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一单元运动声物态变化光第4讲光现象课件20190115372.pptx
《中考物理第一单元运动声物态变化光第4讲光现象课件2019011537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第一单元运动声物态变化光第4讲光现象课件20190115372.pptx(4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4讲 光现象,2013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统计与命题解读,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1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例如太阳、恒星、点燃的蜡烛、开亮的电灯、闪电、萤火虫等。按获取方式可将光源分成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事例: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 4.应用:站队看齐;射击瞄准;木工判断木板是否刨平;激光测距;激光准直;针孔照相。 5.光速:真空中光速约为3.0108 m/s,相当于每秒绕地球赤道转七圈半。v气体v液体v固体。 6.光年: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
2、4,考点5,【提示】(1)光在不同的介质或同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不一定沿直线传播。如光在不均匀大气中的传播路线就是弯曲的。 (2)光客观存在,而光线是为了表示光而假设的一种物理模型,就像磁感线是为了表示磁场而假设的一种物理模型一样,光线和磁感线现实中都不存在。 (3)为了清晰地观察到光束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研究光的直线传播实验需要在弱光线的环境下实验。 (4)显示光路的方法:在空气中喷水雾、点燃香烟或蚊香,在液体中滴入几滴牛奶(或杂质)。,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2光的反射 1.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在界面处被反射回原介质中的现象叫作光的反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
3、(1)内容: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2)图示:,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3)理解: 光的反射现象中,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对应的反射光线。 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等于0度,反射角也等于0度。 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增大。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提示】(1)入射角(反射角)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而不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反射面之间的夹角。 (2)发生光的反射时,先入射,后反射,入射是“因”,反射是“果”,因此,表述光的反射定律时,应先说“反射光线”和“反射
4、角”。 (3)光学作图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线的虚实;角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3.两种反射 (1)光的反射包括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认识:,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提示】(1)我们能看到光源,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眼睛;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眼睛。 (2)生产生活中常常利用镜面反射来精确控制光的传播方向。,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3平面镜成像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玻璃板既能反射光,又能透过光,这样既可以成像,又可以
5、透过玻璃板看到另一侧的蜡烛。 (2)用的两支蜡烛完全相同的原因:方便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3)让未点燃的蜡烛与虚像完全重合的原因: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虚像。 (4)未点燃的蜡烛不能与虚像完全重合的原因: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5)用烛焰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烛焰明亮,成像清晰,易于观察。 (6)在暗室中进行实验的原因:环境较暗,像相对就明亮些。 (7)在虚像处放置光屏的原因:判断所成像的虚实。,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8)方格纸(或刻度尺)的用途:更好地比较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9)观察到玻璃板另一侧有两个距离很近的虚像的原因:玻璃板太厚,前后两个侧面各成了一个像。所
6、以选择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10)多次重复实验的目的:更好地发现普遍性规律。 【提示】替代法:实验时,在保证实验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的、复杂的、难处理的问题用熟悉的、简单的、容易处理的问题替代的方法。上述实验中,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用蜡烛替代虚像,都是替代法的利用。,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2.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原理,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3.实像与虚像,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提示】(1)平面镜成像时,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图形。 (2)当我们靠近平面镜时,会感觉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大,这
7、是由于这一过程中像的视角变大的缘故,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 (3)“镜中钟表”的读数方法: 方法一:在纸的反面根据指针位置直接读数。 方法二:实际时间=12 h-镜中时间。 方法三:在钟面上逆向标数后,再根据新数字读数。 方法四:以12和6的连线为对称轴,画出时针和分针的像再读数。,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4.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比较,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4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 (1)内容: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
8、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 当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2)图示:,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3)理解: 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入射角等于0度,折射角也等于0度。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的折射现象:池底变浅。 (1)原理:从池底A点射来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眼睛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感觉光是从A点射来的,A点就是A点的变高(选填“高”或“低”)的虚像。(2)规律:在折射成像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点和像点在同一直线上。这一规律经常用
9、来进行相关的作图。,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特别提醒(1)发生光的折射的原因是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光线发生折射时,在介质表面处,光线还会发生反射。,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考点5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通过实验使太阳光分解,在承接的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表明白光不是单一颜色的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色光的三原色,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5,3.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及应用 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主要特性是热效应显著,主要应用有:红外线测温
10、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烤箱、红外线遥控等。(2)紫外线及应用 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主要特性:化学作用强,易使底片感光;生理作用强,能杀菌;具有荧光效应,可以进行防伪。,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考法1三种光现象的辨析 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会形成不同的光现象,中考常会考查:辨认某一现象的形成是由于光的哪一个传播规律形成的,以选择题为主要题型。 例1(2015四川资阳)下列有关光现象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解析:蜡烛在镜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街道拐角处扩大视野应用的是凸面镜,属于光的反射,故B不
11、符合题意;铅笔好像“断”了,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C,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方法点拨(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考法2平面镜成像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物理 第一 单元 运动 物态 变化 现象 课件 20190115372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