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7011-1997 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pdf
《GB 17011-1997 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 17011-1997 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pdf(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B 170111997】 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前 言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 以肝实质细胞炎性坏死为主的肠道传播性疾病。患者主要为成年人,病死率较高,尤其孕期最后 3 个月的妊娠妇女患病后,病死率可达 1039。戊型病毒性肝炎,首先在印度次大陆发现,中亚、东南亚、非洲、印度次大陆均有较大流行的报道。多数爆发流行为水源性的。食源性的报道亦见诸文献。我国人群戊型肝炎的感染率约 18。急性散发性肝炎中戊肝约占 10,是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 B 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预防医学
2、科学院病毒 学研究所和北京地坛医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刘崇柏、徐道振。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卫生防疫机构作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依据。 2 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确诊则依赖病原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 21 急性戊型肝炎及(黄疸型无黄疸型) 2 1 1 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前 26 周内接触过肝炎病人或饮用过被粪便垃圾污染的水或外出就餐,到戊型肝炎高发区或流行区。 21 2 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 1 周以上
3、乏力、食欲减退或其他消化道症状或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击痛。 21 3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 )明显升高。 21 4 血清病原学排除急性甲、乙、丙、庚型肝炎。 21 5 皮肤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 BIL171 molL (10mgL )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 21 6 病原血清学检测,抗 HEVIgM 阳性或抗 HEV IgG由阴转阳,或滴度由低转高,或高转低 4 倍以上者。 临床诊断:2 12 、2 1 3 加 21 4 。 确诊病例:2 1 6 。 注:有 21 5 者为黄疸型,无 21 5 者为无黄疸型。 22 急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 22 1 符合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
4、参照 21 )。 2 2 2 起病后 10 天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指肝性脑病)而排除其他原因者。 22 3 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 171molL 。 22 4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 40。 疑似病例:2 2 1 2 2 3 。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 22 2 2 2 4 。 23 亚急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 23 1 符合急性肝炎黄疸型(参照 21 )。 23 2 起病后 10 天以上出现以下情况者: a)高度乏力和明显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重度腹胀或腹水。 b)血清胆红素上升 171mol L 或每日升高值大于 171 molL 。 c)血清凝血酶原时间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 17011 1997 病毒性肝炎 诊断 标准 处理 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