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八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新人教版20190215387.pptx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八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新人教版20190215387.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八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新人教版20190215387.pptx(9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模块二,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PART 2,体系构建 宏观把握,体系构建 宏观把握,线索一 列强的侵略为了满足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对华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后来的日本侵华战争等。中国的大门被打开,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线索二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斗争从未停止。由最初的自发斗争,到有组织、有联合的斗争,再到全民族的抗战;从农民阶级的反抗,到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再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2、体系构建 宏观把握,线索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五四运动时期,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参与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主干整合,考点一 近代列强的四次侵华战争,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续表),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续表),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深化理解,全面认识列强侵华 (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 (2)从发动者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
3、一国;侵略国家由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了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3)从结果看,除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外,其他战争均以中国的失败告终,说明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抗击外来侵略,才能取得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胜利。,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4)从影响上看,列强侵华具有双重影响。 破坏性: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的主权遭到严重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 建设性:列强侵略在客观上使中国接触到西方的先进文明和生产方式,促使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促使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加强了中国
4、和世界的联系。随着列强的侵华,西方的社会习俗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习俗的近代化。,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试练1 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的对华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销其余商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 ( ) A.英国有明显的优势 B.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C.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 D.未满足列强的预期,答案D 解析 在中英贸易中“英国有明显的优势”与题干所述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提及中英贸易
5、总额的比较,得不出中国出超的结论,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反映经济危机的影响,故C项错误;由题干中“丝和茶则能抵销其余商品的价值”,可知在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中,仅中国出口的丝和茶就能抵销英国向中国输出的除鸦片以外的商品的价值,说明英国商品在中国销量有限,故D项正确。,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试练2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门户开放”只是一项原则宣言,美国既不打算、也没有力量强制推行。但奇怪的是,在宣布这项政策后,其他各国瓜分中国的趋势确实缓和了下来。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 )
6、A.清政府对义和团由扶持到绞杀 B.美国的军事威慑迫使各国让步 C.列强希望清政府平稳地推行改革 D.列强在中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答案D 解析 清政府对义和团由扶持到绞杀是因为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了北京,故A项错误;美国没有对各国进行军事威慑,故B项错误;列强希望清政府继续成为其侵略中国的工具,而不是希望清政府改革,故C项错误;因为列强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故而当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及其补充条款之后,其他各国侵略中国的趋势有所缓和,故D项正确。,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突破高考,考法1 创设历史情境,考查鸦片战争的背景 典例1 2018天津卷 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
7、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 ) 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答案A 解析 本题以近代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根据材料中清政府官员要求外商具结承诺及对当时中外贸易中夹带鸦片的态度可知,当时政府坚决禁烟,故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各国政府对中国禁烟政策的态度,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清政府坚决反对鸦片贸易,故C项错误;材
8、料中反映的是中外贸易问题,未涉及治外法权,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变式1 费正清在早期的著作中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是儒学的、农业的和官僚的社会,不能调适成商业的、工业的和国家主义的西方社会”的结果。此观点( ) A.以文明史观掩盖了战争的本质 B.肯定了中国维护主权的正义性 C.揭露了英国阴谋侵略中国的野心 D.科学地指明了鸦片战争的性质,答案A 解析 材料从文明史观来看待历史现象,把鸦片战争当作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突的结果,这掩盖了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企图打开中国市场的本质,故A项正确。B、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9、 稳拿满分,考法2 结合历史史实,分析、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典例2 2013新课标全国卷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外交。结合材料“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运用近代化史观,可知C项正确。材料指的是领事馆这一机构的设立,未涉及外交方面领事制度的建立,排除B项;A、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
10、现。故本题应选C项。,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变式2 190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续议通商行船条约,规定:中国深欲整顿本国律例,以期与各西国律例改同一律,英国允愿尽力协助,以成此举。一俟查悉中国律例相关事宜皆臻妥善,英国即允弃其治外法权。这表明 ( ) A.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在一起 B.中外交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清政府认识到近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出英国协助中国推动中国法制近代化,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中外交往推动了中国推动中国法制近代化进程,故B项正确;材料中条约内容并未涉及近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
11、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中外交往推动了中国法制近代化进程,与中国半殖民地化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主干整合,考点二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抗争与探索,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续表),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续表),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续表),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深化理解,多元史观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 (1)从革命史观来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从现代化史观来看 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思想上: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使民主
12、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经济上: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形成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 (3)从社会史观来看: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社会风尚的变革,如“剪辫易服”、推行文明礼仪等,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试练1 1912年清帝逊位诏书写道:“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以下对清帝逊位诏书理解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加速南北和谈的进程 B.确保了中华民国的领土完整 C.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民族分离主义 D.实现了“五族
13、共荣”的理想,答案C 解析 材料中清帝逊位诏书是南北和谈的一个结果,不是加速其进程,故A项错误;清帝并非为了维护中华民国领土完整或“五族共和”而颁布的诏书,故B、D项错误。当时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全国多省纷纷独立,中华民国已经成立,清帝宣布“将统治权公诸全国”“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有助于遏制民族分离主义,维护国家的统一,故答案为C项。,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试练2 20世纪初,革命派认为“中华民族”仅仅指汉族。武昌起义成功后,象征18省汉族铁血团结的“十八星旗”高高飘扬于武汉,但最终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取代“十八星旗”成为中华民国国旗。这一变化 ( )
14、 A.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融合和发展 C.打碎了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标志着汉族政权被五族共和政权取代,答案B 解析 从“十八星旗”(象征18省汉族铁血团结)转变为“五色旗”(象征五族共和,即五个民族的团结),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针对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进行了有力的反击,这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融合和发展,故答案为B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C项与材料无关;D项说法错误。,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突破高考,考法 通过外务活动等历史事件,认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艰难历程 典例 2018全国卷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
15、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 )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外交。根据材料“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等信息可以判断出,部分地方督抚的外交理念受近代西方外交观念影响,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日本借助西方国家侵害中国权益的信息,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是个例,不能说明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故B项错误;地方督抚并非干预中央决策,而是提出建议,故C项
16、错误。,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变式 1873年,总理衙门与英、法、俄、美、德五国公使围绕亲递国书的觐礼问题进行谈判,双方往返辩论持续三个月,最终达成协议:五国公使觐见时不行跪拜之礼,公使们将觐见本国君主的三鞠躬之礼改为五鞠躬。据此可知中国 ( ) A.外交主动融入世界 B.外交艰难地向近代转型 C.近代外交的屈辱性 D.奉行传统外交理念,答案B 解析 近代中国是被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的,外交是被条约胁迫进行的,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围绕亲递国书的觐礼问题”的谈判时间以及结果来看,中国仍有“天朝上国”观念的残余,但总理衙门与公使们达成协议,公使觐见时不行跪拜之礼,可得出中
17、国外交艰难地向近代转型,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公使们将觐见本国君主的三鞠躬之礼改为五鞠躬”,可知五国公使也有所妥协,故C项错误;传统外交中,中国坚持宗藩体制,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时须行三拜九叩之礼,不符合材料,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主干整合,考点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探索,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续表),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续表),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续表),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深化理解,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革命探索与自身建设 (1)革命道路探索 中共二大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但在革命道路上照搬了苏俄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模式。 1927年国
18、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经受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考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党的自身建设 八七会议旗帜鲜明地清算了国民革命运动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党内存在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共逐步走向成熟。 中共七大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化的科学理论作指导。 (3)中国共产党政策的调整 1935年瓦窑堡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
19、二次国共合作。,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重庆谈判并签署了“双十协定”,为后来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争取和平与民主取得了主动权。 渡江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试练1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指出:“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脚。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据此可知,此时毛泽东已经关注 ( ) A.农村的农民革命 B.“工农武装割
20、据” C.人民民主专政 D.人民内部矛盾,答案A 解析 材料时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材料指出“农民在乡里造反”、推翻土豪劣绅等,反映毛泽东重视农民问题,故A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提出的,故B项错误;人民民主专政思想产生于解放战争时期,故C项错误;“人民内部矛盾”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试练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社会保险,对于一切雇佣劳动者,不论他在国家企业、协作社或私人的企业,不论工作时间之久暂及付给工资的形式如何都得施及之。”社会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工人年老、患病、伤残、生育、失业、死亡等产生的费用。这一规
21、定 ( ) A.旨在推进根据地的工业化 B.表明共和国政府关注民生 C.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状况 D.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答案B 解析 材料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规定了社会保险的内容,与工业化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社会保险,对于一切雇佣劳动者,不论他在国家企业、协作社或私人的企业,不论工作时间之久暂及付给工资的形式如何都得施及之”表明共和国政府关注民生,故B项正确;材料中规定的内容表明政府关注民生,与适应社会生产力状况无关,故C项错误;“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与材料表明的政府关注民生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2.近代历史上的国共关系 (1)关系发展与演变,考点吃透 稳拿满
22、分,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续表),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2)影响关系变化的因素 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出现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 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进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试练3 1928年7月,周恩来曾指出:“我们还有一个根本的固定的
23、机会主义军事工作方针,就是为了联合战线,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周恩来得出的这一认识 ( ) A.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反思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C.吸取了中共“左”倾错误的教训 D.促使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答案A 解析 材料中周恩来指出中共“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反思,故A项正确;中共“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导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故B项错误;材料中中共吸取了右倾错误的教训,故C项错误;1927年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共开始独
24、立领导武装斗争,不符合材料时间,故D项错误。,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试练4 1937年2月,中共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表明 (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中共积极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C.中共党内出现了右倾机会主义倾向 D.中共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考点吃透 稳拿满分,答案B 解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1937年9月,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中共为了抗日积极进行政府和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近代中国 反侵略 民主 潮流 课件 新人 20190215387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