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专题4.1区域农业发展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专题4.1区域农业发展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专题4.1区域农业发展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4.1 区域农业发展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气候条件: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热 ,但农作物易受到 的影响。2地形、土壤条件:地形类型齐全, 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3社会、经济条件:重要的 ,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交通 ,对外联系方便;开发较晚,人口密度 。二、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 和辽河平原。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 、水稻等。这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 。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 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 牧畜生产基地。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
2、基地建设1地位:全国最大、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突出特点:大规模 生产,地区 生产。四、农业发展方向1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 、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与 的统一。2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1)平原区:强化 、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向 、专业化和 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2)西部草原区:围绕 21 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大力发展 22 和舍饲畜牧业。(3)山区:以 23 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23重点一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和农业布局特点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4区位 表 现位置 位于亚
3、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较强,粮食品质好冬季寒冷,病虫害少气温热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还易遭受低温冷害的影响气候降水雨热同期,集中于夏季,利于作物生长;降水变率大,容易产生水旱灾害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形多样,为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水源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肥力较高,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有大面积的沼泽土需要改良与合理开发工业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工业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交通 交通发达,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市场 广阔的国内市场,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扩大农产品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4、人口 地广人稀,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商品化经营提供了条件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农业活动 耕作农业区 畜牧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地形区 平原地区 西部高原区 山地、丘陵区主要农产品 玉米、大豆、小麦、水稻 三河牛、三河马等 兴安落叶松、红松、白桦自然条件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地势平坦;宜牧面积广;降水较多,草类茂盛;宜林面积大;森林资源丰富5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牲畜优质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热 量 不 足 改 良 品 种 和 技 术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采 育 失 调 、 皆 伐 为 主 营 林拓展提升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从地形、气候、土壤
5、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出口创汇农业基地之一。该地区水热条件配合良好,作物、蔬菜、瓜果产量高;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水运、铁路和航空等交通方便;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等。下图为中国玉米优势种植区域图,读图完成 12 题。1下列关于优势区域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A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B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
6、大C地区全年多雨,水源充足D地区地势平坦,热量充足2有关玉米优势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A发展节水农业 B扩大灌溉面积6C培育耐盐品种 D防止水土流失【参考答案】1A 2A【全解全析】1本题考查我国夏播玉米的主要分布区和我国玉米生长区的条件。地位于东北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A 项正确;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多晴朗天气,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昼夜温差大,不是因为海拔高,B 项错误;地位于华北地区,夏秋降水较多,春旱明显,C 项错误;地区位于我国贵州地区,地形崎岖,D 项错误。2本题考查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地位于西北地区,干旱缺水,A 项正确;干旱地区不应该扩大灌溉面积,B 项错
7、误;干旱地区,培育耐旱品种,C 项错误;西北地区主要防治土地的荒漠化,D 项错误。重点二 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1建设商品粮基地要具备的条件(1)余粮多,粮食商品率高;(2)生产条件好,旱涝保收,农业生产基础好;(3)条件好的宜农荒地多,投资少,见效快,增产潜力大;(4)交通运输方便。2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1)东北地区人少地多,人口较少,余粮多,可以提供更多的粮食作为商品粮;(2)宜农荒地数量很多,后备土地资源丰富;(3)黑土、黑钙土肥力很高;(4)夏季高温多雨,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增产潜力很大;(5)东北地区是我国铁路网最稠密的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极为便利。3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与特点
8、(1)地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4建设商品粮基地的好处(1)建设商品粮基地可以充分合理利用多种地域性条件,为粮食生产选择最适宜的自然环境;7(2)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储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对平衡粮食余缺有很大的作用;(3)合理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可减少粮食运输费用。5东北商品粮基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作 物 分布区水稻 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细粮作物小麦主要分布在生长季较短的北部地区,尤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 玉米 分布非常普遍,以
9、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已成为我国玉米带谷子 比较干旱的西部地区所占比重较大杂粮作物高粱 辽河平原为主产区拓展提升 我国某些区域特色农业形成的条件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形成条件区 域 特色农业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珠江三角洲 出口创汇农业 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邻近港、澳地区,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南疆 棉花种植业光照充足,土地广阔,山林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的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绵的需求量大海南岛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丰富,能满
10、足热带经济作物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昆明 花卉种植业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多种花卉品种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始于 1947 年,经过三代北大荒人 60 多年的艰苦奋斗,8在昔日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上,建成了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材料二 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格局图。(1)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商品粮基地 最主要的优势条件 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甲乙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丙 旱涝灾害频繁(2)丁
11、区域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现在地位下降,从外地调入粮食量逐年增多,其自然原因是_,社会原因是_。(3)简要说明箭头 A、B、C 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积极意义。(4)为增强“北大荒”品牌的竞争力,北大荒农垦集团在今后生产中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参考答案】 (1)商品粮基地 最主要的优势条件 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甲 人均耕地多 热量不足乙 水源不足丙 光、热、水充足(2)地块小,土壤黏重,河网密布 人口稠密,城市化占用土地,农业结构调整(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4)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9产量;加大
12、农产品的深加工力度,提高附加值;利用饲料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 【全解全析】 (1)主要分析比较影响甲、乙、丙三地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等状况。甲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乙地位于西北内陆,水资源不足;丙地位于江河的中下游,光、热、水资源充足,但旱涝灾害频繁。(2)自然原因主要有河流众多,地块小,土壤黏重等;社会原因主要有人多地少,城市和工业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发展经济作物占用大片耕地等。(3)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态环境,应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减少粮食种植,故需要从东、中部地区运进粮食。(4)从加大科技投入,保护农业生态,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重
13、点三 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例如,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2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1)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2)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3农业发展方向区 域 发展方向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山 区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
14、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4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三大问题及对策10问 题 对 策 黑土开发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表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方式;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有机肥;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林业发展森林资源不断减少,森林覆盖率日益下降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湿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湿地面积逐年减少,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栖息环境日益恶化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还湿;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
15、化的湿地 拓展提升 我国主要农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典型地区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方向农耕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过分注重耕作业,忽视了多种经营,从而使农耕区生态退化;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出现土壤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现象走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之路;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经济效益;向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牧区内蒙古高原青海牧区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保护草地、建人工草地,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畜牧产品进行深加工林区东北大小兴安岭林区采育失调、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采育结合,对林木产品进行深加工“振 兴 东 北 要 从 发 展 现 代 农 业 开 始 ”, 今
16、 后 黑 龙 江 垦 区 将 围 绕 “粮 、 牧 、 企 ”的 结 构 模 式 对 产 业 结 构 进 行 战 略 性 调 整 , 尽 早 实 现 从 “北 大 荒 ”走 向 “北 大 仓 ”之后 再 走 向 “北 大 商 ”的 合 理 构 想 。 据 此 回 答 12 题 。1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112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C
17、“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参考答案】1C 2D【全解全析】1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湿地破坏及黑土流失。红壤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华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最为严重。2注意题干是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选项可知只有 D 项是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四 美国中央平原与我国东北平原农业的比较1优势区位条件比较美国中央平原与我国东北平原都是世界上重要的黑土分布区,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玉米产区,都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机械化、集约化水平较高,在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有很多相同
18、的地方,但两地还存在着差异。如下表所示:美国中央平原 我国东北平原相同气候温暖湿润;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不同 科学技术先进 劳动力充足2中美两国玉米带的比较东北中部的松辽平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其自然条件可以与美国的玉米带相媲美,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 ,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中,吉林省是输出玉米最多的省份。美国与中国玉米带的比较列表如下。项 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纬 度 37N45N 42N46N自然条件地 形 平原、台地12土 壤 黑土(有机质含量 3%6%) 黑土(有机质含量 2%)无霜期 16
19、0200 天 130145 天年降水量 500700mm 450650mm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专门化水平高人文条件经营方式 家庭经营 国营大农场3美国农业带的分布规律与发展条件农业带 分 布 发展条件乳畜带 五大湖及东北部地区位置偏北,气候湿冷,土地贫瘠,不宜种植粮食,适宜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密集,畜产品市场广阔玉米带乳畜带以南,中央大平原中北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雨量适中,无霜期约半年小麦带 中部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灌溉便利;北部种植春小麦,中部种植冬小麦棉花带分布
20、在中部平原南部,35N 以南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纬度较低,热量充足;春季降水多,秋季干燥,适合棉花生长13畜牧和灌溉农业带西部落基山及其山间高原和盆地干旱少雨,面积广阔,多天然牧场中 美 两 国 都 是 世 界 玉 米 生 产 大 国 。 甲 、 乙 两 图 是 中 美 两 国 玉 米 带 的 分 布 示 意 图( 图 中 阴 影 表 示 玉 米 带 ) 。 据 此 回 答 13 题 。1影响中美两国玉米带分布的共同自然区位条件是平原面积广大 气候条件优越 人均耕地多 机械化水平高A BC D2东北地区是我国玉米集中产区,与美国玉米带相比,我国东北玉米产区单产相对较低的最主要原因是A种植技术落
21、后 B玉米品种差C纬度较高,光热不足 D经营方式受限3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以玉米为原料开发生物乙醇)转变,关于其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玉米生产过剩 B玉米能源加工产业链长C玉米深加工技术水平提高 D国际能源紧张【参考答案】1A 2C 3B【全解全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中美两国玉米带分布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广阔的平原上,都属于温带地区,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节长;不是自然区位条件。2我国东北玉米产区在经营方式、玉米品种以及种植技术等方面都与美国玉米产区不同,14但这不是影响玉米单产高低的最主要原因。我国东北玉米主产区所处的纬度相对较高,光热相对不足,这是单产相对较低的最主
22、要原因。3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转变的原因有美国玉米、国际能源的供求状况以及相应的技术保障等,玉米能源加工产业链长不是其原因。读图,完成 12 题。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B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B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 34 题。153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专题 41 区域 农业 发展 试题 新人 必修 DOC
