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鸭1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考点强化练7牛顿第二定律和力学单位制20190213376.doc
《江浙鸭1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考点强化练7牛顿第二定律和力学单位制2019021337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浙鸭1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考点强化练7牛顿第二定律和力学单位制20190213376.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考点强化练 7 牛顿第二定律和力学单位制1.(20172018 学年浙江温州高二第二学期六校协作体期中)下列物理量中,既是标量又是国际单位制基本量的一组是( )A.力、质量、速度 B.力、时间、加速度C.长度、质量、时间 D.长度、速度、时间2.物理学中选定七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和这几个物理量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推导出来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则下列单位不相同的是 ( )A.N 和 kgm/s2 B.Pa 和 kg/(s2m)C.J 和 kgm2/s2 D.V 和 m2kgs-1A-13.(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
2、 m=1 kg 的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10 m/s 时,给物体施加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大小为 F=2 N 的恒力,在此恒力作用下(g 取 10 m/s2)( )A.物体经 10 s 速度减为零B.物体经 2 s 速度减为零C.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保持静止D.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向右运动4.在滑冰场上,甲、乙两小孩分别坐在滑冰板上,原来静止不动,在相互猛推一下后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板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这是由于( )A.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B.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C.在刚分开时
3、,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D.在分开后,甲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大小5.行车过程中,如果车距不够,刹车不及时,汽车将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碰撞引起的伤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假定乘客质量为 70 kg,汽车车速为 90 km/h,从踩下刹车到车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 5 s,安全带对乘客的作用力大小约为(不计人与座椅间的摩擦)( )A.450 N B.400 N C.350 N D.300 N6.如图所示,A、B 两小球分别连在轻绳两端,B 球另一端用弹簧固定在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上,A、B 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 mA、m B,重力加速度为 g,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绳被
4、剪断瞬间,A、B 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都等于2B. 和 02C.2和 2D.2和 27.一个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运动可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次小孩单独从滑梯上滑下,加速度为a1,第二次小孩抱上一只小狗后再从滑梯上滑下(小狗不与滑梯接触),加速度为 a2,则( )A.a1=a2 B.a1a2 D.无法判断8.数字化信息系统 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等),应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自动获取和输入实验数据,通过计算机的快速处理得到实验的结果,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自主探究活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面通过 DIS 在长木板上研究物体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如图甲实
5、验装置。(1)本实验中 (选填“要”或“不要”)平衡摩擦力。 (2)本实验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拉力,需要满足 。 (3)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通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画出图象(如图乙所示)。结果发现图象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4)如图乙,F 不断增大,AB 这一曲线不断延伸,那么加速度趋向值为 。如图乙,F 不断增大,那么绳子的拉力趋向值为 。 9.(2018 浙江杭州六校期中)2007 年至今,杭州“礼让斑马线”收获国人点赞,反映了这座城市对行人的尊重与关爱,
6、杭州的斑马线礼让之风,已然成为了杭州在全国的一张“名片”。有一天,小张开车去上班,以 72 km/h 的速度在一条直路上行驶,看到前面的一位行人正要走斑马线过马路,以车子现有的速度完全可以通过斑马线而不撞上行人。经过 2 s 时间的思考,小张决定立即刹车而礼让行人。经过 5 s 的匀减速,车子刚好到斑马线前停止。设汽车(含驾驶员)的质量为 1 500 kg。求:(1)汽车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2)汽车刹车时受到的合力的大小。(3)驾驶员看到行人到车子停止的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大小。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由粗糙程度不同的 AB、BC 两部分组成,且 AB=BC,物块 P(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
7、度从 A 点滑上桌面,最后恰好停在 C 点,已知物块经过 AB 与 BC 两部分的时间之比为 1 4,则物块 P 与桌面上 AB、BC 部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 2之比为(物块 P 在 AB、BC 上所做的运动均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A.1 1 B.1 4 C.4 1 D.8 111.3如图所示,斜面 AD 和 BD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 60和 30,两斜面的 A 端和 B 端在同一竖直面上,现让两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分别从两斜面的顶端同时由静止下滑,结果两物块同时滑到斜面底端 D,设两物块与 AD、BD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1和 2,则 1 2为( )A.1 3 B.3 1 C
8、. 1 D.13 312.(多选)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一恒力 F 作用,前方固定一足够长的水平轻弹簧,则当木块接触弹簧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木块立即做减速运动B.木块在一段时间内速度仍增大C.当 F 等于弹簧弹力时,木块速度最大D.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木块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13.已知雨滴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 F 阻 =kr2v2,其中 k 为比例系数,r 为雨滴半径,v 为其运动速率。t=0 时,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加速度用 a 表示。落地前雨滴已做匀速运动,速率为 v0。下列图象中不正确的是( )14.(2018 浙江嘉兴选考模拟)质量为 2 kg 的物体,在光滑水
9、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在 t=0 时速度为零,04 s 内物体位移等于 1 m,物体运动对应的图象可能是( )15.(2018 浙江绿色联盟)一旦发生火灾,高楼居民如何逃生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重要问题。最近有人设计了一种新型逃生滑梯,提供了颇具创意的解决方式,这种装置类似于“滑梯”,紧急情况中放下,逃生者躺在滑梯内,即可顺势滑到楼底。(假设楼层间的高度 h=3 m,g 取 10 m/s2,sin 37=0.6,cos 37=0.8)(1)经发明者测试,逃生者从 5 楼滑到 1 楼需要 10 s,假设滑梯坡度为 37,忽略转角处的速度损失和空气阻力。求逃生者的下滑加速度大小和逃生者与“滑梯”间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浙鸭 12020 高考 物理 复习 第四 牛顿 运动 定律 考点 强化 牛顿第二定律 力学 单位制 20190213376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58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