气压变化图像,其中表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曲线是 (填“”或“”)。 图 Z6-92.2016朝阳二模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查阅资料7通常状况下,1 体积水约能溶解 1 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 pH 约为 5.6。HCl 气体极易溶于水。设计方案方案一:在通常状况下,通过测定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得溶液的 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体积,实验装置如图 Z6-10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图 Z6-10(1)实验前,K 1、K 2、K 3均关闭。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2019 年中 化学 复习 主题 身边 化学物质 课时 训练 06 氧化物 练习 20190115183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71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